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美家庭教育比較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家庭教育》2010年第z1期
摘要:家庭教育是教育的一種重要方式,具有其它教育方式不可替代的作用。本文通過對比中美家庭教育觀念、目的、內容、方式等方面,發現中美家庭教育觀念關于孩子歸屬和孩子撫養期限問題有差異,家庭教育目的和內容的側重點不同,采用的家庭教育方式也有所不同,在探析中美家庭教育產生差異原因之后,提出更新家庭教育觀念,轉變家庭教育目的,豐富家庭教育內容,拓寬家庭教育方法等建議,為我國家庭教育提供啟示。
關鍵詞:中美;家庭教育;比較
一、關于家庭教育
家庭教育有廣義和狹義之分,廣義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與子女的相互教育,是一個雙向的過程。狹義的家庭教育是指父母或其他年長者在家庭內自覺地、有意識地對子女進行的教育,是一個單向過程。而本文所說的家庭教育是指狹義的家庭教育,家庭教育具有其自身的特點,它是一種非正規的教育,對孩子的影響卻最為深遠。
二、中美家庭教育對比
下面通過中美家庭關于小時候母親給他們分蘋果的案例,直觀的感受中美家庭教育的差異性。一位來自中國監獄的犯人寫到:小時候的一天,媽媽拿來幾個紅紅綠綠,大小各不同的蘋果。媽媽問我和弟弟:你們想要哪個?我正想說想要最大最紅的那個蘋果,這時弟弟搶先說想要最大最紅的那個。媽媽責備弟弟說:“好孩子要學會謙讓,把好東西讓給別人?!蔽异`機一動,對媽媽說:“我想要那個最小的,把大的留給弟弟吧?!眿寢屢宦?,非常高興的親了一下我,并獎勵給我那個又紅又大的蘋果。我通過撒謊得到了想要的東西。后來,為了得到想要的東西,我又學會了打架、偷、搶,直到現在,我被送進監獄。一位來自白宮的著名人士這樣寫到:小時候的一天,媽媽拿來幾個紅紅綠綠,大小各不同的蘋果。媽媽拿著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我們爭先恐后都想要,但媽媽對我們說:“我只有一個最大最紅的蘋果”。誰能把門口草坪修剪得最快最好,誰就能得到那個最大最紅的蘋果!”母親讓我明白一個道理:通過努力才能獲得自己想要的東西。從案例中可以看出,不同的家庭教育方式對孩子的成長造成不同的影響,受各方面因素的影響,中美家庭教育具有較大的差異,下面從中美家庭教育觀念、目的、內容、方式等方面進行對比,深入了解中美家庭教育的差異。
(一)中美對比之家庭教育觀念
家庭教育觀念是家庭教育的核心,決定了中美家庭教育目的。美國家庭教育觀念認為:首先,不以父母的意愿隨意支配孩子,把孩子視為父母的公共財產。其次,父母對孩子的撫養是有期限的,孩子成年后學會獨立生活。中國家庭教育觀念認為:首先,父母根據自己的愿意隨意支配孩子,把孩子視為父母的私有財產。其次,父母對孩子的撫養是無期限的,從孩子呱呱墜地到成年再到成家立業后父母都有責任和義務照顧孩子。通過對比發現中美家庭教育觀念在孩子的歸屬和孩子撫養期限方面有明顯差別,直接導致了中美家庭教育目的的差異。
(二)中美對比之家庭教育目的
