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中學到大學英語教學銜接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寧波教育學院學報》2018年第1期
[摘要]與中學英語教學不同,大學英語教學強調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注重學生英語聽說能力的訓練和培養。但由于我國中學英語教學受到應試教育模式的影響,學生的英語學習方式和慣性已經形成,在進入大學后,面對不同的教學內容和教學方式,學生很難調整好自己的學習狀態,學習成效也大打折扣。因此,本文通過分析中學和大學英語教學的差異,提出相關對策,旨在進一步解決中學和大學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
[關鍵詞]中學;大學;英語教學;銜接;對策
1問題的提出
學生從接觸英語開始,到進入大學學習之前,將近十年的英語學習基本上都是以語音、語法、詞匯等基礎知識的學習為主,聽說能力的鍛煉較少。而進入大學之后,大學英語強調對學生聽、說等英語實際運用能力的培養。由于缺乏基礎,很多學生面對大學英語全程授課往往不知所措,聽說能力較低,英語學習“費時低效”的問題比較普遍,所以,中學學生在剛剛步入大學后,對待英語學習需要有一個心理的適應和轉變過程。而對于大學英語教師而言,如何做好大學英語教學與中學英語教學的有效銜接,幫助學生盡快適應大學英語的教學內容、方式和節奏,對于促進大學英語的教學質量、提高學生英語水平的提升等,具有十分重要的現實意義。
2中學與大學英語教學的差異
(1)教學目標不同中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的英語基礎能力,使其掌握必要的英語基礎知識,如英語語音、語調、詞匯、語法等,同時也注重培養學生的英語聽、寫等基本技能。在日常英語考試中,聽力、寫作占很大一部分比例,但英語閱讀和表達方面的培養力度較為不足,很多中學生能熟練地聽寫英語詞匯或句子,但卻很少能流利地閱讀英語文章或使用英語進行交流。而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則注重學生英語交際能力的培養,使學生能夠靈活使用英語進行對外交流和思想溝通,從而讓學生掌握外語,實現外語學習的價值。
(2)教學側重點不同從教學側重點來看,中學英語重視基礎知識訓練,詞匯、語法是中學英語教學的重點。在英語課堂上,教師通常會用較長時間講解英語語法,而學生在課下也會花很多精力掌握大量詞匯。大學英語則重視語篇教學,圍繞語篇的基本內容解釋詞句、分析人物性格、解析事件緣由、總結中心思想和寫作技巧等,力求全面提升學生的聽、說、讀、寫能力,而語篇中的詞匯需要學生在課下自行學習。
(3)教學方式不同在中學的英語課堂上,英語教師通常以中文授課,在講解英語句子、詞匯、語法特點的時候,會以中英文結合的方式,詳細分析語言、詞匯的用法,很少能夠采用全程英文的方式授課。而大學英語基本上都是采用英語授課的方式,教學方法也比較多樣,會加入更多情景教學,如英語交際、實時翻譯等,且課堂教學的節奏和進度也遠快于中學英語課堂,很多知識點都是一語帶過。
(4)教學內容不同由于受到應試教育的影響,中學英語教學仍屬于灌輸式教學,教學內容量較大且學時較長,以英語單詞為例,中學學生在每學期需要掌握1600~1900個英語詞匯,教師通常會安排固定的時間讓學生背誦記憶。而大學英語雖然學時短,但要求學生掌握的英語詞匯量高達2400個,且抽象詞匯較多,學生記憶的難度比較大。因此,與中學英語教學相比,大學英語的教學內容具有信息量大、要求層次高等特點,中學與大學英語教學的內容也存在較大差異。
3中學和大學英語教學銜接的對策
(1)鼓勵學生轉變英語學習觀念對于剛入大學的新生來說,他們不僅面對著新的學習和生活環境,而且也要盡快適應新的教學方式。但由于長達十年的英語學習已經固化了他們對英語課的印象,多數學生也有著自己的學習習慣和學習方式,在大學英語課上,他們還像中學英語課那樣,對知識點的理解和掌握都依靠教師的傳授,學習的積極性和主動性不高。對于學生的這種學習思想,大學英語教師應該盡早進行干預。首先,教師應該讓學生明白一個道理,即英語是主動學會的,而不是教師教會的,鼓勵學生充分發揮自己的積極性和主動性,盡快適應大學英語的學習環境,創造性地開展英語學習。其次,教師應鼓勵學生針對大學英語學習的特點,制定新的英語學習計劃和學習目標。學生在中學階段學習英語的主要目標是提高英語成績,考取自己滿意的大學,所以學生在中學對待英語課往往是比較被動的,勢必會影響英語的學習效果。所以大學英語教師應該幫助學生端正學習態度,制定切實可行的學習目標,并根據自己的學習成績對學習目標進行調整,實現語言能力培養向語言交際能力培養的過渡。
