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空間色彩與幼兒的健康成長的關聯性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摘要:幼兒的健康成長對其一生有著重要的影響,與其成長相關聯的因素有生態環境、社會環境、生活環境、教育環境等,其中環境中的色彩發揮著重要的作用。本文通過分析空間色彩在國內外幼兒成長環境中的運用現狀,探索有助于促進幼兒健康成長的幾個方面:空間的色彩數量不宜過多、幼兒空間色彩的趣味性及空間的色彩與幼兒的空間感的關聯等,空間色彩在創造性的幼兒空間設計理念中與造型、材料融合。
關鍵詞:幼兒;健康成長;室內空間;色彩
1幼兒健康成長的重要性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孩子的教育被越來越重視。人們往往從幼兒園學習階段,就開始了對孩子的形式多樣的啟蒙教育,如音樂、美術、舞蹈、語言等。與此同時,除了對于知識培養的渴求,大家越來越關心孩子的身心健康,特別是心理上的健康成長。俗話說:三歲看大,七歲看老,可見幼兒的3~6歲年齡段的教育對于一個人的成長有著重要的影響。在過去很長一段時間內,人們在幼兒的成長中更多的是關注他們的學業,學習的好壞也成了幼兒表現的主要評價標準。但近幾年,眾多的高學歷犯罪惡性事件引發了人們對教育本真的討論和思考。學業優異并不代表身心就一定健康,也不代表一定會給社會帶來正能量。在一個人的成長中,其良好性格和品質的形成往往更甚于學業,而這些并不是一朝一夕形成的,其中幼兒時期的成長環境起到了重要的作用。
2幼兒健康成長關聯的幾個方面
幼兒的健康成長有很多因素,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2.1生態環境和社會環境
生理健康是幼兒健康成長的首要要素,生態環境的優劣是影響幼兒身體發育的重要方面。隨著工業的發展,生態環境受到了挑戰。近幾年,城市綠色植被的面積在不斷擴大,生態環境進而逐漸改觀,呈現良好的態勢發展。幼兒成長的大環境中,生態環境是有形的,而與價值觀相聯系的社會環境對于幼兒成長的影響確是無形的。社會環境包括社會生活、文化教育、語言等,是使人類有別于動物的關鍵因素。
2.2父母營造的生活環境和教育環境
父母對于幼兒成長的影響是最重要的。一個人性格的生成源于幼兒期,而父母在其中所發揮的作用是決定性的:①父母營造的物質環境,如居住空間的布局、色彩等,對孩子性格的形成都起著重要的作用。近幾年,兒童空間的設計已經成為家庭裝飾裝修中最重要的環節之一;②家庭的人文環境對孩子的影響也不可忽視。父母之間的和諧意味著會帶來一個充滿愛與人情味的健康家庭,生長于其中的幼兒往往也會表現得更友善、更平和、更善解人意。
2.3幼兒教育機構的環境
幼兒所接觸的社會有限,最主要的是家庭、學校及相關的幼兒培訓機構。幼兒園是幼兒進行社會學習的主要場所,對幼兒的世界觀、人生觀的形成起著關鍵的作用。幼兒園對幼兒成長的影響包括許多方面,如教師、幼兒園的幼兒教育理念、幼兒園的物理環境等。幼兒園的物理環境通常包括光環境、空間布局、色彩環境等,其中色彩作為幼兒重點感知和學習的對象,色彩設計在科學合理的幼兒環境設計中顯得尤為重要。
3空間色彩在國內外幼兒成長環境中的運用現狀
目前,幼兒園的建筑及室內空間設計越來越呈現專業化的趨勢,不再像過去一樣,在普通公共建筑的基礎上,加入亮麗醒目的大面積三原色,或是搭配一些富有童趣的卡通圖案即可。在家居環境中,兒童房已經作為普通家庭重要的空間之一成為設計師關注的重點,色彩作為視覺效果的主要元素,成為兒童房設計的重點。公共的兒童空間中,色彩作為視覺的重要元素,不僅起到吸引孩子注意的作用,還與室內設計的其它要素結合,共同為空間設計服務,如突出空間區域感、增強空間的認知度等。
3.1空間色彩在國內幼兒成長環境中的運用現狀
