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瓶頸及對策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萍鄉學院學報》2018年第1期
摘要: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受到人才、設備設施、農產品資源等因素的制約,成為阻礙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本文筆者根據農村電子商務面臨的這幾項重大挑戰,通過強化農村電商意識、完善配套設備設施、加快人才培養等幾方面措施,來解決主要阻礙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幾大問題,以及結合相關案例的經驗,指出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瓶頸問題并提出相應的解決策略。
關鍵詞: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瓶頸;對策
1目前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瓶頸
1.1人才資源制約
由于文化水平的限定,與農業相聯系的企業單位的管理人員,對于電子商務通訊知識的貧乏、對業務往來知識的欠缺以及對電子商務在農產品流通范疇內的運用不夠了解,致使資金投放謹小慎微,也使得農產品范疇內電子商務的開展舉步維艱。俗話說:“知識就是力量”,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的是精通計算機、精通網絡技術、精通商業營銷技能的綜合型人才,并且還要掌握農村農產品的信息及農產品的質量等問題,而在農村這類的綜合型人才往往較少,這是制約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瓶頸之一。
1.2配套電子商務設備設施落后
我國農村信息化落后,由于一些農村所處的地理位置的影響使得安裝網絡設施的工作存在很大的困難,農民缺乏上網意識,能夠進入互聯網查找市場和技能有關資訊的農村家庭比率連0.8%都沒有。電子商務的發展,不僅要依靠人才的引領,還需要廣大人民群眾自覺強化上網意識,需要強大的物流配送及信用支付體系的支撐。這對于農村現行基礎服務設施來說,還無法達到要求。物流、資金流及信用體系尚未建立,金融及交通等相對落后,電子商務操作手段及銷售技術還局限在小農意識領域無法突破,所以電子設備設施的局限性也是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的重要瓶頸之一。
1.3物流配送體系不健全
電子商務的發展,有很大一部分是依靠物流來完成商品交易的,物流配送是農產品流通銷售的基礎,無論是網購還是網銷,都離不開物流。農村交通不便、信息閉塞,車輛運輸設備差、管理力度不夠,這些問題甚至有的地方還未被認識到,所以農村物流配送服務能力較弱,缺乏創新意識,規模也較小,大部分物流配送還局限于一家一戶的小作坊形式,這些不利于農業發展的一體化進程,這也成為制約農業電子商務發展的瓶頸。
1.4信用體系未建立
農村支付環境較為落后,絕大部分還依然采用現金交易,支付寶與網絡交易應用較少,所以網絡信用體系尚未建立起來,信用不夠在電子商務使用中會受到功能限制,從而也使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受到了一定的影響。還有一部分原因為我國農村銀行貸款采用的是五戶聯保等形式,常常有一戶發生走、死、逃、亡現象,其他四戶的征信受損,這種情況在農村發生的較多,從而使電子商務交易中需要的信用擔保無法得到保證,加之農民思想水平不同,信用體系尚未建立起來,所以很不利于農村電子商務的全面推行。
1.5涉農電商平臺資金短缺
由于農民對電子商務意識不強,導致在電子商務上的投資的局限性,甚至為零投入。并且農村住戶分散,小型商戶較多,加之網上平臺運營風險過高,所以融資難之又難。形成惡性循環后,農村電子商務的發展更加受到制約,經營規模小、模式單一、營銷不景氣、平臺缺乏資金支持、盈利能力弱、無知名度、無品牌拳頭產品、無業績等等,極大的打擊了農民的電子商務營銷的積極性。
1.6農產品市場
制約農副產品的網上銷售渠道,是為農民增收減負的一條良好途徑,但是一些農產品在銷售中,由于各種原因,導致網上銷售渠道受阻。農產品的銷售還主要集中在農產品批發市場及集貿市場上,集約化程度低,無法實現規?;W上銷售。同時部分涉農網站內容脫離了農民的信息供給與需求。我國與農業相關聯的網站主要有以下幾個問題:其一,網站集中度不均衡。并沒有真正深入到基層農業第一線。其二,網絡上有實際使用價值的東西很少基本上都是一些重復性的資訊,例如一些上級部門建立的網站存在著夸大信息服務功能的問題,疏忽了對商務功能的擴充,使得支付等功能不夠健全。其三,由于一些繁榮的地區對網站進行較長時期的革新建設,導致數據信息宣布失敗、傳達落后遲延。其四,缺乏對農產品增產增收及銷售信息的引領,缺少對農民有用的電子商務資訊。