家庭教育目的統領整個家庭教育的方向,家庭教育目的決定了家庭教育內容。美國家庭教育目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社會人”,“社會人”具備正常人的生存能力和獨立解決問題的能力,美國家庭教育目的更符合社會實際,家庭教育目的圍繞孩子個人發展,具有單向性。具體表現在美國父母不會過多的干涉孩子的選擇,鼓勵孩子做自己喜歡的事情,鼓勵孩子靠自己的努力獲取財富等。中國家庭教育目的是把孩子培養成一個“人才”,“人才”具有光明的前途,擁有好的工作和高的收入。中國家庭教育目的期望值高,家庭教育目的把家庭發展與孩子個人發展聯系起來,具有雙向性。具體表現在中國父母替孩子安排好未來發展道路,從小到大一味的要求孩子認真學習,抹殺了孩子的天性。通過對比發現中美家庭教育目的在價值取向、側重點等方面都有明顯的差別,直接導致了家庭教育內容的差異。
(三)中美對比之家庭教育內容
1.知識教育
美國知識教育側重社會生存和實踐能力教育,主要包括生存能力、實踐能力、理財能力。生存能力的培養表現在美國父母注重培養孩子的探險、冒險精神,并在生活中教會孩子生存能力。實踐能力體現在美國父母給予孩子自由選擇升學、就業、交友等權利,在美國父母替孩子做決定視為侵犯孩子權利的行為,要受到法律的制裁。美國家庭認為理財能力直接關系到未來孩子的家庭幸福與事業成功,他們把理財教育稱為:“從三歲開始實現的人生幸福計劃”,理財能力的培養成為家庭教育的重要內容之一。中國知識教育側重文化知識教育,文化知識教育分為學校文化知識教育、功利性知識教育、傳統文化教育。首先,中國把家庭教育當成學校教育的延續,孩子放學后完成學校布置的家庭作業,并且要求家長簽字確認孩子完成作業情況。其次,有些父母知道孩子文化知識薄弱,不管孩子是否喜歡,選擇特長(美術、音樂、體育等)進行培訓,以期望考上好的高中和大學。最后,中國父母注重孩子謙卑、尊老愛幼等傳統文化的教育。
2.品格教育
品格教育的目的在于培養孩子終身受益的品質,美國品格教育融入追求個性張揚和自由的特征,稱為個性化品格教育。魯斯活.基耐將成功的品格教育概括為七個“E”,權利性、有效性、擴展到社區、滲透性、參與性、認識性、評價等七個方面。美國父母包容孩子的頑皮、奇思妙想等,為學生營造個性發展的氛圍。父母積極參與到孩子的品格教育培養中,與孩子共同參與社區活動。美國個性化品格教育最突出的是自信教育,不管孩子長相如何,臉上都洋溢著自信的笑容。中國家庭品格教育主要包括孩子良好的品德和行為習慣兩個方面,良好的品德方面是指父母從小培養孩子講禮貌,尊老愛幼、尊師重教等優良傳統。良好的行為習慣方面是指父母以好孩子的標準教育孩子哪些能做,哪些不能做,例如讀初中要以考重點高中為目標,讀高中要以考重點大學為目標,在每一個學習階段不能做影響學習的事情。
3.技能教育
技能教育是指通過強化孩子解決問題的能力和減少使用不當的和無效的策略,來提高兒童的心理適應能力。隨著信息時代的到來,美國提出核心素養下21世紀的技能教育,其中包括生活和工作技能、學習和創新技能、信息與媒體技術能力。而中國的技能教育包括學會生活、學會做人、學會學習三個方面,對比中美家庭教育中生活技能教育差別在于美國父母會理性的與孩子談論性教育的知識,美國一個家庭基金會調查顯示,44.5%的美國父母與孩子談論過性教育的知識。相反中國父母很少和孩子談及性教育,孩子也害羞聽到有關性教育的知識。(四)中美對比之家庭教育方式內容決定方式,造成中美家庭教育的方式也有所不同。美國提倡民主,在進行家庭教育時以平等民主的家庭教育方式為主,主要表現在把孩子當成家庭成員平等對待,父母尊重孩子的人權和選擇,孩子擁有絕對的選擇權利。因此導致父母過于放縱孩子,造成美國孩子以自我為中心凸顯。中國家庭教育主要采取馴服、勸導等教育方式,突顯家長絕對權威的地位,對于孩子的教育采用過分溺愛或者過分嚴厲兩種極端方式,忽視孩子內心的真實想法,喜歡替孩子做決定。
