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95后大學生教育管理的有效方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本文分析了95后大學生的特點,從尊重學生的個性,引導大學生理性地思考現實問題,為學生提供自我鍛煉的機會,創新教育管理方式四方面探究了95后大學生的教育管理方式方法,對于實現對95后大學生的有效教育是一種促進。
關鍵詞:95后大學生;特點;教育管理;方法
95后大學生個性普遍很強,思想較為獨立,知識面較為廣泛,好勝心和競爭意識都很強。高效開展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必須要能夠基于95后學生群的特點,進行教育管理理念和模式的創新,這樣,才能保障大學教育管理工作能夠滿足95后學生的需要,以促進學生實現全面有效的發展。
一、95后大學生的特點
95后大學生是生活在新時代的學生,他們生活的物質環境較好,但他們所面臨的競爭環境更為激烈。95后生活在開放的競爭環境中,他們能夠通過各種途徑接觸到網絡信息,在這種開放的環境下,95后大學生的思想認識狀況更為復雜,同時不斷地追求新鮮事物,追求個性化的思想和表現。95后大學生思想較為浮躁,個性化較強,對各種事物缺乏深入思考,看待事物較為理想化。另外,95后大學生生活物質環境優越,長期以來,他們所需要的物質享受都能得到滿足,這樣,這部分學生的享樂主義思想較為嚴重,虛榮心和攀比心理突出,他們看待事物多從功利角度出發的,功利心較強。不僅如此,95后大學生又是生活在充斥著各種競爭的社會中,社會變化很快,他們要適應社會發展變化的需要,也必須要不斷實現自我創新,但95后大學生雖然能夠意識到競爭的必要性和緊迫性,但他們的創新發展能力卻不足,競爭能力卻不強,這樣,95后大學生在面對外在激勵的競爭環境時,自信心不足,也很容易會選擇逃避。
(一)尊重學生的個性
95后大學生的個性更強,他們習慣于按照自己的想法要求從事各種活動,不喜歡被逼著做任何事情。基于這種情況,高校在對學生進行教育管理中,必須要尊重學生的個性,要能夠徹底改變傳統教育管理的硬性規定,硬性要求的模式,能夠允許學生自我選擇學習內容,選擇教育內容,選擇自己的發展方向。學校要能夠充分尊重學生自我思考,自我發展的權利。學校要改變講解式的教育模式,而應該多開展一些實踐性強的主題活動,選擇大學生關注的內容,作為主題活動開展的依據,以這種活動方式使學生充分參與,自主表現。教師只對學生進行必要的引導,能夠基于學生的關注點,及時對活動內容進行創新,最大程度上使學生能夠動起來,以這種方式實現學生的自我教育與發展。
(二)引導大學生理性地思考現實問題
95后大學生的生長環境是開發的,也是復雜的。在這種環境下,大學生思想更為活躍,但也存在這認識不夠理性,不夠現實,理想化傾向嚴重的問題。在網絡化境下,大學生也很容易受到外在負面信息的影響,這對大學生認識水平,思想水平的提升是極為不利的。在這種背景下,引導大學生理性地思考分析現實問題就顯得非常必要。學校在開展大學生教育管理的工作中,要能夠為學生提供多種復雜的素材,復雜的案例,尤其是要多為學生設置網絡負面信息案例,要多引導學生對這些素材和案例進行辯證分析,以培養學生的善惡好壞的判斷能力。學校管理者還可以在教育管理工作中,積極地融入我國優秀的傳統文化教育,思想道德教育內容,能夠以優秀的文化影響學生,不斷提升學生的審美品質,培養學生遠大的理想信念和高尚的情操。學校要能夠多引導學生參與一些社會實踐活動,多引導學生全面體會社會復雜的環境,并能夠在實踐之后,對學生進行正確的引導和教育,以不斷提升學生理性分析,理性認識客觀事物的能力。這樣,在面對復雜環境的時候,學生才會更為冷靜地進行判斷,進行合理的信息篩選,學生的認識水平才能不斷得到提升。
(三)為學生提供自我鍛煉的機會
在大學生教育中,學生活動鍛煉的機會不多,缺乏實踐活動,很難促進學生思想認識的發展,也很難促進學生實踐素養的提升,這不利于現代高素養實踐性人才的培養。要改變這種狀況,大學生教育管理者必須要能夠為學生多提供進行自我鍛煉的機會,在大學教育中做到知行的統一,這樣,才有助于高素養人才的培養。作為教育者,要能夠結合95后大學生的思想行為特點和發展需要,多為學生提供一些自我鍛煉的機會。比如,教育者可以多引導學生參加一些社團活動,也可以在班級內多組織一些實踐活動,以這種方式對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內容進行創新。學校也可以積極組織學生到社會中參與實踐,比如引導學生參加一些公益性的幫扶活動,參加一些企業參觀學習的活動,參加一些義務勞動。教育者還需要多鼓勵學生參加一些競爭性的活動,多參加一些企業人才招聘活動等。通過活動,激發學生自我教育,自我發展的內在動力和潛能,使學生能夠感受參與競爭的激烈,通過實踐競爭,不斷提升學生的競爭能力。
(四)創新教育管理方式對學生的教育管理
必須要做到及時有力,才能保障效果。傳統的大學教育管理方式很難做到對學生的及時教育,有力教育,因此,教育效果不理想。針對95后大學生的特點,高校要能夠積極采用網絡手段開展教育管理工作,這種新科技手段的教育才能滿足學生的現實需要。教育者,要能夠借助有網絡途徑,對學生的思想認識狀況進行及時把握,個性化的把握,并能夠基于學生的整體認識情況和個體認識情況,選擇有質量的教育內容對學生進行引導。教育者要能夠積極借助于網絡手段,實現與學生的溝通,以有效的溝通,保障教育引導工作的針對性和時效性。要能夠借助于互聯網積極向學生傳達一些正面的輿論信息,傳播一些富有正能量的信息,能夠及時消除學生對某些問題的不正確的想法,以促進學生思想認識水平的不斷提升。教育者要能夠借助于先進的技術手段,展示客觀世界的多樣性,復雜性,能夠激發學生教育管理參與的積極性和自覺性,這樣,大學生教育管理工作才能實現創新發展。總之,95后大學生具有獨特的群體特點,也極具個性,作為教育者,必須要能夠了解95后大學生個性特點,開展有針對性的教育引導,才能保障教育管理工作的質量,保障實現對95后大學生的有效教育。
參考文獻:
[1]互聯網背景下大學生教育管理的挑戰及對策[J].胡琨.科技創新導報.2016(26)
[2]管教統一原則下的高校大學生教育管理的創新路徑研究[J].梁杰華.中國成人教育.2017(04)
作者:江川;葉慎奎 單位:江西財經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