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電子技術基礎教學探索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fā)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豐富教學方法
中職教育的教學方法從宏觀上講主要有:以語言形式獲得間接經驗的方法、以直觀形式獲得間接經驗的方法、以實際訓練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其中以語言形式獲得間接經驗的方法主要有講授法、討論法和讀書指導法。以直觀形式獲得間接經驗的方法主要有演示法和參觀法。在“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理論知識教學中,演示法很適用,如在晶體管的實物展示;晶體管的極性判別特性檢測;三極管的放大電路、集成運放放大電路、組合邏輯電路、時序邏輯電路、555集成電路的實物連接。學生在教師的演示過程中要用到觀察法。演示法對于基礎知識不扎實、獨立學習自覺精神不強的學生是行之有效的教學方法。以實際訓練形式形成技能技巧的方法有練習、實驗法和實習作業(yè)等方法。實驗法常用比如用示波器測試三極管的放大電路和集成運放放大電路的放大功能等。在制作半導體收音機、直流穩(wěn)壓電源、籃球比賽24秒計時器、眼睛會循環(huán)變頻閃動的玩具的套件時,就得用到實習作業(yè)的教學法。實習作業(yè)法常在實習教學中綜合運用所學知識掌握專業(yè)技能最有效的教學方法,可以培養(yǎng)學生動手能力,鍛煉學生實踐探索精神。總之,教學有法,教無定法,貴在得法。
2合理運用教學媒介
傳統(tǒng)的教學媒介就是粉筆、黑板、教科書,隨著科學技術的迅猛發(fā)展,現(xiàn)代科技為基礎的教學媒體逐漸發(fā)展起來,先后出現(xiàn)了教學的電化教學、多媒體輔助教學、校園網。多媒體技術是為教學服務的工具,多媒體技術集聲、像、文字、動畫于一體,具有形象直觀、興趣性強、生動活潑等特點,可使教學化靜為動、化難為易、化抽象為具體,可顯事半功倍之奇效。在課程教學中,許多難以用板書和掛圖表達清楚的抽象理論和動態(tài)過程如晶體管的內部結構、PN結的導通原理、三極管的工作原理等實現(xiàn)了形象化的教學。因此,在教學中應充分考慮課程的特點來合理運用多媒體技術。并非所有的教學內容都有必要使用多媒體件教學,只有那些教學重點和難點以及關鍵點,才值得運用多媒體輔助教學。避免簡單的運用多媒體教學,要留給學生與教師交流的時間,堅持以人為主、以機為輔、人機協(xié)作的原則。不要被多媒體捆住了手腳,失去了傳統(tǒng)教學課堂中教師的優(yōu)勢和風度。
3加強實驗教學
實驗的內容和方法的建立是以能力培養(yǎng)為主線,分層次、多模塊、相互銜接的科學系統(tǒng)的實驗教學體系,與理論教學既有機結合又相對獨立。實驗教學內容與社會應用實踐密切聯(lián)系,形成良性互動,實現(xiàn)基礎與現(xiàn)代的有機結合。加強綜合性、設計性、創(chuàng)新性實驗。建立新型的適應學生能力培養(yǎng)、推進學生自主學習、合作學習、研究性學習。在“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實驗教學是在電子技能實訓室進行,主要完成電子元器件識別與檢測、焊接技術、電子產品組裝調試等電子基本技能實訓。實驗教學大致分為兩類,一類是驗證性實驗,如三極管放大電路的放大原理、組合邏輯電路的電路功能驗證等;驗證性實驗主要是對電子儀器儀表的熟練應用,如示波器、萬用表等。另一類是電子制作。電子制作的前期主要進行基本技能的訓練,包括認識印刷電路板,手工焊接練習,認識并檢測常用電子元器件。電子制作實際上就是是對電子產品組裝訓練,課程中的四個電子制作是圍繞不同的知識模塊設計的電子產品,每個學生在這四個電子制作中必須人人過關,才使其具備扎實的理論基礎,較強的專業(yè)技能。在“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中,加強實驗教學,提高學生的動手能力。
4思考
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課程的教學目標是為電子專業(yè)培養(yǎng)適用性技能人才奠定基礎;課程教學內容無論怎樣設計,都是圍繞電子技術理論知識和技能展開;課程的教學方法是根據學情、教學內容、教學目標而采用;課程的教學媒介是多面的;課程的實驗教學是必須改革創(chuàng)新的環(huán)節(jié)。因此教學目標的確立、教學內容的設計、教學方法的采用、教學媒介的使用以及實驗教學的改革是中職“電子技術基礎”課程教學效果的決定因素,也是今后實踐教學探索的方向。
作者:楊芳單位:重慶市機械高級技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