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六一安全監察工作方案2篇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第一篇
為了做好“五一”和“六一”期間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及時發現并消除各類隱患,確保特種設備安全生產。根據省局、市局通知精神及縣委、縣政府要求和縣局黨組的具體布署并結合我縣的實際情況,制定開展2014年“五一”和“六一”期間特種設備安全監察工作方案如下:
一、工作目標
通過節日安全大檢查,及時發現并消除各類隱患,確保特種設備安全生產。
二、監察重點
1.重點檢查學校、幼兒園以及車站、商場、體育場館、醫院、公園、飯店賓館、工業園區等公眾聚集場所的大型游樂設施、電梯、鍋爐、壓力容器、壓力管道等特種設備及轄區內三個液化氣等氣體充裝站、儲配站和大型鍋爐等重大危險源以及重點工程項目的特種設備;
2.依法取締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土制鍋爐、土制壓力容器(含土殺菌鍋)等土制設備;
3.持續打擊“黑氣”,消滅超期未檢氣瓶,與重點企業簽訂安全責任狀銷毀超安全年限服役的廢舊氣瓶,落實企業安全主體責任;
4.加強對冶金起重機械使用單位的安全檢查,重點檢查使用單位相關冶金起重機械制度建設,是否存在使用非冶金起重機械吊運熔融金屬現象。
5.省市局布置的其它重點監控設備。
三、組織領導及分工
(一)組織領導機構
為了切實抓好2014年“五一”和“六一”期間特種設備安全檢查工作,經研究決定,成立縣質量技術監督局2014年“五一”和“六一”期間特種設備安全檢查領導小組。組成人員如下:
(二)工作分工及職責
1.特安窗口負責安全檢查的組織協調,制定方案。
2.各質監站負責各自轄區內特種設備安全檢查。
3.辦公室負責后勤保障,聯系協調新聞單位,宣傳報道活動。
四、檢查措施
1.對學校、幼兒園以及車站、商場、體育場館、醫院、公園、飯店賓館、工業園區等公眾聚集場所的特種設備及液化氣等氣體充裝站、儲配站和大型鍋爐等重大危險源和重點工程項目的特種設備,要查清設備的來源渠道是否符合有關規定,檢查設備有無使用登記證,安全檢驗合格標示有無張貼或懸掛在設備顯著位置上,是否超期未檢、有無設立安全管理機構和配備專兼職安全管理人員、有無建立建全特種設備安全管理制度和安全技術檔案、有無制定特種設備的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作業人員是否持證上崗、設備運行狀況是否良好。對存在嚴重事故隱患的特種設備,要責令使用單位立即停止使用并限期整改。
2.對存在重大安全隱患的土制鍋爐、土制壓力容器(含殺菌鍋)等土制設備,發現一臺要按《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規定堅決予以報廢并就地銷毀、決不姑息遷就,留下事故隱患。
3.鞏固氣瓶普查整治成果,要對全縣的氣瓶充裝站進行逐一檢查,督促企業制定上報臨超期鋼瓶的更換計劃,加大安全監察力度,堅決打擊充裝經營“黑氣”行為,對拒不整改或整改不到位的單位,依法予以重罰。對檢查中發現的超期未檢氣瓶強制送檢,對使用超期安全年限的氣瓶強制銷毀,切實消除事故隱患。
4.發現重大問題要及時向縣人民政府和市局報告。
五、“五一”和“六一”期間安全大檢查要求
1.通過全面、深入、細致的檢查,進一步落實企業安全生產主體責任,落實安全生產“一崗雙責”,嚴厲打擊違法特種設備使用行為,推動企業進一步健全并落實特種設備使用各項規章制度和措施,嚴格執行特種設備使用技術規程和標準,徹底排查治理事故隱患,認真解決安全管理上存在的突出問題和薄弱環節,有效防范各類事故的發生。
2.做好“五一”和“六一”期間特種設備安全使用常識和有關法律、法規和宣傳工作,特別是《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的宣貫工作,增強廣大群眾的安全意識和自我保護意識。
