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語文教學中的人格教育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高中語文教學中人格教育的重要意義
(一)語文學科是一個基礎學科,學生們普遍學習語文的能力較強,語文教學中推行人格教育,對學生的健康成長有著積極的促進作用。蘇教版高中語文教材中有大量的人格教育的文章,這些文章中主人公都有著健全的人格、良好的道德修養,在教學中教師對這些人物的精神和人格進行深入挖掘,引導學生理解其中的人格教育內涵,能夠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價值觀念,增強明辨是非的能力,對學生形成正確的價值觀有積極的推進作用。我們學習蘇教版語文教材中收錄的《我有一個夢想》這篇文章時,就可以理解到馬丁•路德金的精神,語文教師應該引導學生理解馬丁•路德金的精神和人格魅力。
(二)人格教育的實施有利于促進素質教育的推行我們進行教育的最終目的就是完善人的發展和精神面貌的養成,包括現今推行的素質教育也是為了滿足人終身學習的目的。人格教育能夠完善人的精神面貌,促使人們形成良好完善的人格,培養學生養成明辨是非的能力,并且促使學生養成良好的學習方法,養成終身學習的理念。素質教育的內容是將學生作為學習的主體,教師起一個引導學生學習的作用,這就與人格教育的內容不謀而合,人格教育中教師需要引導學生理解教材中的人格教育內容,要求教師將教育主體放到學生身上,進行語文教學的主要內容是為了促進學生學習語文知識和深化人格教育內涵,這就充分體現了素質教育的目的,因此在高中語文教學中推進人格教育可以促進素質教育的實施。
二、高中階段語文教學中推進人格教育的措施
(一)教師注重言傳身教的重要作用語文教育本身就是學生和教師之間的雙向交流,在整個教育中教師和學生是平等的,教師是語文學習的引導者和設計者,學生是教學的實踐者,所以在語文教學中推進人格教育時,教師的一言一行都會影響學生。在語文教學中推行人格教育,教師應該以真誠的態度對待學生,充實自己的知識,以自己的一言一行感染學生養成良好的價值觀念,健全自己的人格。比如,在進行教學時,教師首先應該保證自己的儀容整潔,符合教師的標準,平時與學生的交流應該平易近人,不能自吹自擂,在學生面前注意自己的形象,給學生做出一個良好的道德標準,注意言傳身教的作用。教師是學生行為的標桿,只有教師自身具有良好的道德修養,在進行人格教育時才能有理有據,促使學生養成完善的人格。
(二)充分挖掘教材中人格教育的內容語文教學中推進人格教育除了教師言傳身教,教師還應該深入挖掘教材中的人格教育的典型人物。比如,在語文教材中收錄的《我有一個夢想》這篇演講稿的作者馬丁路德金,演講者的演講稿中有著飽滿的熱情,以演講的方式反抗當時的種族歧視,教師應該讓學生發現馬丁•路德金的反抗精神,并且引導學生描述馬丁•路德金的精神品質,從而學習這種精神,培養學生的健全人格。另外在《假如給我三天光明》中教師也應該引導學生理解海倫•凱勒的精神,引導學生理解作者身殘志堅的品質。教師從教材中挖掘人格教育的內容技能引導學生健全人格,還有利于學生對文章的理解,對人格教育的推進有積極的作用。
三、結語
高中階段的語文教學是素質教育不可缺少的部分,語文教學本身就是為了提高學生的語文素質,從而培養學生養成健全的人格,這是語文教學的根本目的所在。高中語文教師應該認識到自己的使命,在語文教學中滲透人格教育的內容,培養學生養成正確的價值觀念,并且在實際的教學中不斷探索,找出合適的教學方法,正確推進高中階段的人格教育。
作者:張秀芹單位:江蘇省沭陽如東中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