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小學英語任務型教學研究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民族教育雜志》2014年第Z1期
一、準確定位目標,把握教學方向
傳統教學法的知識目標是:
1.認讀A部分Let’slearn、Let’stalk中的單詞和句子,并掌握“四會”(會聽、會說、會讀、會默寫)單詞。2.掌握Readandwrite中的“四會”句子,讀懂對話內容,完成句子內容。3.了解Groupwork部分的內容。能力目標是:能夠提問并回答三餐所吃的食物,如Whatdoyouhaveforlunchtoday?Wehavetoma-toes,tofuandfish。情感、策略、文化目標是:1.培養學生的合作精神和創新意識,引導學生自主學習,同時也注重合作學習。
2.了解中國表示美好愿望的傳統美食,并介紹其他國家的代表性食物,開拓學生的視野。任務型語言教學法的目標是:通過類似Whatdoyouhaveforlunchtoday?Wehavetoma-toes,tofuandfish這樣的問答,找出學生一日三餐常用的食物并進行營養分析,制訂一份既美味又營養的食譜(一日或一周)。前者的目標相對瑣碎,而且主要是詞匯、句型的機械操練,后者則要求用語言去完成任務、達成目標,真正體現了學生要用英語做有意義的事情。
二、明確三項原則,實施有效設計實施有效設計是保障課堂
教學高效的前提,任務型教學的設計必須把握好三項原則,即:語用、語境、語義。教師要創設較為真實的語言環境,引導學生用英語去完成一些有意義的事情,從而完成總任務。教師在設計教學程序時就要考慮如何設計子任務才能逐步引導學生完成總任務,避免死記硬背、機械操練的現象產生。例如,人教版教材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內容同上),根據語用、語境、語義這三項設計原則,我們可以將此部分的教學流程設計如下:
(一)背景鋪墊,創設語境播放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Let''''ssing的錄音,學生跟唱歌曲,然后教師出示畫有各種食物的掛圖,參照四年級上冊第五單元的對話進行師生對話或生生對話。所用句型:Whatwouldyoulikeforlunch/…?I’dlike…。
(二)任務呈現,信息構建教師用課件展示五年級上冊第三單元A部分的內容圖片,讓學生猜猜老師早、中、晚餐的食物分別是什么,從而在學生不懂這些單詞怎么說、有求知需求的時候導入單詞,構建師生交流的信息鏈。所用句型:WhatdoIhaveforbreakfast/…?Youhave…。
(三)互動交流,體現語用學生先兩人一組,然后4人一組問答交流,完成以下調查表格。教師巡視,記錄學生易錯點。所用句型:Whatdoyouhaveforbreakfast/…?Ihave…。
(四)反饋提升,體現語義小組代表統計并匯報調查結果,全班學生一起對食物進行分類(健康食品、垃圾食品),然后再4人一組制訂一份食譜。所用句型:Wehave…forbreak-fast/…。
(五)完成任務,核心聚焦小組代表到其他小組交流本小組設計的食譜方案,小組成員評出最科學的食譜。教師引導學生在聽的過程中發現同學出現的語言錯誤,聚焦教學內容的核心語言。
三、運用五環流程,保障教學高效
如果說英語教學像一座金字塔,那么總目標就是塔尖,而五環教學流程就是通向塔尖之路。只有走好每一步,才能成功地走向塔頂。五環教學流程的“五環”從基礎到頂端依次是:背景鋪墊、信息構建、互動交流、反饋提升、核心聚焦。通過反復的研究和實踐,筆者認為英語會話課教學、閱讀課教學這兩種課型比較適合采用任務型教學法。根據“135”模式教學目標及設計原則,我們探索出了“五環遞進”的教學流程。
(一)會話課教學在會話課教學中運用“五環教學流程”,可分為以下步驟:1.通過設計“頭腦風暴”等一系列活動,進行復習,導入新課,對即將完成的任務進行背景鋪墊。2.呈現與總任務相關的子任務,進行師生交流,構建信息鏈。3.讓學生互動交流,體驗任務、完成任務。4.通過任務展示環節,看學生完成任務的質量如何,及時發現問題,引導學生找出解決方案,必要的時候進行任務再操練,并對學生的任務完成情況給予評價,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5.在目標達成后,引導學生總結任務完成過程中所用到的核心語言,并進行糾錯檢查,鞏固內化。
(二)閱讀課教學在閱讀課教學中運用“五環教學流程”,可分為以下步驟:1.通過創設情境、導入對話來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對即將閱讀的內容進行背景鋪墊,復習與閱讀文章相關的詞匯。2.引導學生觀看文章的插圖,對閱讀內容進行預測,從而呈現任務。3.通過閱讀文字進行任務體驗,從中找出與插圖相對應的文字。如果沒有找到對應的文字,則整體感知文章內容,解決一兩個需要整體理解的問題。4.任務展示環節??刹捎脧褪?、點評等方式進行,此環節屬于細讀深化環節,教師可引導學生在閱讀過程中找出一些關鍵詞或關鍵線索,幫助學生復述,并對學生的表現進行點撥評價。5.通過仿寫交流來內化語言,在學生學會模仿之后再進行創新寫作,真正將相關功能語言內化為學生的語言。
作者:王玉琳單位:湖北省長陽土家族自治縣教育研究與教師培訓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