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物理電學應用題的解答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對題目給出的項目中做出剔除和保留之后,需要進一步聯系所學知識,調動相關的公式進入第二步的解答.前面已經回答出總功率是2200W,又涉及到“總電流”,根據所學知識,立刻應該聯系到P=UI這一公式,其中家庭電路中的電壓為220V,即U=220V,功率在前一個階段已經算出,即P=2200W,三個變量兩個已經明確,對于剩下的一個,只需要將公式變形,即將P=UI變形為I=P/U,則可求出I=2200W220V=10A.至此,該題的第一問兩個問題全部回答清楚.
把第一問解決之后,應當以最簡潔的方式把過程表述清楚,將答案清晰地呈現出來.確保從格式到過程到答案都準確無誤之后,開始著手第二問的問題.解決第一問的過程中,已經將多余項剔除,因而解決第二問時,可以直接借助第一問的成果.在第二問新增的變量是時間,問題指向電功率.這樣就可以直接引入公式W=Pt.因為電功率的單位是kWh,因而在帶入各數據之前,需要先將各數據的單位進行調整.時間單位是h,這個與題目給定的時間單位相吻合,不需要再做調整.第一問中,功率給定的單位是W,與該題目要求的單位之間存在差異,因而需先將該單位換算.即2200W=2.2kW,單位統一之后,將各個項的數據代入到公式W=Pt,得
W=2.2kW×3h×30=198kWh.
至此則標志著第二問解答完畢.解第三問.題目看似一條比較開放的問題,實際上仍考查學生對相關知識的掌握.考查的仍然是第二問中W=Pt這一公式.要節約用電,實際上是要降低W的數值,而W與P和t之間是正比例關系,因而要降低W的數值,不外乎三種情況———t不變,P降低;P不變,t降低;P與t同時降低.考慮到題目中已經給定各種電器的功率,即題目中P是定值,只能是降低t,即減少電器的使用時間.從這個方面入手,適當組織好語言,說明問題,這道題的答案也就出現了.
總的來說,初中物理電學部分的學習很大程度上側重于應用,因此,對該部分知識的掌握也偏向于應用題形式的考查.如上所示,在處理電學類的應用題時,應遵循的一般思路:第一,審清題目考查的知識點和內容,分析題目給定的相關項,剔除其中與問題無關且可能帶來混淆的項目,然后認真分析剩余項之間的關系;第二,緊跟著通過對題目的分析聯系自己所學的知識,建立起各變量之間的關系,然后明確哪些項目是已知項,哪些是未知項,并將已知的數據帶入到關系式中,通過計算求出未知項;第三,知識的應用擴展,應當牢牢把握最基本的原理,將復雜的甚至是看似無頭緒的問題與自己的知識體系交叉對比,透過問題的表象去看到問題的核心和實質,然后形成對問題的解決,并最終將這種方式以書面化的語言清晰地表述出來.第四,回顧和分析自己做題中出現的思維死角,并通過不斷練習改變思維定式,不斷擴充自己的知識體系,使自己的思維方式變得更加靈活和有效,同時打好基礎,掌握最基本的知識內容,在面對不同問題的時候,可以做到“運用之妙,存乎一心”
作者:劉琴單位:江西省贛州市開發區黃金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