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議美國初等教育的特征及啟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課程教材內容淺但面寬。美國教育在于引導,在于素質提高,在內容上沒有太多難而深的東西。所以課本、教材都非常淺。淺,對孩子們來說容易接受,不會厭學。
2.每天授課時間比較短。美國小學生每天在校時間比較短,包括午餐時間在內也不會超過8小時,其中課堂教學只有4個小時。
3.校內活動豐富、生動。美國小學生除在課內學習基本的科學等課程外,更多的教育是在課外活動中進行,在游戲中掌握知識,既培養了動手能力,又開發了孩子智力,更重要的是叫他們懂得了什么是最珍貴的東西。
4.教學過程及管理氣氛輕松。教育是開發孩子智力,引導他們走入健康人生。所以教師很多時候只負責計劃組織,具體由孩子憑想象去干。
5.課外作業量少但有趣。由于理論課時少,所以作業量也很少,尤其是作業形式很有趣味性,符合孩子的心理和天性,使其樂于完成。
6.注重培養組織、演說、社交能力。社會是人組成的,交往和表達是一個人立足社會的重要手段,一個人的成功在于與人交往和自己的表達正確。所以,美國教育中很重視組織能力培養、演說能力培養、社交能力培養。表現在教育過程中就是讓學生自己動手,互相交往,講述自己的制作。不求正確,只求做過,一種經歷,形成一種培養。
7.靠近自然,了解社會。孩子的天性是好玩,既讓孩子高興,又教育孩子了解人文歷史、天文地理。使他們接觸自然,快樂生活,認識自然,健康心靈,了解社會,明確自己未來的責任。
8.注重個性發展培養。學校不以統一模式“鑄造”學生,評語基本上都是鼓勵,培養了學生的自信心和獨立思考的能力。10.教師負擔比較輕。由于教材內容不深,作業量少,注重學生個性發展,老師在設計教學內容時也可以個性化,老師可以展開自己的思想自由發揮,所以美國小學教師負擔相對較輕,師生關系平等和緩。
二、從美國初等教育的特點思考我們的教育現狀
從美國的初等教育的特點,我們來看看我國以往的教育情況。
1.教育目的不明確。教育應該是為了整個社會、整個民族素質的提高,整個國家的富強。教育是為全社會而設計的,教育不是為了挑選拔尖人才!提高民族素質、祖國富強是教育責無旁貸的義務!因此,在教學過程中應該明確教育的目的。
2.有些學校要求太高,導致課程內容深。美國初等教育課程教材淺,但不影響他們培養高科技人才。尤其是他們的能力培養與潛力開發非常好。因此,一些學校應摒棄一味追求高深知識的做法,注重培養學生知識的全面性和創造性。
3.教育側重于知識傳授。有些學校過于強調知識傳授,學生在課堂上被老師灌得滿滿的,回到家里拼命做作業,深夜都做不完,學生成了知識的容器。學生在壓迫下學習,身心健康很容易產生問題。
4.評價體系不完善。老師是評價的主體,學生作為被評價者,是評價的客體,在評價中處于被動地位,忽視了師生互評及學生自評。這對于學生學習主動性的培養是不利的。
5.教育觀念陳舊保守。不少學校都是以一張考卷定終身。教學總是照本宣科,嚴格按統一的要求來,希望學生做的題必須符合統一的標準答案,而忽視了學生創造力的發揮。讀書本來是好事,結果造成了學生死讀書,讀死書,都是陳舊思想導致的。
6.學生身心健康問題隱患。在學校,學生處于被動接受知識的地位,上課是老師“滿堂灌”;在家里,學生除了要完成大量的作業,還要參加各種名目的輔導班。學生完全沒有自主的時間,沒有接觸大自然的機會,沒有接觸社會的機會,沒有人際交往的機會。這樣教育出來的學生,無論在身體上,還是心理上,都極容易產生問題,養成自私自利、唯我是主、以個人為中心、思想偏激等性格。
三、對發展我國初等教育的建議
美國教育也要求學生解決難題,可那是在高等教育,不是在初等教育中進行,初等教育的寬松和能力培養是第一位的。我們應該還孩子以童年,讓孩子在健康成長的過程中接受知識。我們應該轉變教育觀念,減少孩子的負擔,讓他們在寬松、輕松的環境中健康成長。對發展我國的初等教育,我提幾點建議:
1.轉變觀念,借鑒先進的教育模式。我們應該借鑒一些先進成熟的教育模式,接受先進的教育理念。美國的科學技術在世界上居于領先地位,科學技術非常發達。為什么一個不以高深內容作為教材的美國教育能培養高科技人才呢?不合情理?恰恰相反,這種寬松的教育,正是孩子潛能發揮的最好環境。這種現象的存在難道不值得我們借鑒嗎?
2.明確教育目的,教育為人生,服務為社會。葉圣陶老先生說過:教育為人生!我們的教育應該還學生健康人生。確保他們身體健康,心靈陽光,健康向上,保持積極的人生態度。這樣,我們的國家、我們的民族就會日益強大和昌盛。我們的民族要想持續發展和強大,身體的鍛煉和心理的承受能力需要加強訓練。
3.修訂教學目標,調整教學要求。教師要因地制宜開設更多有益智力、能力、潛力開發的活動,列入教學計劃,做到智力、能力、潛力并重。尤其是在身體鍛煉和心理健康上多設置要求。這樣才能培養德智體美全面發展的人才。
4.提高教師地位和報酬,減少教師壓力,讓其把主要精力放在教學改革上。教育教學不是簡單的教和學,一個良師益友在人生路上很重要。好的師資力量,就是良師益友。在這個經濟社會,應該提高教師待遇,鼓勵他們熱愛本職工作,積極創新,接受新理念,開創新的教育局面。
5.調整評價體系,出臺衡量標準。我國普及九年義務教育,在完成義務教育的同時,學生的升學成了教育的指揮棒。調整教學要求后,接踵而來的是如何改變原有的評價體系,如何升學,怎么去衡量一個學生的能力,等等,這是我們教育應該思考和做的事情。
6.思想教育不可偏廢,民族教育不可忘記。我們現在有的學生沒有信仰,沒有思想,世事與我無關,這種以自我為中心的思想形成,很大程度上是我們的教育出了問題。因此,我們現在的教育的改變需要一種從實際出發,需要一種潛移默化,需要環境,需要全社會的努力。
7.加大教育投入。社會要想進步和發展,教育是第一位的。重視教育不是一句口號,應該加大投入,更新教學設施。對此問題,我們應從培養人才的戰略眼光予以重視。
作者:栗佑城潘娣單位:中國地質大學(武漢)工程學院教務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