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勞動技術學科教學評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小學教學研究雜志》2015年第十八期
一、明確評價方向,回歸學科本位
教師首先要明確課堂教學評價的方向,即本節課要評哪些方面內容,才能夠抓住教學的主心骨,有效促進教與學的改善,發揮課堂評價的作用,以實現勞技學科教學評價的有效性。具體可從以下幾方面展開評價:
1.直擊技術素養勞動與技術是一門培養學生技術素養的學科,所以課堂教學時教師應把培養學生的技術素養當作首要目標,進行技術素養形成的訓練,開展技術素養相關的評價。關于技術素養的評價可從以下兩方面展開:(1)知識素養。知識素養是指學生獲取知識、認識材料的能力。比如教師想了解學生是否認識各種常用材料及其不同的用途,就可以通過調查、比較、試驗等展開評價活動,如四年級上冊《小小鐵絲趣味多》,讓學生通過看一看、摸一摸、彎一彎等各種活動,把這些不同金屬絲的性能填在表中,繼而通過對填好后表格的評價,使學生認識到不同金屬絲有不同的性能與作用。(2)技能素養。技能素養是指學生使用工具、動手操作方面的技術能力,教師可以通過測量、繪圖、材料加工等方面的評價活動,關注學生是否規范使用一些常用工具。如《神奇的紙條》一課,要通過學生對工具使用的評價得出“沿直線剪”時要用剪刀的根部剪,“沿弧線剪”時要轉動紙張而不能轉動剪刀等一些剪刀的規范使用方法。
2.注重設計能力教師要發揮課堂評價的作用,注重培養學生的設計能力,以落實勞技學科的培養目標。設計能力主要包括以下幾方面:(1)識圖。教師要通過一些合適的評價活動,評價學生是否能看懂教材中的設計圖樣,是否理解圖意。(2)畫圖。課堂上組織學生在教師指導下確定主題進行設計,通過展示、分享等活動評價學生畫圖能力。(3)展圖。教師可開展一些形式多樣的活動,引導學生用草圖或語言來展現作品,為學生評價自己的圖紙提供依據。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充分發揮評價的導向作用,重點培養學生上述這些技術設計能力,突出勞技學科教學的重點。
二、建立評價體系,提升評價功效
學生學習的心理特征、學習形式和學習特點等方面的差異以及各種評價方式特點的不同之處,要求教師教學時采用多種評價方式,并根據不同的評價內容、評價要點和學生的具體情況,選擇和運用恰當的評價方式。
1.形式多元如診斷性評價、形成性評價和總結性評價。教師在課堂導入時可使用診斷性評價,了解學生是否具備了本節課作品制作所需要的知識或能力,以確保下面的教學環節順利展開。形成性評價可理解為教師教學過程中的邊講邊評,也可稱為“學中評價”。通過這種評價可以檢查出哪些學生在多大程度上理解了教學內容,哪些學生還沒有理解所教的內容,以便及時對還沒有理解的學生進行相應指導。完成作品制作后,可通過總結性評價,以了解學生對本課內容掌握與制作的情況。
2.主體多元主要有自評、互評和師評等,課堂教學評價應該是師生、生生互評的過程,勞技課堂教師要通過課堂上各種方法,暴露學生的設計與思維,組織學生互評、交流、辯論,通過學生思維的碰撞與交流,完成有效評價的過程。針對學生制作的作品,教師可用讓學生上臺對自己喜歡作品貼星的“生評”,也可用讓學生填評價表的“自評”,也可用讓學生對一些作品談看法的“他評”,還可用“師評”等各種多元化的方法展開評價。
3.周期多元主要指即時性評價和發展性評價,即時性評價指對每節勞技課堂學生表現的評價,它對學生課堂上的學習起直接引導作用,學生會時刻根據教師的評價進行自我反思以調整學習行為。發展性評價指延續到課堂以外的長時期評價,如建立學生的作品檔案集,并進行打分累計,對學生在階段時間里的學習狀況進行評價。
三、探尋評價策略,煥發評價活力
筆者在小學勞技課堂教學實踐中,認真學習、貫徹新課程理念,在探索課堂教學評價策略中做了如下嘗試后,能有效發揮評價在勞技課堂教學中的作用。
1.直拋目標只有明確目標,學生才能以目標為依據進行自我監控,找出當前與目標間的距離,進行自我調節。如教師評價某學生作品剪痕光滑,其他學生就會以此為標準,剪時做到如上述學生那樣光滑;如評價某學生作品造型有創意,則其他學生制作時也會追求造型獨特有創意。教學時,教師可用直接將制作目標告知學生、運用良好的作品樣例、制定評分規則等手段給學生指明學習目標,讓學生明確目標,避免制作的盲目性。
2.設計工具設計工具是指教師想方設法借助各種手段、方法、用具展開評價,讓學生明白作品制作的要求。適當的評價工具會使課堂評價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講解制作過程時教師將一件糟糕的樣例作品當作評價工具,讓學生進行分析,學生會迅速發現作品的缺點,比教師空洞的講說注意點效果要好得多。
3.借機引導課堂上師生之間會以種種方式進行互動,如提問、討論、探究等,教師要抓住時機,對學生的學習行為進行適時的評價,以引導學生明確怎樣是對的、怎樣是好的,進而調整自己的學習行為。如對一件作品樣例進行分析時,學生如說這件作品粘貼很牢固時,教師可馬上借機引導:“真棒,你會從作品制作的技術角度去評價作品!”學生會立刻在教師的引導下思考這件作品還有哪些技術優點,如折工、剪工等,使學生從技術角度評價作品。
4.拓展延伸課堂評價不是對學習的評價,而是為學習的評價,評價不是用結果作出某種判斷,而是用結果為改進教學提供依據。如針對學生的一件不成功作品進行評價時,教師讓學生思考:“如果再給你一次制作的機會,你會怎樣制作呢?”學生會思考本次制作中的成敗,說出下次制作時的注意點,使評價發揮促進下次學習的作用。因此教師要利用評價的結果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提高學生的自我評價能力,以延續思考,讓學生通過評價的結果對自己的作品進行反思,使評價的結果成為下次制作的依據。
總之,評價猶如課堂教學的導航儀,引領著學生學習的方向,技術與設計是小學勞技課堂教學的重要內容,評價只有基于技術與設計開展,才能使老師正確掌握教學方向,使學生明確學習目標,以有效培養學生的技術素養和設計能力,彰顯勞技學科特色,避免現存勞技課堂評價存在的盲目性、無效性,真正發揮評價在勞技課堂教學中的促進作用。
作者:吳衛麗 單位:浙江臨海市哲商現代實驗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