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現代教育視域下農村語文教課論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用多媒體輔助創設教學情境,優化課堂授課方式
教育信息化與現代化的飛速發展,改變了語文課堂教學的呈現方式與信息容量,更改變了學生的學習方式、教師的教學方式。在課堂上,教師需要樹立一種大語文的觀念,通過整合信息技術,采用多媒體輔助創設貼近生活的問題情境,使教學更形象、直觀、生動,并巧妙地加以引導,讓學生進入生活的情境中,跳出課堂,加強語文學科與生活的聯系,拓展學習的視野,從課內到課外,然后又從課外再回到課內,為學生打開一片具有豐富學習資源的廣闊天地,培養學生自主探究的精神和創新意識,在愉悅的教學氛圍中突出重點、突破難點,讓語文課堂充滿生機與活力。
首先,課前創設情境導入,激發學生的求知興趣。在學習《散步》時,課前采用多媒體創設法導入,請同學們欣賞一段公益廣告:《愛心傳遞:洗腳篇》(播放視頻),營造與課文內容相吻合的濃濃的親情氛圍,老師再通過語言引導:“看到這樣的動人情景,同學們一定很有感觸!廣告里的一家人讓我們感受到了親情的溫暖。其實,在我們成長的過程中,一直沐浴著親情。縱然是一次極為平常的散步,也能讓人體會到親情的溫馨。《散步》就為我們講述了這樣一個感人的故事。”這時,學生的學習興趣就已經被激發起來。再次,課中創設情境,幫助學生在閱讀中產生情感體驗共鳴。
例如,在學習《背影》時,單從文本閱讀中,還很難讓初一學生真正理解父親的背影為何讓作者如此感動與難忘。借助多媒體創設再現父親拖著臃腫、肥胖的身體攀上月臺的那一幕感人情境,再以騰格爾的《父親》的音樂作背景,以此為“動情點”激起學生的情感體驗,讓學生在這一感人的情境中體會到父親對兒子的愛以及他們父子之間的深情。最后,課終創設情境,拓展閱讀視野,提升閱讀技巧與寫作方法的指導。在學《春酒》時,課終可以利用多媒體展示劉紹棠的《本命年的回想》、余光中的《鄉愁》,進行閱讀鑒賞比較與寫作方法指導。在體味不同的故鄉風俗之美、人情之美中,引導學生探討如何利用不同的寫作方法來表達濃濃的思鄉之情。
二、課后師師間的教學研修、師生間校外交流網絡化
教育信息化與現代化的發展,讓我們課后可以和同科教師打破地域局限性、城鄉教育發展的不平衡性,充分利用遠程教育網、教學博客、教育論壇,和其他的教育工作者形成教學中的互動、交流、探討、反思,既發揮了教育工作者的研究職能,又提高了自己的教學創新能力,彌補自己知識與能力上的不足,很好補充了自己的欠缺,更好服務于日常教學。農村網絡覆蓋率也在提升,師生的課后交流也可通嘗試過教學論壇、QQ群、教學微博進行,實現課外與學生間的學習輔導與學法指導。
總之,教育信息化快速發展,如一縷春風吹醒了廣大的農村中學語文教師,使大家重新定位自己的角色。與信息技術整合的語文課堂似一池活水,讓語文課堂教學更加生動和精彩。在教學改革的今天,我們充分整合現代化的教育資源信息,必定會讓語文課堂煥發出更加奪目的光彩。
作者:樊琦單位:河南省通許縣教育局教研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