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中學分制管理的實踐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基礎教育參考雜志》2014年第七期
一、主要做法
1.優(yōu)化教學過程,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
高中學分制管理對學生修習過程高度關注,這是新課改的亮點,也是一個難點?;凇爸灰プ∵^程,好結果自然而來”的理念,我們就這一問題進行了重點研究和探索。我們認為,教師“教”與學生“學”的過程雖然密切相關,但從本質上講,是兩種不同的活動,“教”與“學”的主體、活動、形態(tài)及時空范圍都不同,許多學習是在沒有教學的情況下進行的。當前高中學生普遍的學習方式主要是課堂聽講與課后練習,方法單一,缺乏策略,學習能力差。優(yōu)秀學生和成年人學習的自主性、探究性特點給了我們啟示:普通高中學生的學習應強化自學、養(yǎng)成善于整理、樂于交流、反思總結的習慣和方法。學校提出了學生學習的“五環(huán)節(jié)”,即課前預習、課堂學習、課后整理、作業(yè)練習、交流反思,特別對教師弱控制之下的課外學習加以梳理,著力指導學生善于運用學習策略主動學、合作學,逐步養(yǎng)成自主學習的習慣和方法。
2.形成與學分制相配套的系列制度
要保證學分制管理有效實施,必須建立一系列與之相配套的管理制度。學校制定了《天水市一中學分認定管理暫行規(guī)定》,明確了學分認定的指導思想和原則,對學分認定的條件、程序,監(jiān)督、檢查及管理都作了具體規(guī)定。學分認定中最難的是對學生學習過程的評價,學校就學生“修習過程”深入探索,制定了《天水市一中學生學業(yè)評價辦法》和《天水市一中學科學分管理細則》,明確按學習“五環(huán)節(jié)”要求進行模塊學習過程評價;形成了《天水市一中選課指導意見》、《天水市一中學生社會實踐及社區(qū)服務實施方案(試行)》、《天水市一中研究性學習活動實施方案(暫行)》,對學校選課工作與綜合實踐活動的學分認定方法和具體程序提出了明確的具體要求。
3.建立了綜合實踐活動學分認定的質性評價機制
綜合實踐活動類課程的學習方式主要是觀察、實驗、調查、研究、討論、物品制作與生產活動等體驗性學習和問題解決性學習。為此,我們根據(jù)學生參加活動的時間、組織的過程、設計方法、學生的態(tài)度與表現(xiàn)等進行質性評價,以肯定和激勵為主,不進行量化評價。鼓勵并要求學生自己參與設計、自己選擇主題、自己組織實施、展開自我評價,將活動的設計和實施過程作為學生創(chuàng)造、反思和體驗感悟的過程,同時將研究性學習活動、社會實踐與社區(qū)服務的時間與內容統(tǒng)籌安排,確?;顒淤|量。研究性學習分為課題研究類和項目(活動)設計兩大類別,使學生初步了解問卷調查、訪談、實驗等研究方法。社會實踐采取集中與分散相結合的方式,高一集中組織軍訓,高二分班組織學生考察市博物館、氣象局、農林科技園及愛國主義教育基地等實踐教學點,高三以學習小組形式分散到工廠、農村、科研院所及高等學校參觀、體驗和調查,進行職業(yè)理想教育。同時,高一、高二年級學生每學年分別參加不少于5個工作日(一個工作日不少于4小時)的社區(qū)服務。
二、幾點思考
1.構建多元化課程結構是前提
學分制管理與選課制相伴而生,以多樣化的課程體系為基礎和前提條件。課程的多樣化并不是簡單地增加一些課程門類,而是要求學校根據(jù)培養(yǎng)目標、學生需求及當?shù)睾蛯W校的實際對課程體系進行整體設計。它是事關課程改革和學校發(fā)展的核心問題,每一所學校都必須優(yōu)先解決。
2.落實學生選課制度是核心
從實施學分制管理的具體情況來看,在新課程實施之初,部分學校把學分制管理的重點放在學分認定及其管理上,忽視了學生選課制度建設及其相關工作。在新課程實驗的推進中,學校和教師必須充分認識選課制度的緊迫性與重要性,加強對學生選課工作的研究和指導,及時制定學生選課辦法,認真組織教師指導和幫助學生制定課程修習計劃。加快建立健全相關規(guī)章制度,在校內機構設置及管理運行機制的改革和建設方面大膽探索創(chuàng)新。
3.提高教師的專業(yè)素質是關鍵
實施新課程,教師面對課程體系、課程結構的宏觀調整,必須更新課程理念,調整和完善知識結構,密切關注本學科新進展,并要結合學校特色、學生需求及自己的專長建設和開設選修課和校本課。同時在教學中教師也面臨著角色轉換的問題,即由傳統(tǒng)知識的傳授者轉變?yōu)檎n堂教學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所以,轉變教學觀念,更新知識結構,培養(yǎng)教師實施新課程的能力,推動教師專業(yè)發(fā)展則顯得更為重要。從天水市一中的實際情況來看,少數(shù)教師能根據(jù)自己的專業(yè)特長,開設選修課。學校目前開設的校本課程有學法指導、日語、心理、地方傳統(tǒng)體育等。但大多數(shù)教師顯然還沒有做好這方面的準備。
4.管理手段現(xiàn)代化是必要條件
實行學分制管理,課程和教學管理的工作量成倍增加,難度提高,在學校規(guī)模較大的情況下,建立管理信息系統(tǒng),將為學分制的順利實施提供保障。但是從天水等地實施高中新課程的情況來看,單靠一所學校來建立課程管理信息系統(tǒng)還不太實際,至少在一個地區(qū)內應建立統(tǒng)一的學分管理系統(tǒng)。學分制管理不是一項單獨的管理措施,它與學校課程管理的方方面面緊密聯(lián)系,這一項工作的滯后勢必影響到學分管理工作的規(guī)范化。
5.優(yōu)化外部環(huán)境是重要保證
長期以來我國一直實行學年制的剛性課程制度,要實現(xiàn)一定程度的學校課程自主權,必然受到傳統(tǒng)的課程管理體制及其思想慣性的抵制。一方面,實施了新課程的不少地方,教材與課程管理部門采取自上而下的決策方式;另一方面,長期習慣了傳統(tǒng)課程體制的學校,教師和學生都過分依賴和迷信統(tǒng)編教科書。高考的單一性、強迫性與高度的統(tǒng)一性,使其與學分制管理的價值追求之間也存在偏差。學分制管理是這次課程改革的重點之一,教育主管部門和高等院??荚囌猩块T必須從相關政策和制度方面進行根本性的變革,以保證高中多樣化、選擇性課程體系建設和學分制管理的落實。
作者:伏金祥夏繼榮趙旺龍單位:甘肅省天水市第一中學校長甘肅省天水市第一中學校長助理甘肅省天水市第一中學教研處主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