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特性與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統計、分析麻昭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獲得其空間與時間分布規律;對交通事故進行非路致因剔除,將事故損失程度當量為事故次數,以1Km為基本單元、采用200m移動步長對全線進行路段劃分,獲得5組區段劃分相對應的事故次數狀況,使用當量事故數—累計頻率曲線法鑒別事故多發路段;選取典型事故黑點路段,從路況、道路線形和實際運行車速三方面進行原因分析,并提出針對性的處治對策。
關鍵詞:高速公路;事故黑點路段;成因及對策;當量事故數;累計頻率曲線法
高速公路一般在設計階段進行了道路安全性評價,但由于目前設計指標與運營安全水平尚未密切關聯,導致高速公路實際運營情況與預期有所差距,部分高速公路事故率偏高。麻柳灣至昭通高速公路(以下簡稱麻昭高速公路)全長106.88km,是國家高速公路G85的一段。據統計,2016年1月至2017年9月,麻昭高速公路共發生交通事故674起,死亡24人,傷162人。目前高速公路運營安全性的研究工作較多,基本遵循《公路項目安全性評價規范》(JTGB05-2015)的評價要求,規范的評價內容較全面,但存在內容繁瑣、事故分析不夠透徹的現象,導致提出的技術對策針對性不強。本文從麻昭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入手,統計、分析交通事故空間與時間分布規律,綜合考慮交通事故次數、傷亡情況辨別麻昭高速公路黑點路段,分析典型事故黑點路段的交通事故原因并提出針對性對策,能以較少的投入最大限度地降低麻昭高速公路的事故率,可取得較大的社會和經濟效益。
1麻昭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的特性
1.1交通事故空間分布特性按照《公路項目安全性評價規范》(JTGB05-2015)中的運行速度路段劃分原則,將麻昭高速公路全線劃分為隧道路段、平直路段、短圓曲線路段等不同路段。
1.2交通事故時間分布特性
1.2.1晝夜分布特性根據交通事故統計數據,統計一天內不同時段的交通事故起數。
1.2.2月度分布特性根據交通事故統計數據,麻昭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月分布情況。
2交通事故黑點路段鑒別
2.1判別方法的選取國內外對事故黑點路段存在多種判定方法和理論,其特點和使用條件有所差異。事故率法、臨界率法、矩陣法能快速判斷事故黑點路段,但判定標準的確定具有主觀性;回歸模型法判斷黑點路段結果客觀,但收集資料困難,可移植性差;當量事故數法既考慮了事故發生次數又考慮到事故的傷亡情況,但判斷結果主觀性大;累計頻率曲線法使用統計學方法以直觀的方式確定了事故多發段(點),卻未考慮人員傷亡情況。本文將累計頻率法和當量事故數法進行結合,一方面采用數理統計相關知識,可滿足數據處理的客觀性和全面性,另一方面綜合考慮事故次數與傷亡情況,事故傷亡情況當量處理后可以反映道路交通事故的實際情況。
2.2交通事故當量化根據交通事故的調查資料,剔除明顯與道路無關的因素導致的交通事故,剔除后的交通事故561起,其中南行342起,北行212起。
2.3路段劃分為有效識別事故多發路段,本文將移動步長法與累計頻率曲線法相結合,將麻昭高速公路全線分方向分別按1km為一個單元,200m為一個移動步長,記錄每個單元內的當量事故數,利用累計頻率法,繪制累計頻率曲線,找出突變點,鑒別事故多發路段。
2.4基于當量事故數—累計頻率曲線法的事故黑點路段鑒別采用當量事故法對a組路段劃分計算南行(麻柳灣至昭通段)和北行(昭通段至麻柳灣)各路段當量事故數。
3事故黑點段成因分析與改善
3.1事故黑點路段的路段特征分析麻昭高速公路事故黑點路段特征(見表8),可知麻昭高速公路事故黑點路段中的隧道、平直路段所占比例較大。
3.2黑點路段成因分析與改善對策通過對事故黑點路段進行現場踏勘,結合事故黑點路段特征,參考類似的研究成果,本文選取典型事故黑點路段,從路況、道路線形和實際運行車速三方面進行事故成因分析,并給出處理對策。
4結論
(1)根據麻昭高速公路交通事故空間分布特性,可知隧道、橋梁和平曲路段的事故比例較其他路段大。(2)根據麻昭高速公路交通事故時間分布特性,可知麻昭高速公路交通事故在節假日期間比較集中,且事故主要發生在白天,尤其是中午12點到下午4點時段最多;(3)將明顯非道路因素導致的交通事故剔除后,結合當量事故數與累計頻率曲線法對麻昭高速事故數進行研究,辨別出21處麻昭高速公路事故黑點路段;(4)選取麻昭高速公路典型事故黑點路段進行成因分析,提出了增設振動減速標線、車距視認標志、事故多發地點提醒標志牌、隧道出入口減光構造等對策。(5)本文為高速公路運營期安全性評價提供了一種新的思路,即在獲取交通事故的資料后,采用本文的事故多發路段鑒別方式進行事故多發路段鑒別,再結合事故多發路段的事故原因進行分析并針對性的進行改善治理。
參考文獻:
[1]彭鑰.山區高速公路事故黑點識別及成因分析.長安大學,2017.
[2]王海.基于空間分析技術的交通事故多發點鑒別及成因分析.清華大學,2014.
[3]咼勇.莞深高速事故黑點鑒別與運行速度檢驗研究.武漢理工大學,2007.
[4]李剛.JH高速公路事故多發段成因分析及改進對策研究.天津大學,2016.
[5]溫惠英,吳亞平.山區公路事故黑點鑒別及其成因分析模型.重慶交通大學學報(自然科學版),2016,35(04):137-140+151.
[6]張程.京石高速公路事故黑點分析與預防改進對策研究.長安大學,2014.
作者:郭文玉 單位:昆明市五華區保障性住房管理服務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