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多媒體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重要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今日中學生》2017年第z3期
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展,多媒體更替的速度加快,部分教師尚未適應一種多媒體的使用,又投入另一種新媒體的學習中,使多媒體應用與教學目標之間出現失衡.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教師要借助于實物、多媒體等豐富學生的表象,變抽象為具體,拉近知識與生活實際的距離,讓學生易于記憶與理解.然而,有些教師過于關注多媒體本身的華麗效果,忽視了教學活動的知識性,致使出現多媒體設計帶有盲目性、切換過于頻繁、多媒體異位等一系列“異象”,影響了教學效果.
一、多媒體在初中化學教學中應用存在的問題
1.教師缺乏必要的多媒體教學理論
教師缺乏必要的多媒體理論,導致多媒體課件的設計違背學生的認知規律,主要信息與次要信息擺放不合理,使學生不能準確地感知重要信息.
2.對多媒體的應用,缺乏科學的認識
在教學實踐中出現兩種極端情況,有些教師熱衷于現代媒體,不管何種類型的課,以多媒體主宰課堂;有些教師固步自封,視多媒體為擺設,拒多媒體于千里之外.
3.教師重多媒體、輕傳統
媒體有些教師熱衷于學習現代教育技術,運用FLASH、PS等軟件制作出畫面精美的課件,將多媒體當作炫耀技術的手段,以多媒體替代教師的板書,以虛擬實驗替代學生的探究.其實,教師用板書勾勒知識脈絡,讓學生加快知識的發展過程,是現代媒體所無法替代的.
二、多媒體在初中化學教學中的應用
1.多媒體在事實性知識教學中的應用
在事實性化學知識教學中,教師要介紹物質的性質、用途以及與現實生活生產的聯系.這類知識零散難記,教師可以利用實物、模型、實驗等傳統的教學手段創設真實的學習情境,給學生帶來直觀的感受,使學生感受到化學與現實生活的聯系.教師也可以運用多媒體呈現概念圖,清晰地呈現各知識間的聯系,讓學生比較不同物質的性質.例如,在講“氧氣的性質和用途”時,教師可以呈現O2的名片,向大家介紹它的基本情況:姓名為“氧氣”,曾用名為“養氣”,顏色“無色”,氣味“無味”,狀態“氣體”,溶解性為“不易溶于水”,沸點“-183℃”,熔點“-218℃”.然后開展“智勇大闖關”活動,利用多媒體呈現沖關要求和方案,第一關為水中藏身,要求“氧氣要完全地藏身于蒸餾水中”,方案為“點燃酒精燈,制作帶火星的木條,向盛有氧氣的瓶中倒入一瓶蒸餾水,迅速塞好膠塞,振蕩.將帶火星的木條伸入瓶中,觀察能否復燃”.第二關為突出重圍,要求“氧氣采用向上走、向下走兩種方法,在20s內大部分突出空氣的包圍,迅速走到瓶外”.這樣,利用多媒體呈現學習任務,引入教師、學生、多媒體之間的交互,滿足了學生探究學習的需求.
2.多媒體在理論性知識教學中的應用
理論性知識具有抽象性、邏輯性,能幫助學生認識化學現象的本質,提高學生的概括能力.教師要運用多媒體向學生提供與原理相關的具體實例,引領學生分析、比較,概括出事物的共同特征,再通過反復練習,提高學生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教師要合理把握呈現的時機,給予學生充足的思維空間,讓他們展開聯想,以實驗揭示反應原理,促進概念的理解.教師要選擇恰當的教學媒體,將知識系統化、結構化,幫助學生構建知識網絡.例如,在講“分子和原子”時,分子是一個微觀粒子,學生看不到、摸不著,只能通過老師抽象的語言去感受.教師可以借助于多媒體動畫,幫助學生建立豐富的表象,引領他們從感性認識上升到理性認識.教師也可以先告訴學生物質是由無數微小的粒子構成的,再讓學生發揮自己的想象,畫出酒精倒入水中分子的分布.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想象,有的學生畫出分子是方的,有的學生畫出分子是圓的;有的學生畫出分子間是緊挨著的,有的學生畫的分子有空隙;有的學生畫的分子分布均勻,有的學生畫的分子雜亂無章.教師可以運用多媒體將微觀的分子放大,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分子的表象,從而加深對分子概念的認識.
3.多媒體在技能性化學知識教學中的應用
開展化學實驗,能引發學生的認知沖突,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使學生的多重感官受到刺激.有些實驗危險性高、實驗現象不明顯、失敗率較高,教師可以借助多媒體將微觀放大,將瞬間的畫面以慢鏡頭處理,使學生清晰地看到實驗現象.例如,在講“燃燒與滅火”時,教師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燒不壞的手帕”,給學生的視覺帶來沖擊,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總之,在教育現代化的今天,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學生的學習需要靈活地選擇多媒體,激發學生的求知欲望,幫助學生建構知識間的聯系,從而提高教學效果.
作者:崔艷蘭 單位:江蘇阜寧縣碩集實驗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