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學生作文中創新能力的培養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作文教學研究雜志》2015年第二期
一、作文形式新穎激發學生作文興趣
以往的命題作文,形式呆板,嚴重束縛了學生的寫作。教師要充分給學生自主權,最大限度地在時間空間上給他們自主作文的機會,激活學生內在的創新潛能,多渠道地指導學生習作,使他們把作文當作一件趣事。
1.開放命題。教學中,教師應淡化統一命題,強化自主選擇。根據訓練要求,從學生實際出發,一次習作多道題目,供他們選擇,讓他們各取所需。可以命時空范圍很寬的題目,讓學生按不同的時間、空間、事件分解題目,進行習作。如《我在寒假中》這個題目,僅除夕夜晚的放爆竹、看焰火、吃年夜飯、收壓歲錢等就有內容可寫。也可以把作文題目出一半或一部分,讓學生自己補充另一部分進行習作,有較大的自由度。還可以只提作文范圍和要求,讓學生從各自熟悉的事物中自選材料,自由命題作文。
2.擴展題材。小學作文教學不僅要進行寫實的記敘文、應用文的訓練,還應加強想象類文章的指導,以拓寬作文空間。想象是兒童的天性,想象作文是發展兒童創新能力的契機,是小學作文教學的重要內容。愛因斯坦說:“想象比知識更重要。因為知識是有限的,而想象力概括著世界的一切。”想象作文的方式有很多。如看圖作文、續寫作文、補寫作文、聽音樂作文等。如學了《賣火柴的小女孩》后,可讓學生寫《假如賣火柴的小女孩來到我們中間》。又如,在黑板上出示“□○△○”讓學生想象四個圖形可組成什么,然后進行作文。還可以依次出“青蛙、悶熱、冷飲、大自然”等詞語,讓學生進行說話訓練,從句到段,最后成篇。通過形式多樣的想象性作文,可以增強和豐富學生的想象力,促進學生創造性思維的發展。除了想象作文,還有幻想作文和求異作文。比如《假如我是一片云》、《20年后的我》等,讓學生異想天開,盡情發揮,滿足他們愛幻想的心理需求。如寓言《濫竽充數》的續編故事,大部分學生會順著課文思路,寫南郭先生老毛病不改,換個地方繼續充數混日子,但也有一些學生則相反,寫南郭先生痛改前非,尋訪名師,勤學苦練,終于成為一位吹竽名家。像這樣的續寫,既在情理之中,又在意料之外,充滿著求異的思路,閃爍著創新的火花。
3.轉換表達方式。指導小學生嘗試運用多種方式和方法,逐步提高表情達意的效果和應變能力,是作文創新能力培養的又一重要方法。一般情況下,小學生練習第一人稱寫法和以時間、事情發展順序來寫的比較多。但長期局限于單一的方式和方法練習,容易形成表達定勢。如果能變換敘述的人稱(用第三人稱)和手法(順序、倒敘、插敘),即使是同一題材和題目,學生的思維和應變能力都會得到新的鍛煉和提高。另外,在學好記敘文的同時,還應注意指導其他文體的訓練,學寫兒歌、童話,簡單的說明文等。如學習了《太陽》后,可指導學生改寫童話《太陽與地球的對話》。
二、豐富學生的生活注意平時積累
陶行知先生主張讓“學生去接觸大自然的花草樹木,青山綠水,日月星辰以及大社會之士農工商,三教九流。自由地對宇宙發問,與萬事為友。”讓學生走出課堂,走出校園,到工廠去參觀,到農村去走訪,到風景區去游覽,原汁原味地耳聞目睹,親自感受,引來源頭活水,并指導他們觀察、實踐、思考、獲取作文素材。如學生利用課余時間開展種植、養殖活動,經過觀察實驗,寫出了《卷柏復活了》、《養金魚不換水》等優秀體會文章。還有同學寫的“雛鷹”假日小隊活動作文《鋪路》、《慰問敬老院老人》等。由于是親自經歷,印象深刻,所以寫得具體生動真實感人。在開展有益活動中,豐富學生生活的同時還應指導學生善于積淀、篩選生活中的繁多事例,拿來為作文時所用。我們在班級中開展隨感記錄活動,每人一本小本子,每天臨睡前回憶一天中所經歷的事情,及時記錄下來。數量不限,內容可長可短,并定期交流精彩隨感。既傳遞了信息,又積累了素材,日積月累,滴水石穿,解決了許多學生“無米下鍋”的難題。
總之,作文能力的培養是多方面多渠道的。只要我們在作文中不斷改進教學方法,更新教育觀念,開發學生的潛能,那么,學生的作文就會有較大的進步。
作者:池月榕 單位:福建省延平區西芹中心小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