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語文課堂導入的常用方法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基礎教育研究雜志》2014年第六期
一、拓展知識類
這類導入以傳授知識,拓寬學生的視野為目的。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兩種。
(1)以舊帶新導入法。這種導入是教師在教學之始先帶學生復習舊知識,由此引出新知識的學習的一種方法。這種方法以舊帶新,學生會有一種親切感,由此建立起新舊知識的聯系,利于學生將新知識納入到已有的知識結構中去。例如,教學《一夜的工作》一文,有位教師導入新課時,讓學生邊填表邊回憶小學階段還學過哪些記述總理的課文,這些課文分別是寫的什么時候的事情,反映了什么樣的品質。學生回顧起了那些表現在長征時期、抗戰時期、解放戰爭時期、三年困難時期、“”時期的事跡的課文。這一導入不但溫習了舊知識,而且幫助學生更深刻地理解了新課文中總理的形象,達到了溫故知新的效果。
(2)介紹作者生平、時代背景導入法。所有文章都是作者對當時所處時代的社會生活的反映,都是彼時彼地作者個人情感的表達。要準確地理解文章的內容,必須對作者的生活經歷、思想狀況、審美趣味等以及寫作緣由和所處的時代環境有所了解。在課堂入環節結合教學內容有針對性地介紹一些作者的情況及寫作的背景,既能幫助學生正確地理解課文,又能豐富學生的知識,開闊學生的視野。如學習《瑣憶》一文,作者唐是我國現當代文學史上著名的魯迅研究專家,與魯迅先生有過交往。作者創作此文,為什么不像一般作者那樣更多地去表現魯迅先生“橫眉冷對千夫指”的斗爭精神,而是通過幾件日常小事去表現其“俯首甘為孺子牛”的高尚人格,關于這一點作者寫過一段創作談。教師如果能以這個材料為教學導入的切入點,既可以幫助學生了解文章的由來,又能使學生準確地把握課文內容及特點,開闊視野,激發閱讀興趣。
二、創境觸情類
“感人心者,莫先乎情”,文章皆是有情物。教師在教學前,給學生創設一種與課文內容相同或相近的情感氛圍,對學生的認知活動具有積極的推動作用。這類導入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兩種。
(1)語言創設情境導入法。在課堂導入環節,語文教師要善于運用形象而富有情感的語言,渲染出一種生動感人、引人入勝的教學情境,讓學生面對文字如聞其聲、如見其人、如臨其境,這樣才能更好地體悟文章的情感,把握文章的主旨。如《背影》一課的教學,有位教師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還記得唐代詩人孟郊的《游子吟》吧,我們一起來背誦———‘慈母手中線,游子身上衣。臨行密密縫,意恐遲遲歸。誰言寸草心,報得三春暉。’母愛是偉大的,像江河之水激蕩兒女情懷。那么,父愛呢?我說,父愛如山,震人心魄。朱自清先生的《背影》,就是這樣一篇表現父子情深、催人淚下的佳作。”這段導語,教師依據課文內容,由表現母子之愛的詩詞引出新的學習內容,飽蘸情感,激起了學生強烈的共鳴,為學生理解課文的內容創設了很好的情感氛圍。
(2)多媒體創設情境導入法。隨著現代教育技術手段在教學活動中的普遍運用,語文教師可以根據教學需要,結合幻燈片、音像資料等現代媒體進行課堂導入設計。這些媒體手段較之傳統的語言導入的方式,有著形象直觀、信息量大、易于操作的優勢。好的多媒體導入,能對學生形成視覺、聽覺等多方面的感官刺激,更易于使他們動容、動情、動心。比如在教學《琵琶行》時,如果選播一段琵琶名曲《十面埋伏》作為導入,創設出一種高超的琵琶演奏藝術的強烈氛圍,讓學生在欣賞音樂藝術的基礎上,充分領略古典詩詞中所描寫的樂曲旋律的變化之妙,不需要教師用太多的語言,學生便能興趣盎然地借助音樂,發揮豐富的想象力,去填補語言的留白,去體味、感悟語言藝術的魅力所在,去深入領會作品的情感和主旨了。
三、啟發思維類
這類導入以觸發學生的積極思考為目的。常用的方法有以下兩種。
(1)設疑導入法。是指教師以設置問題的形式導入課堂教學的方法。疑問是思維的開始。教師在授課前可以提出一些與課文內容密切相關、引人深思的問題,激發學生的興趣和積極的思維活動。著名特級教師錢夢龍教學《岳陽樓記》時,是這樣導入的:“范仲淹的《岳陽樓記》歷代都作為散文名篇收入各種選本,從南宋人編的《寧文鑒》開始,直到當代的各類散文選,都選有這篇文章。它究竟有哪些獨到之處,使它成為千古傳誦的名篇呢?請同學們認真學習《岳陽樓記》,想想其中的道理。”這種設疑導入,把學生的注意、興趣、思維一下子吸引到所提的核心問題上來,并促使學生圍繞核心問題去閱讀、去思考,達到了很好的啟發思維的作用。
(2)質疑導入法。是指在導入新課時教師引導學生就課文提出一些有價值的問題,教師歸納后與學生共同解決問題的方法。這種方法能充分發揮學生的主體作用,學生圍繞自己提出的問題去分析、去思考、去解決,始終處于積極的思維狀態,從而變被動學習為主動探究的學習。例如,有位教師在教學《山中訪友》一文時,是這樣導入的:“同學們想從這個題目中知道什么?”學生說:“我想知道,是誰在山中訪友。”“我想知道,他在山中訪問了哪些朋友。”“我想知道,作者為什么要到山中訪友。”教師接著說:“同學們有這么多的問題想弄清楚,就請大家帶著這些問題認真閱讀課文吧,我相信你們一定能從文中找到問題的答案。”這一導入,引導學生自己去發現問題,進而解決問題,學生的學習始終處于積極主動的狀態。
綜上所述,語文課堂教學中的導入環節在整個課堂教學中起著十分重要的作用。要構建高效的語文課堂,語文教師應該高度重視課堂教學的導入環節,精心設計,科學運用,發揮出導入激趣、觸情、啟思的重要功能,使學生進入到最佳的學習狀態,最終實現教學過程的最優化、教學效果的最大化。
作者:王平單位:石河子大學師范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