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數學教學開放式教課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合作式探究教學法
作為開放式教學法的一種重要形式,合作式探究教學法有自己的教學理念、教學特點和實現條件。西方教育家施瓦布認為,數學的教學過程中不應是學生整堂課學習已有的枯燥的理論知識,而是學生懷著高度的熱情和興趣去探索未知的數學問題和理論,在探索過程中來運用并掌握數學知識,而我們的教學應該培養的是他們的學習知識的能力而非灌輸已有的知識。在這種理念指導下,合作式探究式教學法在實踐中產生。探究式教學法主要特征就是教師在數學教學過程中并不直接告訴學生所要學習的理論、原理和相關概念,而是通過思維引導,讓他們在自己的知識學習中通過探索、發現并最終解決數學問題。而合作式探究法就是學生在教師的引導下進行分工合作從而探索數學原理和知識的教學方法。
2合作式探究教學法與初中數學課堂的具體結合
第一,教師組織有效的數學探究活動。如何在我國教育資源相對缺乏的條件下,能夠貫徹新課改理念,課堂上能夠做到以學生為主體。不能盲目推崇西方的每個學生在課堂上都能充分參與教學互動的模式,而是因地制宜以每個學生在思維上都能積極主動地參與教學的理念為指導。教師在課堂上設計合理的數學探究活動,探究活動應貼近生活并且有合理的問題沖突,在調動學生興趣的同時,引導學生發現活動的問題、然后讓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運用到課堂教學知識,例如在學習三角形相似原理的時候,可以設計探究如何在工具缺乏條件下測量月球直徑等數學探究活動。在測量過程中運用數學知識并最終認知該數學原理。
第二,教師側重引導數學知識的學習。教師在進行基礎的數學概念學習的時候,要擺脫以前的教學慣性思維,開門見山地進行概念的具體介紹和灌輸,并通過反復的相關練習進行強化,雖然往往學生能按照這樣的教學方式獲取高的分數,但是往往缺乏數學再學習和運用能力,到了他們上了大學或者參加工作時,一旦他們不再涉及專門的數學理論的學習,將很難有意識地運用數學思維來解決生活和工作中的問題,某種程度上是綜合素質的一種缺陷。新課改理念強調學生的學習過程體驗和再學習能力的培養,因此教師應該進行基礎概念理論的學習時,嘗試引導學生發表自己的意見和見解,進行頭腦風暴的過程,然后老師進一步在原有的學生總結的結論基礎上,進一步深入引導最后得出概念,在討論的過程中,學生能充分體驗數學知識的獲取感覺,進而培養他們的學習成就感和求知欲,培養數學再學習能力。
第三,教師要引導學生之間的合作學習。有學者提出,數學知識的學習不同于其他科目,數學理論相對要高度抽象,理論復雜,個體學生很難通過感性表面的理解深入學習理論,由此排斥以學生為主的教學模式。事實上,個體學生的個人理解有限的不足,很大程度上可以通過學生與學生之間的交流合作彌補思維上的缺陷,因此教師應嘗試在教授相對復雜的概念和理論的時候,發揮學生相互討論的作用,教學形式可以采用小組合作探究、分組比賽學習開放式討論、甚至課后數學專題小組討論的形式展開教學。由于我國教學資源的缺乏,因此采用小組合作探究的方式只能在部分有條件的地區學校實行,而開放式討論則能較大程度地整合學生的不同的想法,首先由數學教師拋出一個問題,然后教師引導學生進行頭腦風暴式地進行分析,最后由教師來整合學生意見并凝練成課本的知識,因此這種能提升學生思維的集體參與數學學習的方法是比較符合我國教學實際的。
第四,教師要因人而異地進行數學教學。由于學生個體差異不同,如知識結構、認知動力和學習基礎各不相同,因此相同的數學課在不同班級不同的學生的教學效果都不同,數學教師應該有針對性地調整教學策略。例如在學習基礎好的班級可以把教學主導權交給學生,讓他們自己提出數學中的問題并提出解決方案,如果不能解決就通過討論合作和教師的指導來完成。基礎較差的班級則由于他們的學習欲望、學習自控能力、知識基礎都處于一個相對落后的狀況,教師不能再照搬在基礎好的班級的教學套路,否則會取得課堂紀律混亂或者學生反應冷淡、理解困難等適得其反的效果。相應地,教師則可以針對性地設置有趣的數學情境來激發學生興趣,在數學情境中將數學問題與數學知識結合在一起,同學們在為解決數學問題的過程中去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然后老師的任務就是通過知識的循序漸進的引導來鞏固和強化他們的數學知識。因人而異的教學模式才能取得與眾不同的效果。
第五,教學中數學知識與數學思維并重。在合作式探究教學法中,傳統數學知識的具體學習下降到了次要地位,而教服從于學,數學知識的學習只是一種教學工具,用以培養學生的數學再學習能力,如探究數學問題能力、數學知識的運用能力、數學理論的創新能力等等,在開放式教學中,已有的知識教學并不重要,傳統數學教師認為只有盡可能地將高難度的系統化的數學理論傳授給學生,并讓學生考取好成績,他們的教學任務就完成了。事實上很多時候我們教授的數學知識并不一定就是完善的,數學理論體系本身就是建立在很多數學猜想的基礎上的,必然存在諸多理論缺陷,而如何解決數學問題則需要數學再學習和再探究,培養數學再探究能力就涉及到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培養他們解決數學問題發展數學知識的數學思維才是首要的。
3結語
初中數學的新課程教育改革可以嘗試引入開放式教學方法,開放式教學法是系列諸如情境教學法、小組合作學習法、問題探究法等系列新理念的教學方法的綜合,總體上強調以學生為主和促進學生全面發展理念。如何引入開放式教學法從而貫徹新課改理念可以借鑒參考合作式探究教學法的引入經驗,對于其他開放式教學法也一樣適用。首先,教師主導要有作為,主要體現在課堂活動設計上;其次,學生主體有體現,教師要轉變角色觀念把自己扮演成知識的引導者角色;然后教學關系有互動,教師與學生,學生與學生之間都要有較為充分的互動,達到充分學習效果;第四,教學策略要合適,教學策略要依據不同的學情適當調整,不可照搬照抄;最后教學內容要全面,貫徹新課改理念,數學教師要強調培養學生的能力。通過借鑒合作式探究教學模式的經驗的整合,開放式教學方法與初中數學課堂的結合相信能順利推動新課程教育改革的發展。
作者:邱建明單位:中學一級教師,浙江省海寧市第三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