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高職教育管理中激勵理論的有效運用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寧夏教育科研》2017年第2期
摘要:眾所周知,無論是在普通高校的教學過程中還是職業高中的學校教育管理的過程中,激勵制度是教育管理者們比較普遍運用的管理方法。在學生的教育過程中,鼓勵制度比懲罰制度更能讓學生認識到自己的錯誤,讓學生去反省并且不傷及學生的自尊心。所以本文將對高職教育管理中的激勵制度提出相關的建議。
關鍵詞:高職管理;學生教育;激勵制度;理論應用
對于一個學校而言,管理工作是首先要做好的,而在學習能力稍弱的,成績普遍較差的,叛逆性比較強的高職院校中,教育者的管理工作的重要性體現的更為明顯。如今高職院校的管理制度更傾向于柔性化,更具有人性化的特點,這也更加符合當代學生的管理特點。以往的教學管理制度比較僵化,條條框框居多,學生上課請假等情況必須先交假條,沒有假條就算無故曠課,將面臨著比較嚴肅的學校懲罰。而柔性化的管理,可以讓學生有緊急情況緊急處理,不再拘束于學校的僵化制度。有了更多的彈性化的空間。是現在的學生們更加樂意去接受的,也更加樂意的去配合學校領導的管理。另外,高職學校的學生特點決定了以往的僵化制度的管理是達不到領導者的教育目的的,為了達到教育者對于學生的期待,因而,高職教育管理必須要極具有針對性,學校的管理制度必須要符合高職學生們現階段的發展特點和相關需求及個性特征。于是,講激勵理論積極的運用于各大高職院校管理工作中是項勢在必行的工作。
1高職教育管理中激勵理論應用的重要意義
能更好的引導我校學生實現人生的自我價值,甚至能更好的超越自我。對于就讀于高職院校的普遍學生而言,他們多是因為成績不太好,不能參加高考或者說高考成績不理想才來到高職院校就讀的,所以他們普遍是以“差生”自居,在學習的過程中缺乏主動學習的精神,并且認為就讀于高職院校學不了什么東西,只是來打發時間,混混學歷的。普遍懷有這種錯誤的學習動機。并且學生學習的目標也不明確,他們多數人每天是無所事事,不愛學習甚至都不愿意翻開書本來學習,每天在各大游戲軟件、社交軟件、和淘寶軟件里徘徊,或者每天散散心、談談戀愛、約幾個同學出去吃吃飯,就是男生和女生們的日常。并且進去高職院校就讀的學生,他們的年紀正好處于青春期,叛逆期,所以他們的逆反、叛逆心理表現的尤為強烈,他們在家里,不聽父母的話,不聽長輩的勸解;他們在學校里,更是覺得沒有人管得了他們,不聽學校領導的安排,不尊重老師們的建議。更是無法無天,自由自在。而且他們同學朋友之間的相處也是我行我素,互相不把對方看在眼里,這樣的相處模式極為容易和同學朋友們產生矛盾沖突。如果學生是這種狀態,學校的老師還一副高高在上的老師姿態自居,要去指導學生,管理學生,學生們肯定是不會聽從的。因為學生他們在家里就已經連生他養他的父母長輩都不看在眼里了。他怎么可能來到學校學習還聽從老師的話了。而且還是還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學生更是對這種老師不屑一顧了。所以老師要掌握和學生相處之道。采用激勵理論,在適當的時候,要肯定他們,由衷的去發表意見去贊揚他們。讓學生愿意和老師去交流,在愉快的氛圍中來接受并且肯定老師的建議。激勵理論的使用,讓老師能夠更好的把握學生的各種各樣的需求,老師還應該采用合適的獎罰制度來激勵學生,當學生有了一定進步時,老師可以用心的選擇一個小禮物送給學生,或者說在班級中表揚該學生,從而激發該生的學習動力,同時也提高其他學生的學習激情,讓一個學生進步能帶動所有的學生發展。教育工作者必須深刻的去意識到:激勵理論作為一種制度化的教育,激勵理論作為一種靈活化、柔韌性極強的教育管理理論,相對于原有枯燥的、乏味的、僵化的傳統制度而言,能夠更加有效地、更加徹底的把握并且滿足學生們的各個方面的需求。除此之外,激勵理論的不斷深入的去實施,能夠學生不斷提高自己,不斷的實現自己,不斷的超越自己,不斷的肯定自己,不斷的發現新的自己,學生自身才能夠更好、更快、更高的去發展、去飛躍、去創造。
2高職教育管理工作中激勵理論的有效應用
他們要深入的去了解自己的學生。俗話說“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要想更好的管理學生,就應該要更加深入的去了解自己的學生,走近自己的學生,要知道自己的學生想要什么,想做什么樣的事情,想要成為什么樣的人,有什么樣的人生追求。當然,還得了解并且去尊重每個學生的愛好和個性,因為每個學生都是獨立的主體,他們之間的個性特征有可能是完全不一樣的,這個時候,老師就要發揮自己超強的交流能力和記憶能力,去知道并且記住每個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滿足不同學生的追求,要有一個“最強大腦”,這個大腦能迅速的提取出每個學生的具體信息,和學生的學習需求,并且還要不斷的更新和創造。才能很好的滿足學生,為了學生。每個人在生活中都是有目標有追求的,但是在追夢的路途上難免會遇到挫折和困難,這個時候沒有經受過鍛煉的、沒有遇到過打擊的學生就會變得猶豫,開始止步不前,所以學校老師就要深入的去了解學生在生活和學習中遇到的問題或者提前去思考他們有可能遇到的問題,及時的給予提醒并且在適當的時候推他們一把給予他們幫助,讓他們知道,老師一直都在學生的身后,是學生們堅強的后盾。此外,老師在日常教學工作中要注意不斷的去引導學生,能幫助他們更快的去找到自己的位置,清楚自己的發展方向,并且要在學生迷失方向,猶豫不前時及時的鼓勵學生,在學生獲得一定成果時及時的去肯定他。在學生遇到困難需要幫助的時候,向學生提供必要的幫助,幫助他解決問題,渡過難關。其次要設置合理的目標。要循序漸進,懂得適度原則。高職院校管理者切記一定不能夠給學生設置一些不符合實際的目標,這樣會打擊學生的自信心,不利于學生的身心發展。同時,也要讓學生明白這個人生的道理,人生不會也不可能是一帆風順的,總是會遇到困難和挫折,遇到挫折并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害怕遇到困難的這顆心和我們沒有戰勝困難的決心。所以學生們遇到困難時一定要坦然的面對他,積極主動的去解決它,絕對不能停滯不前,因噎廢食。
參考文獻
[1]劉世杰.淺議心理教育在高職教育管理中的應用[D].延安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1,(06).
[2]陳晉.現階段高職教育管理中存在的問題與對策[D].佳木斯職業學院學報,2015,(07).
[3]王楠.高職教育管理的現狀分析及改革建議研究[D].課程教育研究,2015,(28).
作者:楊琳 單位:蘭州職業技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