國內的幼兒成長環境存在著地域的差異性,南京處于南北交界、經濟的發達程度不算最前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現在以南京兩所幼兒園為例,來了解空間色彩在幼兒園中的具體運用。江蘇省省級機關實驗幼兒園是一所規模較大,辦園設施先進的幼兒園。該幼兒園始建于1953年,2017年整體搬遷至位于水佑崗的新校區。新校區的建筑及室內裝飾都經過了精心的設計,特別是色彩設計,相對于傳統的幼兒園,給人耳目一新的感覺。室內空間的整體色調為原木色,配以大面積的留白和小面積的高純度色調,體現了目前國內外幼兒空間的主流設計理念。不同功能的空間有色彩的變化,如盥洗室的色彩結合造型富有童趣,圖書閱讀空間采用寧靜的藍色調,美術工作室則采用了蒙德利安的三色調,頗具現代藝術感。教學區的色彩相對比較單一,不同教室的色調沒有進行明顯的變化,布局和家具基本一致,略顯單調。南京雨花臺區實驗幼兒園南京南站分園是一所建于2012年的幼兒園,建筑采用的是童話中的城堡主題。幼兒園的布局體現了目前國內幼兒園主流的格局,包括開放式兒童閱讀館、故事書場、科發長廊、創意美工坊、兒童生活館等空間,加上童趣盎然的火車主題文化,整體顯得富有童趣。幼兒園室內空間的色彩以自然木色為主,突出綠色設計的設計理念。空間環境的色彩純度不高,大面積的白色墻面有助于作品的凸顯。木色和白色色調偏中性,區域感不夠鮮明,不同功能區的色彩沒有明確的劃分,色彩給人的趣味性和感知力不夠突出,藝術氛圍也沒有通過色彩凸顯。手工制作室的色彩比較豐富,偏向于比較沉穩的暗紅色色調,加上中式風格的吊頂,童趣感弱一點。從以上兩個案例可以看出,國內幼兒園對于空間色彩的設計越來越專業,無論是從材料還是空間布局,都考慮了色彩對空間的影響。色彩在不同空間也得到了不同的體現,視覺辨識度還不夠突出,色彩的趣味性需要進一步提高。
3.2空間色彩在國外幼兒成長環境中的運用現狀
相對于國內,國外特別是歐美國家的人口密度比較低,幼兒園的容量不大,面積受限也較小,幼兒園的建筑設計往往比國內更具有鮮明的個性,和各種不規則的造型相呼應,色彩的設計也顯得豐富多樣。以西班牙的薩爾迪瓦爾幼兒園為例,來了解國外幼兒園室內空間的色彩運用現狀。薩爾迪瓦爾幼兒園位于一個L型布局的邊緣地帶,屋頂采用連續的鋸齒狀設計,窗戶的高度和顏色也不盡相同,以適合兒童天真好動的天性。外立面采用了一致的木質幕墻,確立了建筑的整體色調。通往操場的教室主入口廊道覆蓋著巨大的屋頂,而且顏色各不相同,托兒所采用紫紅色,而學前班則是綠色。托兒所和學前班的教室也采用了同樣的色彩設計:①具有較強的視覺識別特征;②與不同年齡的色彩觀相呼應,符合幼兒的生長特點。再以東京建筑事務所sugawaradaisuke設計的日本yutaka幼兒園為例。該幼兒園整體的色調為木色,秉持“以玩為主”的原則,結合富有動態的造型,培養孩子的感官和體驗。教學區的隔墻一改傳統、封閉的造型,采用山脈形狀的木質墻面,與大面積的木地板和白色的頂面渾然一體,再配以顏色亮麗的玻璃推拉門,室內的空間顯得既通透又有趣。縱觀國外幼兒園的優秀案例,大部分幼兒園的色彩設計都有一個相對柔和的色彩基調,包括體現自然風格的木色、簡潔的白色、清水混凝土的灰色等,在此基礎上加入富有童趣的色彩組合,再配以大膽個性的造型、燈光等,往往顯得生動而不凌亂。另外,歐美等發達國家的幼兒園往往規模比國內幼兒園要小,入園人數比較少,但占地面積不一定小,色彩、造型等空間設計的要素對于設計師而言,往往會更充分地被發揮出來。
4空間色彩的合理運用
有助于促進幼兒健康成長色彩作為室內空間的重要視覺要素,對幼兒在心理和生理上都會產生影響。合理的空間色彩有助于幼兒健康地成長,如對色彩的科學認識、良好的色彩觀、溫和的性格等等。我們從以下幾個方面來分析:
4.1空間的色彩數量不宜過多
幼兒空間的裝飾色彩不宜過多。幼兒空間不同于一般的空間,在使用過程中,因多彩的幼兒家具、展示的幼兒作品及玩具等物品會帶來很多色彩。如果室內設計方案采用大量的色彩,則會顯得比較雜亂。建筑設計師祝曉峰談到“安亭幼兒園”項目時,說:“該項目(安亭幼兒園)除了白色,就是木色,豐富的顏色由使用者自己去填充。我想追求一種‘略少’的設計,等使用者介入就剛剛好。”①目前,歐美國家的幼兒園大多采用這種色彩設計,主體色調偏向于中性或者低純度的色彩,如白色、灰白色、淺木色、淺粉、淺藍、淺綠、清水混凝土的淺灰色等等,再配以小面積的高純度色彩,顯得協調統一又不失活潑,體現幼兒空間的特點。空間的色彩多了,自然會顯得比較擁擠,比較缺乏秩序感,對孩子的性格也會產生影響。長期待在一個色彩凌亂的環境中,孩子的心緒會變得飄忽不定,性格會變得急躁、缺乏耐心。過多的色彩還會引起孩子的視覺疲勞,影響孩子的注意力,但注意力是孩子學習能力得到保障的關鍵,從而對孩子的學習效率有著負面影響。據專業人士研究,在做色彩方案時,選擇色環上的顏色,最適當的數量是不少于3個或不多于5個。少于3個顏色,其色彩節奏將不明顯;多于5個,則會因顏色過于豐富而造成視覺疲勞。②視覺疲勞無論對孩子的生理還是心理都會產生負面的影響,應盡量避免。
