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廣播用無線話筒和接收裝置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廣播用無線話筒是采用無線電波進行的工作,在使用的過程中可以自由移動,因此無論是在播音室還是在戶外場合都適用。廣播用無線話筒必須具有很高的可靠性和質量,因此需要不斷對廣播用無線話筒和接受裝置進行改進和優化,采用更加先進的接收裝置改進廣播用無線話筒協調性差的問題,改善無線話筒的噪聲和失真性,從而滿足更高的使用要求。
關鍵詞:廣播;無線話筒;接收裝置;研究
隨著信息通訊技術的不斷發展,廣播電視的攝影攝像技術以及圖像傳輸技術都有了很大幅度的提升,但是廣播的拾音必須要將話題靠近聲源的地方,無線話筒和接收裝置也需要進一步的改進。廣播用無線話筒和接收裝置需要提高其可靠性和穩定性,因此還需要進行研究和完善。
1無線話筒
1.1無線話筒的噪聲級別
人耳朵能夠聽到的聲音的范圍一般是零分貝到120分貝之間,如果超過120分貝那么聲音就已經達到了聽覺的邊緣,這也是人類的最高可聽閾值,在零分貝左右的聲級基本上是不可聽到的,也叫作最小可聽電平。在人們的實際生活中,人們能夠聽到的聲音范圍遠比這要狹窄。人們感受不到很低的電平,現實噪音和話題的噪聲相比,話題本身產生的噪聲具有充分的余量,在使用的過程中一般是沒有太大的影響的。因此,廣播用無線話筒其本身的噪聲和等效噪聲的聲壓級別在播音室使用是合適的。關于通話的基本情況,可以根據廣播用無線話筒的適用范圍來得知信噪比,在實際使用的過程中將無線接收裝置的等噪聲壓作為設計目標。
1.2無線話筒的最大聲壓級
人們無法得知能夠發出聲音的最大聲壓,但是廣播用無線話筒的耐聲壓在126左右,在這個值以上就可以使用,一般的可取瞬間使用話筒要求的耐聲壓一般在130左右。廣播用無線話筒的耐聲壓如果低于116,則會產生輕微的連語現象,在一些語言類節目中使用可能會有一定的影響,因此耐聲壓在126以上的時候,廣播用無線話筒一般不會有問題,因此應該將130作為廣播級無線話筒的聲壓的設計目標。
1.3無線話筒的調制電平
廣播用無線話筒的靈敏度和有線話筒相比較,不穩定因素更多,與廠家的不同也有一定的關系,需要根據接收機的性能平衡來判斷,因此指標也是各種各樣的。最早的廣播無線話筒采用的是自激蕩式,采用的是電容傳聲器直接調制的方法,因此話筒的靈敏度無法準確的確定話來,而音響聲壓也不穩定,通過接收機的信噪比來適應實際使用的不同情況,使其符合音響的動態范圍。電容傳聲器采用的是調制自激蕩式的,因此不需要很高的回路,有一定的內容部噪聲電平。采用電抗晶體震蕩電路,可以很好的解決頻率調制的問題,也可以控制反饋系統的抗住,提高控制調制線性,實現高震蕩的電路。內容產生的噪聲和自激蕩相比是比較小的,只要調制到合適的電平,就可以大幅度的改善高聲壓的線性,以滿足聲壓的失真性能。測量接受機的等效聲壓在內容噪聲的情況下,可以降低話筒本身的噪聲性能,如果采用高聲壓數據和等效噪聲聲壓,那么話筒的音響動態范圍在一百分貝左右,這些特點讓無線話筒具備了專用話筒的一些性能。
2接收機電路
2.1中頻放大電路
在有足夠帶寬的情況下,可以接受載波的最大頻率,頻帶以外的頻率幅度也會有大幅度的衰減,這項技術也是接收機設計的基本技術。隨著無線話筒的發展,接收機的輸入電平也會發生大幅度的變化,其中中頻電路的通帶會隨著輸入電平的變化而改變,其結果音響動態范圍將會隨著輸入而變化。無線輸入的回路到監測波的電路帶有通帶特性,其通帶特性從靜噪電平機器微弱的輸入場強到機器微弱的輸入場強,只有機器微小的變化,但實際上通帶已經足夠了,及時輸入了電平變化,音響動態電平也不會發生變化。中頻放大電路在接收電路中是非常常見的,只要有足夠的帶寬,就可以接收較大的載波頻率,有效減少大幅度的頻率衰減,帶動中頻電路的電平變化,具有更好的通帶特性,防止音響動態電平的變化,減少誤差的產生。
2.2檢波電路檢波電路
在設計的過程中需要注意檢波特性的線性和噪聲的性能,這也是檢波電路性能良好的條件。影響噪聲性能的是檢波二極管,在業界值有偏差時,二極管的選擇是非常重要的。盡管管硅二極管與鍺二極管的檢波效率有所不同,但在溫度范圍寬時用硅管好,在常溫附近,著重考慮噪聲的情況下,使用鍺管為好。典型的溫度特性,因為檢波電路對予音響動態范圍和俘獲率性能影響很大,所以在設計時必須細心注意。檢波電路對于設計過程中的特性波的線性和噪聲以及性能來說是非常重要的,需要進行良好的電路設計,對二極管進行檢驗,在出現偏差的過程中需要選擇合適的材料,這樣才能盡可能避免對音響的影響,不妨礙無線話筒的接收程度,保證無線話筒和接收裝置的正常使用。
