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生國家安全意識教育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國家安全意識教育是高職院校德育的重要內容。當前高職生國家安全意識教育現狀不佳,存在學校重視不夠、教育途徑單一、師資缺乏等問題。高職院校應從增強認識、拓寬教育途徑和探索教育機制等方面提高教育實效。
關鍵詞:高職院校;高職生;國家安全意識教育;總體
國家安全觀國家安全是實現兩個一百年奮斗目標和民族復興的根本保證,黨和國家歷來十分重視。2004年9月在十六屆四中全會上首次提出:“要增強國家安全意識,完善國家安全戰略。[1]”十八大以來黨和國家建立中央國家安全委員會(2013年)、首次提出總體國家安全觀(2014年)、制定《國家安全戰略綱要》(2014年)、審議通過《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家安全法》(2015年),我國的國家安全工作取得了長足的發展。高等職業教育是我國高等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為我國經濟社會發展輸送了大批高級應用型人才,然而當前高職生國家安全意識不容樂觀,保密意識弱,防范意識淡薄,憂患意識不強,因此,高職生國家安全意識教育亟待增強。
1高職生國家安全意識教育概述
1.1國家安全意識
國家安全意識是指公民在履行維護國家安全、榮譽及利益的義務方面所應具備的觀念的總和,是其價值觀、政治觀、國家觀、安全觀在國家安全領域的具體體現。國家安全的內涵十分豐富,包含以下三個方面:一、國家理論知識的認知,包括對國家安全的地位、具體內容、威脅來源以及實現途徑的認知。二、對國家安全的情感體驗與認同。三、五種意識:憂患意識、防范意識、保密意識、責任意識、法律意識。
1.2高職生國家安全意識教育
高職生國家安全意識教育就是依據高職生的身心發展規律,根據國家安全的相關法律法規,國家安全的理論知識,國家安全的思想觀念,等內容對高職生施加有目的,有計劃,有組織的影響,使高職生的思想觀念與行動和特定社會的國家安全工作的需求相一致,培養高職生思想道德品質的社會實踐活動。
2當前高職生國家安全教育現狀分析
當前,大部分國內高職院校通過軍事訓練、思想政治理論課、各類團學活動開展和宣傳國家安全意識教育。從教育層面看,“還處于宣傳階段,遠未達到有計劃、有目標、規范化教育的層次。”[2]其表現和原因分析如下:
2.1高職生國家安全意識教育未受到應有的重視
從學校層面看,部分高職院校上級主管部門、管理者和普通教職工受到改革開放以來長達30多年和平的影響,防范意識和憂患意識逐漸弱化。片面地認為高職院校應主要提高學生的專業理論知識、職業技能、實際操作能力,對包含國防教育、國家安全意識教育在內的德育工作輕視。思想觀念上的重視不足導致在實際工作中把國家安全意識教育當成任務和指標而不是一項長期、科學有序的工作來完成。從學生層面看,高職院校生源一般是“三校”(職業高級中學、技工學校、職業中專學校)畢業生和低于本科分數線的普通高中畢業生,與普通本科院校的學生相比文化課基礎略差,對國家安全法律和理論知識的認知也相對缺乏。同時,由于國家安全工作的性質具有隱蔽性和保密性,不為普通群眾所熟知,也使高職生對國家安全感到神秘和遙遠,進而認為維護國家安全是國家和政府機關的事,與己無關。
2.2高職生國家安全意識教育形式單一
大多數高職院校國家安全意識教育只是注重講授國家安全理論、國家政策和法律法規,而缺乏有針對性的實踐活動。國家安全意識教育僅僅依靠課堂上枯燥的說教很難吸引個性鮮明而自控力相對較差的90后、00后高職生的注意力,導致教育效率低下,難以達到預期的教育目標,甚至出現教師在講臺上講的神采飛揚,講臺下的同學低頭玩手機。
2.3高職生國家安全意識教育師資隊伍建設存在不足
教育者知識水平和理論修養的高低往往會影響預期的教育效果。高職生國家安全意識教育離不開一支在國家安全領域有所研究的高水平的教師隊伍。當前,大多數高職院校,沒有建立完備的國家安全意識教育體系,也沒有統一規范的教材,將其歸入本校思想政治教育體系,融入思想政治理論課。國家安全意識教育體系是一個多層次,延伸廣泛的理論體系,其涉及10多個安全領域。如果純粹從思想政治教育或國際政治局面的角度進行理論研究,很難充分應對,培育國家安全意識的效果會大大降低。
3當前加強高職生國家安全教育的思考
3.1增強對國家安全意識教育問題的認識