3.要不斷完善制度和特種設備應急體系,認真落實節日期間值班和事故報告制度,制訂事故應急措施和救援預案。應積極與當地政府以及旅游、公安、安監、教育等部門保持聯系,保證信息暢通。
4.各質監站應根據《特種設備安全監察條例》規定,在各自轄區內切實履行相應的監管職能,加大檢查執法力度,確保檢查不走過場。
5.“五一”和“六一”期間,要明確責任,突出重點,健全值班制度,制定“五一”和“六一”期間特種設備工作方案并由領導帶隊,切實加強重點部位的檢查、巡邏,發現問題要及時處理,對發生的事故要及時報告。值班人員必須24小時堅守崗位,對各種異常情況要及時報告,有效處理,并確保安全生產信息渠道暢通,各質監站將“五一”期間特種設備安全檢查總結6月3日前上報縣局特安窗口。
第二篇
局機關各股(室)、質計所、各質監站:
“五一”、“六一”、端午等佳節將陸續到來,為切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財產安全,防止重大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事故的發生,讓廣大人民群眾歡度喜慶祥和的節日,根據省局《關于加強“五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的文件要求、按照市局《關于開展“五一”、“六一”、端午等節日期間產品和食品質量以及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檢查活動的通知》的工作部署,現就加強監管,保障“五一”、“六一”、端午等節日期間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有關要求通知如下:
一、檢查內容
(一)食品質量安全方面
從現在起,各質監站要根據省局《關于加強“五一”期間食品安全監管工作的通知》以及市局《關于持續開展食品重點整治年活動的通知》、《關于在全市開展食品生產加工企業分類專項檢查活動的通知》等文件的部署要求,圍繞重點食品類別,組織對轄區內獲證食品生產企業、加工食品小作坊和五類食品經營單位后廠加工部分進行一次大檢查。大檢查針對節日的消費特點,突出三個重點,嚴查兩類行為:
1.重點食品。一是夏季熱銷食品,如飲料、冷凍飲品等;二是節日食品,如蜜餞、糕點、速凍食品、豆制品、肉制品、糧油制品、水產品、乳制品、酒類、調味品、糖果、炒貨等。
2.重點對象。一是節日食品生產企業(包括小作坊、五類經營單位);二是在前階段食品安全整頓過程及日常巡查中問題較為突出的企業。
檢查要突出節日特點,圍繞節日熱銷食品開展檢查:“五一節”以糧油、速凍食品、肉制品、糕點、乳制品、糖果、兒童食品、飲料、白酒、葡萄酒以及蜜餞等節日、旅游熱銷食品為重點;“六一節”以兒童食品、飲料、糕點、乳制品、糖果等節日、旅游熱銷食品為重點;端午節以粽子、糕點、乳制品、冷凍飲品、白酒等節日、旅游熱銷食品為重點。同時要根據近年來全縣食品加工生產企業存在的問題,重點對問題產品及關鍵項目進行專項整治。根據縣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對食品安全進行專項整治的要求和市局專項檢查行動部署,各質監站要把肉制品企業和食品生產專業村的飲用酒、蜜餞企業等作為監管重點.縣局要主動聯系縣政府,由縣政府牽頭,組織公安、衛生、工商、安監等有關職能部門,按照有關法律法規的要求,加強對區域性的食品生產專業村、專業區域及長期存在問題的食品企業集中開展專項執法檢查,防止問題食品企業反彈回潮。
3.重點內容。一是檢查企業是否無證或超范圍生產,是否使用非食用物質或回收食品進行生產加工;二是檢查企業食品添加劑使用登記情況,是否存在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等情況;三是檢查企業是否建立落實原輔料進貨查驗、產品出廠檢驗、可追溯臺賬記錄登記等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4.嚴查“兩超一非”違法行為。要按照4月21日全國嚴厲打擊非法添加和濫用食品添加劑專項工作視電話會議和國務院辦公廳《關于嚴厲打擊食品非法添加行為切實加強食品添加劑監管的通知》要求,嚴查食品添加劑違法行為。“兩超”即生產加工過程中超標準范圍超允許限量使用添加劑;“一非”即在生產加工過程中違法添加非食用物質的行為。各質監站對“兩超一非”違法行為要嚴厲打擊,嚴肅查處,不留后患。
