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16年“清明節”工作的通知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為深入貫徹中央和省委、州委《關于黨員干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意見》和民政部等8部委《關于推行節地生態安葬指導意見》精神,全面落實全國推行節地生態安葬暨2016年清明節工作視頻會議精神和民政部《關于做好2016年清明節祭掃工作的通知》工作要求,進一步深化殯葬改革,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結合我州實際,現將有關事宜通知如下:
一、提高思想認識,加強組織領導
節地生態安葬是減輕群眾負擔、保障基本安葬需求的重要途徑;是移風易俗,弘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重要舉措;是促進生態文明建設,造福當代和子孫后代的必然要求。各縣(市)、義龍試驗區要充分認識推行節地生態安葬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著力凝聚社會共識,加強節地生態安葬設施建設,積極穩妥推廣節地生態葬法,完善相關政策措施,為建設美麗、綠色作出貢獻。為扎實做好推行節地生態安葬工作及清明節祭掃安全保障工作,經研究,決定成立全州推行節地生態安葬工作暨2016年“清明節”工作領導小組,負責統籌安排推行生態節地安葬工作及清明節期間相關工作,其人員組成如下:
二、移風易俗樹立節地生態安葬、文明低碳祭掃新風尚
(一)推行節地生態安葬改革。按照積極有步驟實行火葬、改革土葬的原則,科學精準劃分火葬區和土葬改革區,依法推行遺體火化、骨灰或遺體公墓內集中安葬,在此基礎上,因地制宜創新和推廣更多符合節地生態要求的安葬方式。在火葬區,積極推行不占或少占土地的生態化骨灰安葬方式,倡導建設單人骨灰安葬或雙人骨灰合葬占地小于國家規定標準的節地型墓位,提倡地面不建墓基、地下不建硬質墓穴,墓碑小型化、微型化,最大限度降低硬化面積,并鼓勵采用合葬方式提高單個墓位使用率。積極推廣樹葬、草坪葬、鮮花葬等生態葬式。倡導骨灰拋灑等不保留骨灰的安葬方式。在土葬改革區,遺體應在公墓或農村公益性墓地內集中安葬,不得亂埋亂葬,倡導建設單具遺體安葬和雙人合葬占地分別低于國家規定標準的節地型墓位,減少地面硬化面積,鼓勵墓碑小型化或不立碑;倡導遺體深埋、不留墳頭或以樹代碑。
(二)加強節地生態安葬設施建設。根據已有安葬設施情況和未來需求預測,把握總量、擴大增量、優化存量,科學規劃建設節地生態安葬設施,強化安葬設施的生態功能。著力加強城鎮公益性公墓、骨灰堂等基本殯葬公共服務設施建設,提供樹葬、拋灑、骨灰存放、小型墓等多樣化節地生態安葬方式,“十三五”期間,各縣(市)、義龍試驗區均要建成一個節地生態安葬率達到100%的城市公益性安葬設施。各地要結合實際,分別對新建和已有的公墓明確節地生態安葬區域的配建比例。對超標準建墓立碑的,要依法通過拆除、綠化等方式進行整治改造。按照綠色城鎮化和美麗鄉村建設的要求,建設和改造農村公益性墓地,嚴格執行墓位占地面積規定,提高集約化、生態化安葬程度。
(三)提高節地生態安葬服務水平,建立完善獎勵機制。各縣(市)、義龍試驗區要針對節地生態安葬的人群及相關服務特點,嚴格落實安葬服務標準,創新服務模式,優化服務流程,強化人文關懷,提升服務內涵,做到用心服務、便民高效。加強安葬后續日常管理,注重環境綠化美化,引導文明低碳祭掃,保持墓區整潔肅穆。要根據本地實際情況建立生態節地安葬獎勵政策,明確獎勵措施,大力倡導生態節地安葬。鼓勵經營性公墓積極承擔社會責任,選擇位置好、綠化好的墓區開辟節地生態墓園。強化事業單位法人性質的經營性公墓示范帶頭作用,提供更多、更加優質的節地生態安葬服務。深化農村殯葬改革,充分發揮村民委員會及紅白理事會、老年人協會等社會組織的引導作用,加強農村公益性墓地管理,提高農村公益性公墓節地安葬率。
