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連貫型數學教學培育體制的建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大學生“整合連貫型”培養模式的背景
什么是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大學生人才培養的“整合連貫型”模式呢?就是把小學數學教師教育與中學數學教師教育的培養和培訓,在教育內容和教育方法上都“整體融合、全面貫通、統一培養”,在大學數學本科教育的一個系統內完成中小學數學教師職前培養培訓的工作.這種模式的特點是:1)學生在本科一個階段內獲得小學數學和中學數學兩個階段的數學教師教育和培訓;2)整合小學數學和中學數學教師教育培訓的各種要素和資源,使資源應用更科學、更經濟;3)學生在受教育培訓的過程中,既兼顧數學基礎教育的整體性和連貫型,又兼顧中小學數學教育分段性的特點;4)培養策略上,先整體性地教授學生基本數學專業和教育專業的理論,再突出重點地對某一階段(或小學或中學)的數學教育教學特點和規律進行專項職前培養訓練;5)使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的大學生就業選擇更具有廣闊性,入職工作更具有快速地適應性.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大學生人才培養的“整合連貫型”模式與原來數學師范培養模式相比,有幾個顯著變化:1)肩負培養培訓職前、職后中小學數學教師的工作.2)原數學師范類專業相應更名為“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如昆明學院原“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基礎數學師范方向)”,現更名為“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3)高考錄取的全日制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的大學生,其教育方向的課程把小學教師教育與中學教師教育整體與貫通相融合,統一與分段相結合.4)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大學生人才質量培養的理念、方案、課程,以及學生學習的態度和學習的方法等都有改變.
2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大學生“整合連貫型”模式下人才培養質量體系構想
新入校的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大學生在校經過4a的學習培養,最終畢業走向社會,這是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大學生必經之路.借用其它領域的術語,我們把大學生新入校稱為“輸入”,畢業稱為“輸出”.于是“整合連貫型”模式下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大學生人才培養質量體系的框架構想將由“五大環節”、“三大系統”組成,詳見圖1.
2.1質量體系中的“五大環節”
2.1.1數學教育準人才輸入環節1)從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大學生的招生開始,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的大學生主流培養目標是明確的,就是為中小學數學基礎教育輸送高質量的數學教師人才.而教師的選拔與其他行業相比又有其特殊性和示范性.譬如,身高不能太矮,外表形象要大方,行為舉止要得體,思維活動要清晰,口齒表達要清楚等.因此,對新入校的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的大學生進行面試和審核是必要的.原來昆明師范高等專科學校數學系就有對新入學的大學生進行面試的傳統,這樣從源頭上為人才質量的保證作好鋪墊.2)重視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大學生入校后的入學教育,不要流于形式.應該在對學生進行本校歷史、文化、規章制度等內容教育的基礎上,再增加或加強:專業愿景教育、教師愿景教育、教育行業特點教育、大學生人生規劃教育(目前欠缺可行性指導的教育)、大學生社會性教育(包括認識社會的教育,社會責任感的教育……)等,引導學生瞻望未來,激發夢想,勤奮求學.
2.1.2數學教育準人才學習培養環節1)基本理念.以國家、政府的需要為準則,以尊重個性的發展為基點,培養國家教育事業所需要的有信念、有責任感、能勝任教學、有生命活力、活生生的人.2)基本原則:“四個滿足需求”.滿足國家教育人才的需求,滿足地方政府教育人才的需求,滿足大學生個性發展的需求,滿足學校特色培養方案目標的需求.3)培養訓練的學習內容.在擬定和實施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人才培養的方案時,應盡力覆蓋以下“8個領域”: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知識與技能領域、數學教育專業知識與技能領域、生命信仰與職業道德教育領域、文學體美學習與訓練領域、就業技能與創業技能訓練領域、考研學習輔導領域、公務員備考輔導領域、教師入職考試輔導等8個領域.其中前4個領域是重點,后4個領域可以因個人需求的不同學習側重不同.在宏觀上,可以通過課程設置、課時設置、必修選修、考試考查、教學與實踐等方式,調節學科主次.在微觀上,通過教師教學、學生選課、實踐訓練等,調節課程重點.總之,使不同的學生有不同的提高,不同的需求獲得不同的滿足,人人找到和學到自己有興趣的、有價值的學科知識,不同的人獲得不同的成長.我在長期課堂教學的實踐中,曾嘗試過夢想教育,讓學生寫夢想,遺憾的是很多同學沒有夢想.古希臘的哲學家蘇格拉底曾說:“世界上最快樂的事,莫過于為理想而奮斗”.由此,本人為人才培養的質量而擔憂.也曾嘗試過訓練學生就業應聘的實踐,模擬應聘、輔導應聘,但遺憾的是,很少有學生主動反饋應聘信息并接受再輔導.很多時候,不是學生沒有需求,而是沒有形成課程體系,引起學生的重視和學習的興趣.4)數學教育準人才學習培養的環節是實現教育目標、實施人才培養方案最重要的環節,是在一張白紙上畫出美麗圖畫的環節.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大學生歷時4a8個學期的學習,不僅要完成本專業的學習和技能訓練,更要樹立遠大的理想和目標,擁有厚德載物的胸懷,仁愛信實的良善,忠誠黨的教育事業的責任心,這才是人才質量最根本的保證.這個環節還要要求老師關愛學生,教書育人,敬業示范,選擇最優的教學方法因材施教,才能保證和保障人才培養的質量.