5.嚴查使用回收食品作為原料的違法行為。對粽子、糕點等生產加工企業,要加強原(輔)料使用的質量安全監督,嚴厲打擊使用陳餡加工粽子及端午后回收粽子加工食品等違法行為。
(二)產品質量安全方面
各質監站要結合本轄區生產企業的特點,對重要敏感產品和重要節日消費品生產企業開展監督檢查,確保產品質量不出安全問題。
1.對區域重點產品的監督檢查。要按照市局《關于開展區域性重點產品專項整治的通知》文件要求,積極主動配合地方政府及相關職能部門對轄區內古典家具生產企業開展的監督檢查工作,對產品質量不合格等涉及違反質量技術監督法律法規的違法行為,依法予以查處。
2.對重要消費品的監督檢查。加大對兒童玩具、服裝、學生用品、旅游鞋、汽油、汽車配件、婦女衛生巾、床上用品、驗配眼鏡、化妝品、洗滌用品、家電下鄉產品等消費品以及涉及人身健康安全產品生產企業的監督檢查,依法查處制假制劣違法行為。
二、組織形式和活動時間
(一)組織形式:為加強此次行動的組織和領導,縣局成立專項行動領導小組。由蔡振鋒局長任組長,吳敏副局長任副組長。成員由縣局機關各股室、質監站負責人組成。
領導小組下設1個辦公室,4個檢查組。
1.辦公室:設在局機關辦公室,成員由林立忠、林銀山、陳明海、林泓等組成。主要負責方案制訂、工作協調、信息收集、編寫、上報等工作。
2.產品質量專項檢查組:由楊光洪任組長,成員由林維華、林志群、林泓組成。
3.食品安全專項檢查組:由丁高照任組長,成員由蔡建寧、陳建明、陳明海組成。
各檢查組可根據實際,分別制訂各自的檢查方案組織實施。
(二)檢查方式:此次檢查采取集中統一檢查和分項檢查相結合的方式進行。根據市局行動部署以及我縣的實際,決定組織開展3次集中統一檢查行動,其它時間由各質監站按照檢查內容自行組織。
1.集中統一檢查行動日時間定為:
五一節:2014年4月29日;
六一節:2014年5月31日;
端午節:2014年6月3日;
2.集中統一檢查行動日人員組成:由縣局機關各股室、質監站等相關人員組成一個組,配合市局,對縣轄區內的重點區域和重點企業開展監督檢查,縣局辦公室負責車輛安排。
三、工作要求
(一)加強組織領導。節日期間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關系人民群眾身體健康和生命安全,各單位領導務必高度重視,加強領導,認真組織部署,落實好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監督檢查和執法打假工作。
(二)健全快速反應機制。要不斷完善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應急體系,發現涉嫌質量等違法的苗頭或情況,執法人員第一時間必須趕赴現場,開展執法檢查。做到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把問題隱患和事故苗頭解決在萌芽狀態,特別要嚴防發生區域性質量問題。
(三)嚴格值班制度。嚴肅值班紀律,嚴防脫崗,確保通訊暢通(值班人員應24小時開機待命),一旦發生突發食品安全事件,務必要做到反映迅速。同時應積極與當地政府以及旅游、公安、教育等部門保持聯系,保證信息暢通。
(四)嚴格報告和通報制度。對查獲的涉及產品質量和食品安全的重大違法案件,要在第一時間報告當地政府和上級部門,并及時向有關部門通報,形成在地方政府統一領導下各部門協作配合的工作機制。
(五)加強督查督辦。縣局領導小組將對各質監站和專項檢查小組節日期間專項檢查工作進行督查督辦,跟蹤檢查工作落實情況,嚴格責任追究,確保取得實效。
(六)加強信息報送工作。各質監站要對這次專項檢查活動進行認真總結,并形成書面材料(內容包括:活動開展情況、出動人員情況、查處案件情況、宣傳報道情況、存在問題及建議)于2014年5月3日、2014年6月2日、2014年6月7日之前分別報送陳明海和林泓匯總上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