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職校計算機基礎教學策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甄選教學內容,進行分層教學
信息技術發展日新月異,計算機基礎教材難免存在滯后性。因此,我們要注意選取適合中職學生和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學特點的內容新、實用性強的任務型教材。有條件的學校還可以根據自身的教學需要,積極開發實用的校本課程,充實教學內容,開拓學生的視野,注重學生計算機實際操作能力的培養。
在教學內容上,我們應該堅持簡化、實用的原則,針對不同專業的中職學生,調整教學內容和方法。例如,WindowsXP操作系統的具體操作、MicrosoftOffice文字、表格、演示文稿等處理軟件的運用等與學生日常工作和學習密切相關的知識要進行重點介紹,針對如今常見的無線網絡技術、學校局域網絡組建、電子商務等學生比較感興趣的網絡知識與技術,我們可以結合具體事例拓展延伸,幫助學生明確學習目標和任務,將計算機知識轉化為實際操作技能,提高學生的信息素養。
中職學校的學生計算機學習能力和知識儲備的差異性較大,有的學生出于興趣等方面的因素,已經具備了一定的信息素養,而有的學生由于家庭條件限制等方面的原因,甚至沒有接觸過計算機。如果按照傳統教法,面向全體學生傳授相同的知識,就會出現“吃不飽”和“吃不了”的尷尬現象,讓部分學生失去學習的興趣和信心。因此我們要在課堂教學過程中分層教學。
可以先利用30分鐘面向全體學生授課,完成課堂教學的目標任務,滿足絕大多數學生的學習需求,在剩下的15分鐘左右的時間里,對不同能力層次的學生進行個別輔導,幫助基礎較差的學生及時鞏固、查漏補缺,幫助基礎較好的學生拓展知識、提升自我,滿足不同層次學生的學習需求。例如,在學習WindowsXP系統中文件、文件夾的新建、復制、移動、刪除等知識點時,有的學生早已掌握,老師一點即通,而有的同學卻聽得一頭霧水,不知所云。這時可以開展合作學習活動,讓基礎較好的學生充當“小老師”指導身邊的同學,幫助他們掌握所學的知識,激發基礎較好學生的求知欲望,培養他們自主探究的學習能力。
二、注重評價方式,實施多元評價
中職學生的學習主動性不強、知識能力水平不高,而且比較自卑,因此教學過程中探尋一套既能維護他們的自尊心,又能客觀公正評價他們學習效果的評價體系十分必要,將過程性評價與總結性評價、學生自評與互評等有機結合,從不同角度幫助學生正確地認識自己的態度、能力、知識等方面的成就和問題,激勵他們不斷改進學習方法和提高學習效果,達到教學的整體優化。例如,可以在教學過程中對課堂出勤率、課堂參與度等進行記錄,對學生的基礎理論知識進行筆試,對基本操作實踐能力進行考核,綜合各項評價結果,得出一個相對客觀準確的評價結果。在條件允許范圍內,還可以組織學生參加計算機等級考試,把證書的成績作為考核評價的依據之一。這不僅踐行了“以職業能力為本位,以職業實踐為主線”的職業教育教學思想,而且激發了學生學習的動力,增加了他們未來就業的籌碼。
隨著計算機成為人們工作生活中必不可少的應用工具,作為中職學校計算機教師,有必要在提高自身專業素養的同時,改變教學形式,拓寬教學思路;合理選擇教學內容,關注不同層次學生;采取多元評價方式,引導激勵他們將理論知識寓于操作實踐,在操作實踐中消化理論知識,提高他們未來的崗位適應能力,實現職業教育的真正意義。
作者:何媛單位:海安雙樓中等專業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