3分集方式
3.1解決死點的方法
在無線裝置上使用分集方式,通過無線話筒的移動電場變化,來提高接收機的接受性能和接受方式,但是如果一個能夠容納兩百名觀眾的小禮堂中在平均接收場已經很強的情況下,舞臺上有兩個地方死點的深度超過了范圍,當演員走到死點的位置時,就會出現信噪比迅速下降的情況,還有可能中斷聲音,因此建立移動接收天線是有必要的,只不過是將死點的位置進行了移動,但在使用無線話筒時仍然有很多不確定因素,導致無線話筒有很多不確定因素,這些因素也加劇了死點存在的程度,為了解決分類的問題,需要采用分集的方式解決,增加無線話筒的信任感,消除可能存在的死點問題,利用天線的轉換,位相合成,能量必讀轉換,接收部分轉換等方式已經可以很好的解決這些問題。找到了解決死點的方法之后要盡可能的避免死點的產生,讓廣播用無線話筒具有更好的現場效果,性能更加穩定,可靠性更強,不會出現大的現場問題,更好的適應廣播電臺等的要求。
3.2接收轉換方式
利用分集接收方法,可以將接收方式轉換為合成不同天線接收的信號。具體實現可根據各自的方法組合兩根天線,選擇天線接收水平較高的天線,觀察電平變化幅度,用瑞利分布表示各場強的水平。有規則曲線和接收電平場強度波動的概率。該方法驗證了理論公式的計算結構,將接收信號轉換為接收信號與接收信號的轉換,使接收信號轉化為具有較好的噪聲信號的信道。廣播電臺和劇院的表現更好,表現更好。兩個接收部件用于轉換接收。接收相同的頻率信號,通過接收機的輸出部分的控制信號打開接收機。使用具有良好高頻性能、高靈敏度和高選擇性的專用接收機。線性檢測較強,聲音的動態性能分為強性能。當接收機接收到信號時,可以將線性信號輸入IF電路,輸出直流電壓,從這個位置接收分集接收并保持信號,并根據這個信號比較接收部分的信號。接收和保持信號作為設計的中心值。當接收的輸入電平顯示線性輸出時,超過接收電平的部分將顯示飽和特性。因此,轉換的方向是通過比較接收部分的輸出,根據接收到的輸入電壓水平來確定的。當輸入很大時,不需要轉換。此時,輸入信噪比大于52dB,廣播質量沒有損失。當兩個接收機的輸入水平都在附近時,需要進行轉換以增加轉換頻率,但這種轉換具有滯后特性。對于單個接收機,如果要執行轉換間隔,聲音將被中斷,信噪比將惡化。因此,接受必須使用多樣性。在接收轉換系統的轉換中,開關的聲音也會對音質產生一定的影響,在設計過程中要注意印象的動態范圍要寬,避免開關噪聲和聲音重疊。將開關電路調整到音量控制器的前端,打開控制信號,降低接收機的線性度。對于噪聲電壓的處理,需要選擇合適的開關元件。
4結論
綜上所述,廣播無線裝置的基本設置上具有代表性的無線話筒和接收裝置以及被廣泛的運用在多個場合,廣播用無線話筒的設計和接受裝置在原理和方式上是沒有問題的,使用的動態范圍也符合實際使用需求。在性能的調制上可以將一貫的電平圖作為設計目標,對各個電路進行設計和計算,并將這一設計結果作為基準,推廣廣播用無線話筒的應用,使得廣播用無線話筒的性能更加穩定,更加可靠,無線話筒的接收裝置更加完善。
參考文獻
[1]孫巖,張建東,何瑩.調音臺等效輸入噪聲的測量[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8,45(4):61-63.
[2]張旭.廣播節目采訪中音頻的制作與合成研究[J].科技傳播,2018,10(5):60-61.
[3]趙文靜.廣播記者話筒前采訪的方法與技巧[J].中國地市報人,2018(3):87-88.
[4]魏健浩.自動混音技術研究及在廣播節目制作中的應用[J].廣播與電視技術,2018,45(2):54-57.
[5]謝.無線話筒在演播廳的使用[J].西部廣播電視,2017(23):223,226.
[6]朱仲新.無線話筒:模擬與數字[J].現代電視技術,2016(12):106-110.
[7]張曉燕.無線話筒的原理與使用[J].科技傳播,2016,8(20):101,105.
作者:王博巖 單位:中央人民廣播電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