(四)大力推行文明低碳祭掃。文明低碳祭掃是精神文明建設的基本要求,是我州推進殯葬改革的一項重要內容。各縣(市)、義龍試驗區要積極引導群眾文明低碳祭掃,加快樹立移風易俗的祭掃新風尚。大力宣傳家庭追思會、網絡祭掃、鮮花祭掃、踏青遙祭等文明低碳的現代祭掃方式,要切實發揮黨員干部帶頭文明低碳祭掃的榜樣力量,逐步引導群眾接受文明低碳祭掃觀念。各級各部門黨員干部不僅要做帶頭文明低碳祭掃的堅定踐行者,還要做積極宣傳的模范,教育和引導親屬、朋友和周圍群眾抵制陳規陋俗和封建迷信活動,自覺抵制低俗的祭掃用品,自覺參與文明低碳祭掃。殯葬管理服務單位要積極開展“鮮花祭掃”“鮮花換紙錢”等免費或獎勵活動,盡量為群眾創造文明低碳祭掃的便利條件,逐步使群眾由實地實物祭掃轉移到對逝者的精神文化傳承上來。要加強清明節祭掃的管理,在集中祭掃的殯葬服務場所,通過加強制度化建設和規范化管理,加強對燒紙錢、焚祭品等不文明祭掃行為的管控,堅決抵制祭掃過程中的封建迷信活動。全州各級各部門要注重弘揚烈士精神,充分利用各類烈士紀念設施,積極開展形式多樣的烈士紀念活動,積極培育和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通過敬獻花籃花圈、植樹披綠、追憶烈士事跡等祭奠形式來緬懷烈士,弘揚時代新風,繼承烈士遺志。
(五)全力做好清明祭掃安全和服務保障工作。清明節祭掃工作事關千家萬戶,保障清明祭掃安全至關重要。全州各級各部門要采取措施,扎實做好清明節期間各項服務保障工作,確保廣大群眾祭掃安全有序。一是牢固樹立安全防范意識和責任意識,將清明祭掃安全責任落實到各個環節,提前開展清明祭掃安全隱患專項排查工作,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做到排查不留死角、整改不留問題。二是完善安全保障機制,切實加強領導,成立領導小組,明確職責分工,強化民政、公安、消防、交通、林業等部門協作,統籌安排清明祭掃安全保障工作,形成清明祭掃安全保障合力。三是建立清明節應急保障機制,結合實際制定本單位應急預案,嚴格執行應急值守制度,提高處理突發性事件的應急能力,不僅要加強殯儀館、公墓等祭掃人員密集區域的安全防控,還要著重加強對集中祭掃服務場所的火源管控,嚴格限制燒香焚紙和燃放鞭炮等行為,加大野外祭掃用火巡查力度,防止因祭掃引發火災事故。四是加強交通疏導,及時疏導集中祭掃場所周邊的交通,完善疏散路線和引導標識。同時,要切實做好食品安全等其他監管工作。五是深化行風建設,提升服務水平。各級殯葬服務管理部門要繼續鞏固殯葬管理服務專項治理活動成果,全面加強行風建設,優化殯葬服務,改進殯葬管理,推動殯葬改革,要把清明節祭掃活動服務保障作為檢驗行風建設的重要內容,作好各項服務管理工作,要在便民服務上下功夫,在創新管理上見成效。
三、開展主題宣傳,努力營造良好輿論氛圍
(一)開展主題宣傳月活動。3月10日至4月10日期間,各縣(市)、義龍試驗區要以“生態節地安葬、文明低碳祭掃、平安和諧清明”為主題,利用紀念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簽名倡導火化六十周年為契機開展宣傳月活動,上下聯動,倡導移風易俗新風尚,共同營造良好輿論氛圍。要引導群眾選擇節地生態安葬、文明低碳祭掃,各地要結合實際情況選擇文明祭掃宣傳基地或生態節地安葬示范點,通過舉行“生態節地安葬、文明低碳祭掃啟動儀式”“紀念等老一輩無產階級革命家簽名倡導火化六十周年”等活動,大力宣傳文明低碳祭掃,廣泛宣傳生態節地安葬獎補政策。要充分發揮廣播、電視、報紙等傳統媒體和網站、微博、微信等新興媒介的作用,有效增強主題宣傳月活動的影響力和覆蓋面,掀起殯葬改革宣傳的新高潮。
(二)深入開展宣傳引導。各地主題宣傳月活動要面向群眾、立足基層,積極傳播殯葬工作正能量,推動殯葬改革的不斷深入。新聞媒體要對推動殯葬改革過程中的先進、感人事例進行挖掘和宣傳,大力宣傳基層黨員、干部帶頭推動殯葬改革的先進典型,同時要展現殯葬行業的良好形象,爭取廣大群眾對殯葬改革的認同,自覺參與和支持殯葬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