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陶淵明詩詞中空白的英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職業技術雜志》2015年第五期
陶淵明是中國最早的田園詩人之一。生活在東晉末期的陶淵明被認為是魏晉風骨的代表人物,他給魏晉文學帶來了一股清新和自然的風氣。他的詩歌代表著“人性的覺醒”,強調物質上的舒適和精神上的愉悅對人有著同等重要的意義。陶淵明將簡樸的田園生活和繁重的田間勞作作為主題創作了大量的田園詩歌,他在詩中用平實而美妙的詩句描寫了平靜愜意而又艱苦勞累的鄉村生活,凸顯出農民生活的艱難困苦;用“白描”的手法再現了平常而又美好的鄉村景致,謳歌了普通鄉民之間真摯而誠懇的情誼,表達了自己志存高遠而又隨性恬淡的心境。陶淵明用間接而深刻的方式來反映現實生活和自己的人生理想,他用平實簡潔的語言將自己的情感與理想賦予我們身邊最平常的景物上,自然景色,動植物,人等都是陶淵明詩詞中的描寫對象。他的詩歌中同樣存在著大量的“空白”。按照其特點,可以分為四類:語言空白、句法空白、意象空白和文化空白。
1.語言空白眾所周知,詩詞是詩人借助詩句中的模糊性和跨越性來抒發自己思想情感的特殊文學形式。詩人會使用一些語意模糊的詩歌語言來為讀者留下一些文本“空白”。修辭方式是產生文本空白的主要形式,包括雙關語,借代,轉喻,重復,象征等等,除此之外,詞語的數,詞性和詞語歧義都會形成詩詞中的語言“空白”。例1.眇眇孤舟逝,綿綿歸思紆。———《始作鎮軍參軍經曲阿作》ThefartherfromhomeinmyboatIgo,Thestrongermythoughtsforthecountrygrow.(tr.WangRongpei)疊詞是詩人為了營造和加強美學氛圍而重復某些詞語的很常用的一種修辭方式。陶淵明的詩詞中有幾十次出現疊詞的現象。而這種疊詞對于盡量避免重復的英語來說卻恰恰是表達中的一種“空白”,是需要譯者做出填補的。上面的兩個譯文,汪榕培先生用了“themore,themore”句式來代替原詩中的疊詞,既保持了原作的修辭美感又滿足了西方讀者的期待視野,是“雙贏”的譯法;是對詞語空白的很好的填補。
2.句法空白句法空白主要是指由于缺少某些詞語導致缺少句法成分,句子結構不完整而形成的空白,如缺少主語,謂語,介詞等。一些功能性詞語的省略,如人物,時間,地點等,會給讀者造成沒有時空概念的理解上的空白;一些非功能性詞語的省略,如介詞,限定詞等,則會讓讀者對詩歌的時空關系理解模糊。例2.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飲酒》其五Myhouseisbuiltamidtheworldofmen,YetlittlesoundandfurydoIken.———DrinkingWine(V)(tr.WangRongpei)《飲酒》詩是陶淵明的代表作之一,這幾句詩句中沒有主語,這種無主句在中國古典詩詞中是十分常見的,結構靈活,句式鋪排流散正是漢語巨大魅力的源泉,詩人用以動詞為核心的無主句來描寫景物,創建生動具體的意象。但這種無主句在英文結構中是不多見的,英語的語法結構相對嚴謹固定,所以詩詞中省略的主語必須填補出來,才能真正將原詩的意義表達出來。“結廬在人境,而無車馬喧”中的“廬”是詩人自己的小農舍,需要填補物主代詞,即“Myhouse”,聽不到“車馬喧”的也是詩人自己,所以填補出“I”。詩句中的詞語空白需要根據源語言和目標語言的特點來分析并填補出被省略的句法成分和詞語。
3.意境空白意境被視為是詩歌的靈魂,是表達詩人思想感情的美學元素。詩人通過選取自然景物和客觀事物來進行描繪,抒發自己的情感,進而創建自己的審美世界。詩人內在的情感都賦予在了所選取的外部事物上了。
例3.芳菊開林耀,青松冠巖列。懷此貞秀姿,卓為霜下杰。青松”和“芳菊”在中國人,尤其是詩人的眼中是有著深刻內涵的。青松和芳菊都能夠在百花凋零,枯木殘柳的寒冷冬季昂首挺立,傲然綻放,象征著堅韌內斂,氣節高尚;詩人明是描寫青松和芳菊,實是借此抒發自己遠離虛偽塵世,安于清貧而又品行高潔的隱士情懷。而在西方人的眼里,“青松”和“芳菊”只是自然界中的兩種植物,無論美丑都沒有任何的意境想象,這就形成了詩詞意境上的空白,需要適當的填補以再現原詩中的高遠意境。這種空白在“貞秀姿”和“霜下杰”的譯文“lofty”和“showthebestsigns”中得到了填補;讀者既可以懂得詞語的含義,看到文本意義的連貫性,欣賞到詩詞意境的高遠,又可以體會詩人的情感和異域的文化。
4.文化空白文化是一個相當復雜的概念,從狹義上看,文化就是對人類有益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知識以及技術成功的總和;從廣義上說,文化是在人與自然的互動過程中所形成的所有物質和精神成果。每個人都生活在社會中而受到特定文化的影響。不同文化背景的人由于文化上的空白勢必會造成交流上的障礙,那么這種空白的填補就對交流的成功意義重大了。中國有著悠久的酒文化。中國人喜歡飲酒,也把飲酒看作是一種習俗,一種表達情感的重要手段或是重要儀式的組成部分。“忘憂物”就是指“酒”,尤其是我們的白酒,雖然西方人也喜歡飲酒,酒也有表達情感的作用,但更多的是與浪漫的事情相關,尤其是葡萄酒,這就形成了中西方酒文化理解上的空白。汪榕培先生將“忘憂物”譯為“Asipofwine”,正是依據西方文化和讀者的期待視野順應過來的,文化空白得以填補,詩詞的意義得以再現。
二、結語
陶淵明的詩詞語言平實而意義深遠,而詩詞中的“空白”更是美的體現,其表現也是千變萬化,靈氣四射。接受美學理論提供給我們一個新的視角來研究和處理詩詞中的空白點,同時,我們也要調動一切感官和智慧,對詩詞的意境仔細推敲,對空白仔細研判,對空白的處理方法仔細選擇,才能真正的譯好古詩詞。
作者:王愛玲 單位:哈爾濱商業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