2.1.3數學教育準人才培養質量檢測、評價環節該環節包括:學生每學期必須進行的期中、期末考試考查,以各種方式檢查和檢測學生對專業和技能掌握的情況,檢查和檢測任課教師的教學水平狀況,制定合宜的評價標準,評估學生的綜合素質和學習質量,評估教師的教學質量.以確保人才培養的質量按照預定的軌跡進行.
2.1.4數學教育人才輸出環節此環節是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大學生在大學期間培養的最后一個環節,這個環節包括:學生獲取畢業證、學位證等工作,關心學生考研深造的工作,幫助、指導和推薦學生創業、就業等工作,直到把學生全部送出校門走向社會,同時該環節還兼有對畢業學生流向進行統計的工作,以及根據學生畢業的流向對人才培養質量評估的工作等.
2.1.5數學教育人才個人發展、社會需求滿意反饋環節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大學生人才培養的目的,一方面是滿足國家、地方政府人才培養的需要,另一方面是幫助受教育者解決溫飽問題,發展其個性,實現理想追求,獲得道德升華,實現自我價值和社會價值.所以此環節的工作包括學校負責就業的各級部門對教師教育方向大學生走向社會后,自我發展的情況、用人單位對其工作表現情況的跟蹤反饋等.2012年,我們對昆明學院數學系2004級到2008級數學與應用數學專業(基礎數學師范方向)本科畢業學生和應屆畢業生進行問卷調查,并向其用人單位發放問卷反饋調查表.對已畢業學生調查的目的是對其在校學習期間的課程設置、教學質量、教師教學等情況進行質量跟蹤調查.對即將畢業學生調查的目的,是了解設置的課程、教學方法、教師教學等能否滿足他們當時就業的需求.這為我們反思、研究、修正、調整未來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大學生人才培養的質量保障體系,積累了寶貴的材料.
2.2質量體系中的“三大系統”
2.2.1反思、研究、修補、調整系統這個系統由學校教務處、招生就業處、各學院(系)相關部門的領導與成員構成.這個環節主要對第5環節“數學教育人才個人發展、社會需求滿意反饋環節”進行跟蹤,建立健全“消費者滿意”制度,針對反映出來的問題,反饋到各級相關部門,由相關部門反思、研究、修補、調整、落實,以保證和保障人才培養的質量.如屬于招生帶來的問題,譬如,由于外在形象或特殊的性格等不適合做老師的,系統反饋到圖1所示的①處,從第1個環節“數學教育準人才輸入環節”反思、研究、修補、調整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大學生的錄取條件,以保證和保障人才培養的質量.如屬于人才培養方案的制定、課程設置、教師教學方法等問題,系統反饋到圖1所示的②處,在第2個環節“數學教育準人才學習培養環節”進行反思、研究、修補、調整,研討學生學習狀況和學習方法,改革課程設置和教學方法,以保證和保障人才培養的質量.如屬于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大學生評價體系的問題,系統反饋到圖1所示的③處,在第3個環節“數學教育準人才質量檢測、評價環節”進行教學反思、研究、修補、調整,以保證和保障人才培養的質量.
2.2.2質量保障體系、質量監控系統這兩個系統主要由學校教務處、學生管理部門、各學院(系)相關成員構成,建立健全教學培訓細則、教學質量標準、學生成才標準、工作記錄臺賬等基本狀態數據庫的監測與監督機制,落實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大學生人才培養方案的質量保障和跟蹤監控,落實教師教學質量的督促和檢查,落實學生學習情況的督促和檢查.譬如,學校例行的學期中期教學檢查,學期期末教學檢查,以及3,5a的教學評估檢查等,跟蹤、管理、監督人才質量的進行情況,以保證和保障人才培養的質量.
3結語
教師教育方向大學生“整合連貫型”培養模式,由昆明學院副院長、二級教授、教育學博士羅明東教授親自帶領,于2010年在昆明學院師范類專業全面實施,是現階段新的歷史時期教師教育方向大學生人才培養的新模式.我們在“整合連貫型”模式下,構想和研究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大學生人才培養的質量體系,不僅是教育科研創新探索的需要,也是“以人為本”對大學生人才培養的深刻重視與長久關懷.其宗旨是使數學專業教師教育方向大學生人才培養的過程更科學化、專業化、質量化、持續化,滿足國家教育事業對人才的需要,滿足大學生入職的需要,滿足大學生個性健康持續地發展.
作者:高蘋單位:昆明學院數學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