國家安全事關一國的興衰成敗、生死存亡,是國家和民族的核心利益。當前,越來越多的國家認識到,新時代國家安全的維護不僅需要國家和政府設立強有力的領導機構,完善相關法律法規,制訂正確的安全戰略,也需要教育發揮其應有的作用,促使全體國民養成良好的國家安全意識。高職生作為高級技能型人才是我國現代化建設的骨干力量,其國家安全意識如何,將直接關系到我國社會主義政權的鞏固,國家的長治久安和“兩個一百年”戰略目標的實現。對高職生進行國家安全教育是高職院校的應盡之責,國家安全教育理應成為高職院校德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因此,高職院校要堅持貫徹我國教育方針,從培養“德、智、體、美、勞”全面發展的高級技術人員的高度,從保證國家安全穩定的高度,認識高職生國家安全意識教育的極端重要性。
3.2拓展高職院校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途徑
3.2.1充分發揮課堂教學的主渠道作用首先,將高職生國家安全意識教育與高職院校思想政治理論課相結合。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必修課中都有國家安全法律法規、國家安全意識、國家安全形勢、新國家安全觀等內容。為此,必須把國家安全教育與法律基礎教育、國情教育、愛國主義教育、民族精神教育、理想信念教育、形勢與政策教育相結合,使高職生在“思政課”中受到國家安全教育。其次,將高職生國家安全意識教育與專業課相融合。例如針對電子信息類專業課,融入國家信息安全意識教育,針對金融類專業課滲透國家金融安全意識教育。再次,積極開設與國家安全相關的選修課。當今,國家安全內涵豐富,包含:“國民安全、領土安全、經濟安全、主權安全、政治安全、軍事安全、文化安全、科技安全、生態安全、信息安全這樣10個方面。[3]”高職學校各專業老師可以結合自身研究領域、專業背景開設相關安全領域的選修課,使同學們對某一領域的安全深入了解。
3.2.2大力建設校園文化,增強國家安全意識教育宣傳在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開辟國家安全模塊,形成人人關注國家安全的濃厚氛圍,可以使高職生在潛移默化中養成國家安全意識。以國家安全日(4月15日)為契機,以社團、學生會、團支部、自律會、黨支部等學生組織為依托,開展豐富多樣的校園文化活動。例如,以“95后”高職生所喜愛的知識競答、視頻制作大賽、演講比賽、朗誦比賽、情景劇表演、紀錄片和電影賞析等。此外,通過官方公眾號、官方微信、官方微博、電子展播屏、校園網站、宣傳櫥窗、校園電視臺等輿論工具,普及國家安全理論知識,宣傳危害國家安全的典型案例,營造人人關注國家安全的濃厚氛圍。
3.2.3利用新生軍事訓練為重要抓手《兵役法》第43條規定:“高等院校的學生在就學期間,必須接受基本軍事訓練。[4]”大多數高職院校按照規定將軍訓列為教學計劃的一部分,在入學初組織高職生開展軍事訓練、開展軍事理論教學。一方面,通過開展隊列訓練、匕首操、擒拿拳、射擊、防護救護、野營拉練、內務整理等軍事技能訓練,增強高職生軍事技能和維護國家安全的能力。另一方面,通過講解國防史、國防法規、國際戰略環境、國防建設思想、軍事高技術、信息化戰爭,使高職生了解我國國防現狀與前沿,增強他們的國防意識。總之,軍訓和軍事理論學習是大學生學習、接受、感悟國防教育和國家安全教育的重要途徑。
3.3健全高職生國家安全教育體制機制
國家安全意識教育離不開明確的的權責明確的領導機制、明晰高效的保障機制和科學合理的評價體制。首先,高職院校應盡快建立校級國家安全意識教育領導小組,統一協調高職院校國防教育、國家安全類校園文化活動、外事保密教育、思政課等與國家安全意識教育相關工作,使之形成合力;其次,應建立國家安全專項經費,為積極引進有國家安全專業背景的人員充實思政課教師隊伍和校園保衛隊伍提供經費保障,為現有思政教師、政治輔導員、保衛人員等教職工隊伍開展國家安全講座、培訓提供經費支持;再次,在思想政治理論課考核中加入固定比例的國家安全知識,注重通過案例考察來增強高職生國家安全意識。將思政教師、專業課教師、政治輔導員等教職工在國家安全教育這一主題的研究作為教職工評優調級的重要依據,通過物質和精神手段激勵教職工開展國家安全意識教育。
參考文獻:
[1]中共中央關于加強黨的執政能力建設的決定[N].人民日報,2004-09-28
[2]林喜慶.對新時期大學生國家安全教育的思考[J].北京工業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2005(02):93-96.
[3]劉躍進.試論當代國家國家安全的十個方面[J].國家安全通訊,2001(11):37-39.
[4]中華人民共和國兵役法[Z].1984-05-31.
作者:趙明偉;曾菁惠 單位:浙江經濟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