三、中美家庭教育對比產生差異的原因
(一)歷史背景
歷史背景的差異是中美家庭教育產生差異的前提條件。美國歷史較短且為移民國家,受舊的封建思想文化影響較少,美國公民更易接受多元文化相互撞擊下產生的新思想。體現在美國家庭教育上教育觀念和教育內容緊跟時代步伐,注重培養孩子的創新精神。而中國歷史悠久受封建思想影響較為深遠,陳舊保守等封建思想根生蒂固。體現在中國家庭教育上從古至今中國家庭以培養順從、聽話的人才為主。
(二)社會性質
社會性質的差異是中美家庭教育產生差異的主要原因。美國為資本主義社會,經濟發達,競爭激烈,追求個人利益。體現在美國家庭教育上尊重孩子的權利,孩子的個性發展,鼓勵孩子通過自己的努力創造財富。中國為社會主義社會,集體利益高于個人利益,父母視孩子為私有財產,孩子的個人發展與整個家庭緊密聯系。
(三)社會條件
社會條件的差異是中美家庭教育產生差異的現實條件。美國經濟發達,養老保險制度健全,父母培養孩子不是為了防老,另外美國對于職業認同感強,父母認為孩子當總統與當清潔工沒有差別。而中國在歷經社會轉型過程中經濟正逐漸發展,各方面的條件還不成熟和穩定,養老制度不健全,大部分家長培養孩子是為了防老,另外父母對于職業辨識度強,父母認為孩子進入單位工作與當清潔工差別大。
(四)文化傳統
文化傳統的差異是中美家庭教育產生差異的根本原因。文化傳統是指貫穿于民族和國家各個歷史階段的各類文化的核心精神,是現實文化價值體系中有傳統文化特質構成的文化價值成分。文化傳統中價值取向對中美家庭教育影響最為深遠。美國的價值取向以個人為本的個人主義,追求個人利益的最大化,崇尚自由,發展個性。體現在家庭教育上父母把孩子當成獨立的個體,獨立于家庭之外。中國的價值取向以集體為主的集體主義,強調集體主義大于個人利益,體現在家庭教育上父母視孩子為自我價值的延續,以自我角度替孩子安排未來發展。
四、美國家庭教育經驗及啟示
(一)更新家庭教育觀念
更新家庭教育觀念一方面要明確孩子的歸屬問題和服務期限問題,另一方面要擺脫封建因素的桎梏,具體來說首先把孩子視為家庭的公共財產,不以自己的意愿隨意支配。另一方面家庭教育的觀念不能一成不變,結合本國的國情和發展狀況,積極吸取國外家庭教育的成功經驗。
(二)轉變家庭教育目的
家庭教育的目的是變“人才”教育為“社會人”教育,把孩子培養成“社會人”教育更符合孩子的自由成長。鼓勵孩子自由發展,展示個性;鼓勵孩子通過努力獲取財富;給予孩子充分選擇的權利。
(三)豐富家庭教育內容
中國家庭教育內容以文化知識為主,在中國社會中文化知識固然重要,但社會實踐和生存能力是孩子未來發展的關鍵能力。豐富家庭教育內容首先,家庭教育內容由知識本位向能力本位轉變,豐富關于實踐和生存能力培養的內容。其次,在注重文化知識的基礎之上積極促進學生德智體美勞的全面發展,關注孩子的興趣愛好發展。最后,轉變提及性教育為恥的觀念,把孩子心理發展相關知識納入家庭教育內容,引導孩子正確處理成長期的心理問題。
(四)拓寬家庭教育方法
拓寬家庭教育方法,在以父母為主導型的家庭教育方式基礎之上積極融入民主型家庭教育方法,首先,民主與勸服相結合,既尊重孩子權利,民主教育,認真傾聽孩子的意見,不以地位壓迫孩子服從父母的意見,又不放縱孩子,給予適當的建議。其次,緊密聯系生活實踐,家庭教育方法貼近孩子生活。最后,不管采用何種家庭教育方法,允許孩子犯錯,不抹殺孩子的創造力。
作者:謝春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