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特殊教育教職人格特征探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研究對象與方法
1.1被試
采用隨機抽樣的方式,在濟南市2所特殊教育機構,對其在職的特殊教育教師進行隨機抽取被試,共發放60份問卷,收回60份問卷,回收率為100%。有效問卷為60份,有效率為100%。其中女性教師51人,男性教師9人。
1.2調查工具
1.2.1Maslach職業倦怠調查普適量表Maslach職業倦怠調查普適量表(MaslachBurnoutIn-ventoryGeneralSurvey,簡稱MBI-GS),信度和效度較高。問卷共16個題目,包括情緒耗竭、去個性化和職業效能三個維度。量表采用7點自評方式,計分方式為0~6分,分值越高則倦怠越強。七點計分之平均值中間數為3分,3分以下者表示職業倦怠較低,3~5分者表示職業倦怠比較嚴重,5分以上者表示職業倦怠非常嚴重。
1.2.2艾森克人格問卷(EysenckPersonalityQuestionnai,EPQ)艾森克人格問卷具有較高的信度和效度,包括4個量表:E—內外向;N—神經質,又稱情緒性;P—精神質,又稱倔強、講求實際;L—謊造或自身隱蔽。本次問卷采用艾森克成人問卷,共包括88個條目,讓被試根據自己的情況回答是否。
1.3統計方法
主試由濟南各特殊教育機構工作人員擔任,主要采取集體施測的方式進行。所得數據用SPSS.17進行錄入和統計。
2結果分析
2.1特殊教育教師職業倦怠的總體狀況由表1可以看出濟南市特殊教育教師職業倦怠現象從總體上看情況并不是十分嚴重,只有去個性化一項超過中值3分,而其他兩項得分均低于中值。
2.2特殊教育教師人格特征與職業倦怠的相關分析由表2可以得出,職業倦怠的情感衰竭維度與人格特征的精神質、內外向呈顯著負相關,與神經質呈顯著正相關,而與掩飾性水平相關不明顯;去個性化維度與人格特征的精神質、神經質、內外向呈正相關,與人格特征的掩飾性呈顯著負相關,而與內外向相關較弱;職業倦怠維度與人格特征的精神質、神經質呈顯著正相關,與內外向、掩飾性呈顯著負相關。
3討論
3.1特殊教育教師職業倦怠的現狀分析通過調查發現,濟南市特殊教育教師的職業倦怠現狀并不是非常嚴重,有部分教師有職業倦怠現象,但是程度不嚴重。說明現在濟南市特殊教育行業的教師仍有較大的工作熱情和責任感,這是令人欣慰的一面。但是從總體來看,雖然情緒衰竭和職業效能感沒有達到職業倦怠的程度,但是總體平均分也接近中數三分,這說明濟南市特殊教育教師的現狀也存在很多問題,稍不注意就可能面臨多數教師職業倦怠的現象。從這方面講,也必須引起有關人士的注意。
3.2職業倦怠與人格特質的相關分析人格特征與職業倦怠的各個維度存在一定的相關關系。精神質的個體容易發生職業倦怠,有明顯的人格解體性和低職業效能感。但是精神質與情感衰竭卻是負相關,從艾森克人格理論來解釋,精神質代表了一種倔強固執、粗暴強橫和鐵石心腸的特點,在情緒方面波動較小,因此二者可能存在負相關。而由內外傾層面可以看出外傾型人格特征的個體從整體上與職業倦怠的情緒衰竭和職業效能感維度呈負相關,雖然與去個性化有正相關,但是相關系數較小,剛達到顯著性水平。從這個角度講,在特殊教育教師的選拔和培訓方面,應該多注意選擇外傾型人格的個體。通過人格結構的神經質層面我們可以看到神經質與職業倦怠的情緒衰竭、去個性化和職業效能感均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這就說明神經質個體較容易產生明顯的職業倦怠。情緒性(神經質)不穩定的人喜怒無常,容易激動;情緒性(神經質)穩定的人反應緩慢而且輕微,并且很容易恢復平靜。且情緒性(神經質)與植物性神經系統特別是交感神經系統的機能相聯系。
由此可以推測這些因素導致神經質高的個體較容易發生情感衰竭、人格解體等現象,所以神經質層面與職業倦怠各個維度均存在明顯的正相關。通過本文的結論建議:不論是在以后的人員選拔還是職業培訓中,都應該注意特殊教育教師的人格結構,選擇低神經質、低精神質、外傾型的個體可能更適合特殊教育教師這個行業,對特殊兒童也能起到更好的幫助作用。
作者:宋婧杰李元薇黃海量單位:山東中醫藥大學人文社科學院山東大學哲學與社會發展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