2農業電子商務發展對策
2.1轉變思想,提高認識
農民傳統的思想根深蒂固,習慣于親身去觀察,親自去摸索效仿,相信自己聽到的,覺得只有親自試過嘗過的買賣方式才是值得被相信的。所以對電子商務大多持有懷疑與不信任的態度,且農村較為閉塞,相互意見達成一致后便很難更改觀念,所以電子商務在推行過程中困難重重。針對這種情況,要做出樣板,讓事實去扭轉農民的思想觀念,促使其接受新生事物,強化電商意識。
2.2重視人才發展
充分認識到人才對促進農村電子商務發展的重要性,調整人才結構,發揮人才資源優勢,大力吸引各大專院校的電子商務人才及營銷人才到農村來,加大力度對本地區大專院校信息化人才的再培訓工作,引導大專院校專業人員向綜合型人才方向發展。同時對農村電子商務主體進行定期培訓,采取幫扶政策,重點引領電子商務平臺主體向自主操作方向發展,提高電子商務主體的平臺操作與應用能力,促進電商主體的網絡銷售技能。
2.3完善配套設備設施、完善
物流配送服務對農村網絡建設工作,加大投入力度,對現有電子商務平臺要不斷更新設備,對現存物流企業加大扶持力度,加強電子商務平臺主體間與物流企業的合作,對資源進行整合,避免單打獨斗現象,使整個村屯的電子商務營銷與設備設施形成統一規劃局面,易于管理。對農村基礎化設施的建設,要尋求政府的支持,并積極對各方爭取資金,完善配套設施,使電子商務平臺及網絡成為促進農產品銷售的有力工具。物流企業是電子商務產生以后催生的新興產業,所以加強電子商務平臺建設,也要物流配套服務來保障電子商務的正常運營,所以要完善物流配送服務,加強對物流企業的管理。
2.4打造農業品牌產品,建立信用體系
發揮農業產品品牌效應,打造品牌農產品,利于農產品的銷售。健全并完善電子商務法律法規,我國政府在商業方面要打造一個開放的、融洽的法律環境。對在電子商務范疇內違反法律法令的犯罪分子進行嚴肅處置以確?;顒拥膰乐斢行颉T陔娮由虅辗懂爟葘τ诮灰纂p方身份識別的渠道、安全支付的功能、對所有交易信息的安全性、個人信息的私密性、廣告的審查、稅收征管以及侵權處理規定,這些都是我國當前急需要制定的法律、法規和法令,以利于電子商務信用體系的建立。
2.5進一步強化政府相關職能,加大電子商務投資力度
農業電子商務的發展需要政府作為根基而不受外界所侵害,在電子商務的開展中起到一定的主導作用,主要體現在:在農業電子商務創辦初期的計劃和治理當中,對農業電子商務的建設實施推進、治理、和諧一致的過程。農民本身對于農業投資沒什么興趣,源于政府資金投入有限,沒有足夠的支持和鼓勵,即便有些地方有能力實施農業電子商務,農業網站搜查的概率也是微乎其微,只有涉農電商平臺對農戶有實際好處才能使農戶有投資積極性。涉農電商平臺資金短缺是目前現狀,所以動員農戶加大對電子商務平臺的投資力度,并引導農戶提高電子商務平臺的營銷技能,使電子商務平臺不再是擺設,能夠為其所用。
2.6提升涉農企業對電子商務的參與度
對于有關農業網站工作應加大力度傳播,提升其服務水平,站在訪問者的立場去健全和優化農業信息平臺,調動農民用戶的積極性,同時對于農民企業自建門戶網站給予極大地支持和機會。
3實例分析
近年來,云南大姚縣通過大力發展電子商務,實體企業與電子商務加速融合發展,對該縣激發經濟活力、優化資源配置、帶動新興服務業發展,促進經濟增長、加速轉型跨越將發揮積極重要作用。但在發展的同時也面臨著一些問題,如資金不足,配套服務能力較弱,電商人才匱乏,缺乏龍頭企業引領,扶持力度不夠。具體采取的對策包括:第一,優化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園管理模式,與第三方機構進行合作,委托有代運營經驗的企業對我縣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園區進行全權管理,與此同時也應加大財稅金融政策支持。第二,完善電子商務支撐體系,加快信息基礎設施建設和農村物流服務體系建設。第三,大力推進大姚縣電子商務推進農村綜合示范縣建設,優化電子商務改進農村政策環境,強化大姚縣電子商務創業孵化園孵化功能,打造大姚縣核桃電子商務交易示范區。第四,培育電子商務龍頭企業,充分發揮大姚縣的產業優勢、區域優勢和特色優勢,重點扶持和培育以銷售大姚“核桃、蜂蜜、小把粉絲、花椒、桑蠶”等特色產品為主的電商企業和農民專業合作社。
參考文獻
[1]周艷榕,鄒勇.我國發展農業電子商務的問題與對策研究[J].農業網絡信息,2007(10):89-91.
作者:何永瓊1,2 單位:1.云南農業大學,2.大姚縣農廣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