(2)引導學生掌握正確的學習方法要想真正掌握一門外語,科學、正確的學習方法無疑會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從中學英語與大學英語的差異可以看出,學生在學學英語的過程中,如果依舊沿用中學的那套學習方法,不僅無法跟上大學英語課堂的節奏,達不到自己預期的效果,甚至會挫傷自己英語學習的積極和熱情。因此,學生應該及時調整自己的學習狀態和思路,盡快找出適合大學英語學習的方法。在學生能力不足的情況下,教師需要從中做好引導,把中學英語與大學英語在學習內容、課堂教學模式等方面的差異,向學生進行詳細的講解,使學生能夠自主地調整自己的學習方式,找出適合自己的新的學習方法。此外,教師應該注重培養學生的自學能力,特別是英語詞匯量的積累,在大學英語課時較少的情況下,對陌生詞匯的理解、記憶和掌握就需要學生在課下完成。教師應該鼓勵學生自主安排時間來完成詞匯的學習任務,使學生在有限的時間里掌握更多的詞匯,以更好地配合教師的英語教學工作,減輕自己在全英文教學課堂中的學習壓力。
(3)激發學生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不止在中學,在大學英語課堂上,不同學生個體對英語學習的興趣也是各不相同。從心理學的角度來講,當一個學生對某個學科有較大興趣時,他就會從潛意識地把學習當作自己的愛好,充分挖掘自己的能力,創造一切有利條件去學習相關的學科知識。學習英語同樣如此,如果學生對英語學習有著濃厚的興趣,那么他就會把學習英語當作一種快樂,而不是負擔。特別是大學階段的英語學習難度較大,層次要求較高,更需要學生有飽滿的學習興趣和熱情。因此,大學英語教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除了要豐富教學方式,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和創造性以外,還要激發學生的競爭意識,促使學生不斷進步。一方面,教師要提高學生參與英語課堂教學的頻率,使學生從被動接受到主動參與,意識到自己是課堂教學的重要參與者;另一方面,要積極對學生在英語學習競爭中的表現予以肯定,因為競爭意識能夠促使學生強化英語學習動力,不斷產生新的學習目標和追求,在內因的刺激下,學生的學習效果才會更上一層樓。
4結語
中學英語教學與大學英語教學之間的巨大差異,使得很多學生在進入大學陌生的學習環境后會變得無所適從,特別是在學生發現自己中學時摸索的學習方法不能奏效的時候,學生的學習興趣和欲望就會受到打擊,學習態度也會變得消極。所以,理清中學英語與大學英語教學的差異并進行精準定位,同時積極探索中學英語與大學英語教學的銜接方法,使學生能夠平穩地從中學學習過渡到大學學習,不僅關系到大學生學習價值觀和自主學習能力的培養,而且也關系到大學素質教育改革的質量和成敗。
參考文獻
[1]何麗娟.大學英語教學與中學英語教學銜接淺談[J].新余學院學報,2014(6):155-156.
[2]焦愛娟.中學英語和大學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J].湖南工業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3(5):79-80.
[3]劉安洪.基于學習策略指導的中學英語與大學英語教學銜接研究[J].雞西大學學報(綜合版),2012(6):85-85.
[4]潘燕.從中學和大學英語教學的特點看銜接教育的重要性[J].牡丹江教育學院學報,2012(6):46-47.
[5]彭舜.大學英語教學與中學英語教學銜接問題研究[J].湖北第二師范學院學報,2012(13):105-106.
[6]任永東.試論大學英語和中學英語教學銜接策略[J].海外英語,2013(21):141-142.
[7]張翠平,陳嬌,王蕊.大學英語與中學英語教學的銜接[J].學理論,2014(20):205-206.
[8]朱家玉.大學與中學英語教學的銜接問題初探[J].環球市場信息導報,2016(18):92-92.
作者:馬驍 單位:河南大學民生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