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全民就業服務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2年就業再就業工作的總體思路:實踐科學發展觀,按照“兩型社會”的要求,應對國際金融危機的嚴峻挑戰,突出保增長、保民生、保穩定工作中心,實行擴大就業和穩定就業并舉,完善和強化就業服務,全面完成區下達的各項目標任務。
工作目標:街道新增就業420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70人;幫扶困難群體再就業110人;新發放小額擔保貸款50名,貸款額300萬元;扶持勞動者自主創業成功80人,創業帶動就業400人;推出創業典型4人;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培訓100人;創業培訓50人;創業意識培訓30人;創業能力培訓80人;進城務工的農民工培訓100人。
按照上述總體思路和目標任務,著力把握好以下工作:
一、狠抓落實,充分發揮政策鼓勵創業促進就業的效應
1、認真貫徹落實新一輪積極就業政策。按照中央、省、市促進就業文件精神,認真落實好鼓勵創業、就業援助、免費職業介紹和培訓補貼等扶持政策。
2、大力推進全民創業計劃。按照政府促進、市場導向、自主創業的原則,引導勞動者走自主創業實現就業的路子。逐步健全以創業培訓為基礎,創業政策扶持與創業服務有機結合的創業促就業工作體系。繼續開展創業意識培養、創業能力提升、創業政策落實、創業跟蹤服務等四大扶持行動,為勞動者創業創造良好的政策環境。
3、進一步加大小額擔保貸款對創業的扶持力度。積極為創業者提供小額擔保貸款政策咨詢、申請、跟蹤服務。建立小額擔保貸款激勵機制,對成績突出的全民創業小額擔保貸款工作經辦單位(個人)予以獎勵。
4、強化“四個結合”,多渠道開發就業崗位。將擴大就業與政府投資、重大項目建設相結合,與產業結構調整、升級相結合,與支持中小企業、民營企業發展相結合,與發展現代服務業相結合,最大限度地拓展就業領域,努力擴大城市就業容量。
二、完善平臺,促充分就業社區工作提檔升級
5、依托勞動保障工作平臺,繼續鞏固創建成果,在下崗失業人員再就業率、適齡勞動力就業率、社會保障參保率、退休人員管理服務社會化率、基礎臺帳等方面,按照上級要求、標準及時調整和完善。
6、進一步強化基礎管理。建立基本情況臺帳并適時更新,實行動態管理。
7、建立跟蹤回訪制度。對社區內就業人員進行分類登記和認證管理,及時掌握已上崗人員的就業動態,統計社區內就業轉失業比例,分析原因,制訂措施,提供個性化上門服務,促進其穩定就業。
8、建立長效考核機制。社區勞動保障工作平臺要進一步明確崗位責任,調整完善工作流程,規范服務標準,實現零距離就業服務的日常化、制度化。
9、開發就業再就業基地。在安置載體上下功夫,每個社區要創建1-2個能吸納20名下崗失業人員就業的規模型安置基地,在社區就業中發揮主渠道作用;在就業時間上下功夫,督促基地與下崗失業人員簽訂1年以上勞動合同,幫助下崗失業人員由短期就業轉向中長期就業;在就業保障上下功夫,督促基地為下崗失業人員繳納各項社會保險,突出就業穩定性,提高就業質量。
三、突出重點,在幫扶重點人群就業上注重實效
10、明確幫扶對象。將“4050”、零就業家庭、喪偶離異、享受低保等城鎮就業困難人員,大中專畢業生,返鄉農民工以及復員轉業軍人等作為就業服務的重點,有針對性的開展相應的幫扶計劃,努力化解金融危機對其就業帶來的困難和壓力。
11、健全幫扶檔案。對重點人群實行分類登記,納入就業困難人員范圍,掌握其職業素質狀況、社會救濟享受情況、就業求職意向、就業安置去向等情況,實行登記制、認定制、實名制、公示制、援助制、銷號制等六項工作制度,提供個性服務,開展針對性地幫扶。
12、堅持分類指導。采取“促青、扶中、幫老”的幫扶方法,結合重點人群的年齡狀況、文化程度、生理特點、特長愛好,實行分類指導。組織“3040”人員參加區提供免費就業培訓、職業介紹和職業指導,鼓勵自謀職業、自主創業,提供創業援助;對“4050”人員給予政府補貼,提供公益性崗位,實施就業援助。
四、統籌兼顧,扎實推進農民工素質進城計劃
13、實施職業培訓計劃。采取聘請專家授講、專業人士授技等培訓形式,積極組織本轄區特殊群體、農民工參加實用技能培訓和創業培訓,幫助其就地就近實現就業。指導生產經營困難企業組織待崗人員開展技能提升或轉業轉崗培訓,增強其技能素質。對因金融危機導致的下崗失業人員再次參加技能培訓的,給予二次免費培訓政策。
14、加強農民工素質培養。加強部門協調配合,組織實施農民工思想道德素質培養、技能素質培養、文化健康素質培養、法律素質培養等主題行動。通過開展第二屆優秀農民工表彰活動,促進優秀農民工由“農民”變“市民”,為我街經濟建設做出新貢獻。
15、做好農民工維權工作。進一步清理整頓市場,依法依規嚴厲打擊非法職介。暢通舉報投訴渠道。開展農民工工資支付專項檢查,維護勞動者合法權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