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踐行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中國民族教育雜志》2014年第Z1期
教什么?怎么教?愛。一個有愛的人,一定是個于人于己溫暖向上的人,于社會也是一個有用的人。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一個重要內容———愛國主義,就是關于愛的,而愛是教育的最大課題。尤其是新疆班的學生,他們承擔著未來新疆的建設重擔,愛的教育尤為重要。試想一個沒有愛心和愛的能力的人,何來的愛祖國、愛人民?又何談成為一個真正的建設人才呢?那么,怎樣教育學生去愛呢?確切地說,愛是不能被教育的,只能被感受,就像美無法被描述一樣。在教育中,教師實實在在的“愛先行”,換來的會是出乎意料的收獲。班主任生涯中,每接一個新班,我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統計好每個學生的生日,尤其是新疆班的學生,離家在外,生日對他們而言不是開心日就是傷心時。所以,每個同學的生日當天,我都會安排生活委員在黑板上書寫他的名字,讓同學們為他寫一句祝福的話,和全班同學一起,用英語、漢語、維吾爾語、哈薩克語為他合唱生日快樂歌,然后代表孩子們遠方的媽媽,給他一個擁抱。簡單的方式,卻一次次收獲著感動的淚水。元旦聯歡,我買了一個蛋糕,作為神秘禮物拿到班里,那一刻,教室里連最內向的學生也興奮起來。一個女生自告奮勇分蛋糕,在品嘗蛋糕美味時,一個男生跟我說:“老師,你太好了,我來青島半年就沒吃過蛋糕。”另一個學生搶著說:“我長這么大都沒吃過蛋糕……”笑著,鬧著,開心著,我看著他們,感受著那份給予的幸福感。
愛不需要說,它在,你就能感受到,并且,會生根發芽,生長蔓延,就像分蛋糕的學生首先會想到給生病沒到場的同學留一塊;一個看起來很弱小的女生,竟然能倡議舉辦一場為新疆一個燙傷孩子的捐款活動;回新疆的路上,經常遲到違反紀律的男生竟然為同學們遞送行李箱忙得滿頭大汗……愛是孕育感恩的種子,而感恩,是照耀世界的光芒。一個懂得感恩的人,必然會是一個愛人、愛家、愛國的人!尊重。這不僅是關乎人與人的關系問題,更事關跟社會的關系,跟自然的關系,跟整個宇宙的關系。生命就是關系。各種關系中首要的就是尊重。學生尊重老師,尊重父母長輩,尊重知識,有了這份虔誠,心靈才能敞開,心靈敞開了,知識才能進來,教誨才能進來,感恩才能升起,成長才能發生。教師尊重學生,才能懷著虔誠心投入到教育中;父母尊重孩子,才能給予孩子真正的愛而不是控制。
每當學生出現關系上的問題,我都會引導他最終落到對萬事萬物的尊重上來。尊重自己、他人作為生命的獨立性,就不會總用自己的觀點去指點別人,緩解了與同學、老師、父母的關系,收獲感情;尊重知識的神圣,就會用虔誠心投入到學習中,大口大口吮吸知識的營養;尊重自然,就會種下一顆愛護自然的種子,感恩自然萬物,與環境保持和諧的關系……站在這個角度去做教育,培養出來的孩子能不是人才嗎?尊重學生作為生命個體的獨立性,讓我對學生的各種行為、才能上的優劣有了極大的包容心。學習差的,也許善良;違紀調皮的,也許聰明;反應慢的,也許踏實……天生我材必有用,是我送給每一個“丑小鴨”學生的話,也是引導每一個“小天鵝”看到別人優點和自己短處的箴言。尊重培養的是尊重,是包容心,是善良,是開闊的胸襟和自信。
筆者班上的學生,老師們一致的評價是,善良向上,問題少,能力強。于國家的榮辱休戚相關的是教育,如何在教育中貫徹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我的感受就是“愛出者愛返”,愛和尊重是真正澆到生命的根上的養料,也必然綻放出美麗純潔的花朵,展現生命之美,一切渾然天成。
作者:張欣紅單位:山東省青島市嶗山二中新疆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