4.2幼兒空間色彩的趣味性
幼兒空間不同于一般的空間,色彩設計不止要協調、平衡、有節奏感,更要富有變化、活潑、生動,符合幼兒的天性。幼兒空間的趣味性是空間設計的重要原則,在這樣的空間中,幼兒可以更快樂、更開心地學習、生活,在身心愉悅的前提下健康地成長。在《兒童圖書館的空間設計》一書中,圖書館館長巴靈格談到:兒童并不那么需要“圖書館”,而更多地需要“閱讀大廳”———輕松、非課堂式氛圍,孩子們可以在這樣的空間里進行一些圖書以外的活動,可接受閱讀輔導或觀看手冊。③可見,幼兒空間設計需要增加更多的趣味性,要有別于普通空間的功能性。一般室內色彩的非對稱平衡設計顯得更有活力、更豐富一些,色彩既有變化又不失平衡感。另外,色彩可以采用變化的、有互動的設計。斯洛文尼亞可可幼兒園的設計讓人耳目一新。該幼兒園的三面外墻做成了翻板拼圖墻,墻壁全部用可轉動的木板組成,就像百葉一樣。木板的一面為原木,而另一面刷上了9種鮮艷的顏色,拼在一起既是墻面,又是作為辨識色彩的教學工具,更可作為激發孩子們創造力的玩具。孩子們通過每天轉動小木板,在不斷地創造新的小木屋,樂此不疲。
4.3空間的色彩與幼兒的空間感
對于幼兒來說,色彩是先于數字和符號的元素,幼兒自3歲起就對色彩具有了辨識能力。建筑設計師張斌在談到“中福會”項目時曾說:“室內的色彩布置是為了突出領域感和認知度。門廳、公共樓梯、中庭等重要節點空間是有明快顏色的。除了局部色彩之外,大量用了木色打底。”①在一個幼兒需要長時間逗留的空間,采用中性色作為主色調會更好一些,否則會導致幼兒的過度興奮行為;而在一些特殊的空間,則應有明顯的標識性色彩,通過色彩吸引幼兒的注意力,有助于幼兒建立空間的概念。不同年齡段的教室可采用不同的色調,既符合幼兒的色彩觀,又具有較強的空間歸屬感,也有助于幼兒的個性化發展。幼兒階段主要著重獨立性、自信心等能力的培養,色彩設計提升了幼兒對空間的認知度,從而提高了幼兒獨立學習和生活的能力,也帶來了更多的自信心。
5空間色彩與空間造型的“形色合一”
空間色彩不是獨立存在的,它存在于材料、造型中,在進行色彩設計的時候不能脫離這些元素。色彩也不是附加的,在進行空間設計的時候,不能只考慮空間的造型及選用的材料,或者先進行造型設計再加入色彩元素,三者是不可割裂的,要做到形色質合一。無論是空間的造型還是空間的色彩,都應遵循整體空間的設計理念,例如重塑孩子在自然中成長的機會、注重孩子的體驗、關注孩子的身心發展等等,脫離了這個核心,所有的設計都只是一具空殼,只是一種視覺形式,缺少一種靈魂和生命力。麻省理工學院大衛•H.科赫兒童中心的“環境即課程”向我們詮釋了這種設計。他們旨在創造一個可以支持和鼓勵兒童自身發展的特殊環境,他們希望孩子們在其中能夠有足夠的興趣,而不是被過多地被管束。造型和色彩都是在設計理念基礎上自然地體現出來,而非刻意的去塑造。又如德國的“云端幼兒園”,一個號稱是德國最高的幼兒園,建在停車場上方的一個閑置的露天平臺上。設計師巧妙地將綠色生態理念與社區化游戲空間結合在一起,在一個人口密集的大環境中塑造了充滿自由、快樂及神秘的兒童空間。在幼兒教育階段,我們需要將更多的關注力放到幼兒自信心、品質、創造力及情感等方面的培養,在空間設計時,從更深層次來考慮方案的細節,不是追求表面的新奇和視覺沖擊。空間色彩設計的涵義遠比本身的視覺形式更深遠、更強大。
參考文獻
[1][斯洛文尼亞]朱•科特尼克編.兒童學習空間設計.桂林:廣西師范大學出版社,2017.
[2][奧]阿爾弗雷德•阿德勒著.兒童教育心理學.北京:中國輕工業出版社,2015.
[3][美]R.ThomasHille著.胡舒譯.現代學校設計.北京:電子工業出版社,2014.
[4]王宇.兒童心理學.南京:江蘇教育出版社,2000.
作者:馮顯靜 單位:正德職業技術學院藝術設計與建筑工程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