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解剖學基礎教學中的德育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提升教師自我修養
寓思想教育于課堂教學之中是教師的職責。教師的思想品質、人生觀、世界觀、對生活和工作的態度都會對學生產生直接影響。因此,教師要特別注意言傳身教。解剖學教師作為學生入學后接觸到的第一位醫學專業課教師,是學生最重要的榜樣,應做到衣著得體、語言文明、態度誠懇、嚴格遵守作息時間,以自己嚴謹的治學態度和高尚的人格品質影響學生。注重師生互動,多與學生交流,加強對學生紀律性的培養,使學生養成不遲到、不早退的好習慣,以便將來能更好地服務病患。
2精心組織課堂教學
課堂教學是有目的有計劃的教學活動。德育滲透能否在課堂教學中得到落實,關鍵看教師是否具有強烈的育人意識和滲透欲望,是否具有良好的教學功底和教育能力。中職生普遍文化基礎薄弱,面對眾多解剖學專業術語時,必然會產生畏難情緒。解剖學教師要結合課程特點,對教材內容進行拓展,用鮮活的語言和生動的例子進行滲透,巧妙引導,轉變學生的思想,使之樹立正確的學習觀念;要借鑒并注重項目教學法、行動導向教學法、PBL教學法的運用,結合多媒體教學手段,改變“粉筆+教材+黑板”的傳統教學方式。通過教學,滲透職業精神,加強對學生動手能力的培養,陶冶情操,寓教于樂,達到活躍課堂氣氛、調動學生學習興趣的目的。學生在進行運動系統骨骼標本實驗時往往會出現兩種現象,要么非常害怕,要么對標本不尊重。所以,教師在第一次上解剖學基礎實驗課時就要告知學生實驗所用的尸體和標本大部分來自遺體捐獻者,并介紹原材料的匱乏和骨骼標本制作的復雜工序,使學生知道每一個標本不僅是人體的一部分,更是辛勤勞動和智慧的結晶,產生愛護標本、敬畏生命、尊重死者的情感,樹立正確的倫理觀和生命觀。即便不能做到像國外那樣對這些“無語體師”默哀鞠躬,在實驗室內也應該做到不嬉笑打鬧、不拍照,懷著敬畏之心學習,進行標本觀察時輕拿輕放,表情嚴肅。
在“結締組織血液”這一節的教學中,除了介紹血液相關的基本知識外,還告訴學生多參加體育運動可以刺激骨髓造血,應遠離輻射、有毒化學物質等妨礙骨髓造血的環境。同時,以6月14日“世界獻血者日”為契機闡明義務獻血的意義,結合我校團委、血站開展的感恩活動,動員符合條件的學生獻血。
3重視青春期教育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高及各種文化傳播媒介的沖擊,處于青春期的中職生對自身及異性會產生極大的興趣與困惑。但是他們還不能完全駕馭自己的思想、控制自己的行為,學校和教師必須施以適當引導,開展多種形式的健康教育活動。如果學生對身體健康知識的需求不能通過正規渠道得到滿足,就會被不科學、不健康的信息誤導。解剖學教師可充分利用專業優勢,結合學生青春期的心理特點,將學生的認識進行提升,使其在感悟生命誕生的歷程中,學會珍惜生命、孝敬父母,形成良好的生活習慣?!?0后”學生往往有不按時吃早餐的習慣,喜歡在第二節課上偷偷吃,這樣不但會影響教師和學生的學習,還會對個人健康形成不良后果。所以在“消化系統”這一章的講授中,教師可針對此現象進行正確生活方式的健康宣教:學生時代是長身體最重要的時期,充足的營養是必需的,經常不按時吃早餐,可能導致全天的能量和營養素攝入不足,影響認知能力、短期記憶能力和學習成績。
在“呼吸系統”的講授中注意引導學生加強體育鍛煉,告知其用涼水洗臉等方式可預防呼吸道系統疾病的發生。針對中職生吸煙現象越來越普遍,教師可從專業角度解讀吸煙對健康的危害,幫助學生理解“美”的內涵———內在美和外在美的和諧統一。從而創造無煙環境,促進學生身心健康成長。青春期性教育是生命教育中的一個敏感話題,由于物質生活的日益豐富、社會條件的催化以及青春期的提前,婚前性行為、早戀、懷孕、墮胎等問題明顯增多,學生的性觀念日益開放。
學校和教師應正視這一現象,引導學生討論生命發展的意義與價值,把握好性教育的尺度,最好能做到“既活潑又干凈”,所謂干凈就是到位而不越位、該講而不濫講、說透而不刺激,既能滿足學生的探知欲望,卻又不失范。例如在“生殖系統”一節的講授中,教師可引導學生學習生殖系統解剖生理及保健知識。以子宮和輸卵管為落腳點,使學生理解月經周期的概念與意義、子宮的結構及功能,了解宮外孕的發生部位及原因。在“人胚早期發生”教學中,可通過對生殖過程及人胚早期發生的相關環節進行探究。例如精卵相遇的部位、受精卵的形成、著床的部位、臍帶的功能等。處處均可滲透德育———既然新生命的誕生是如此的不易,每個人的出生都是非常幸運的,我們更應該珍愛自己和他人的生命;處于青春期的我們無論是生理還是心理都沒有完全發育成熟,在經濟不能獨立的情況下要慎重對待異性間的交往。
古人云:“一年之計,莫如樹谷;十年之計,莫如樹木;終身之計,莫如樹人?!敝新毥馄蕦W基礎教學中的德育滲透是一門藝術,需要不斷總結經驗、拓展途徑、改進方法,堅持由淺入深、由表及里、循序漸進的原則,使學生在獲得解剖學知識的同時,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從而達到德育、智育的雙重目的。
作者:王樸王燕虹單位:桂林市衛生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