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2020年水利水務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20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推動高質量發展、加快振興的攻堅之年。全縣水利水務工作的總體思路是: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深入貫徹黨的四中全會精神,根據省廳、市局工作要求和縣委、縣政府總體部署,積極踐行新時代治水方針,大力弘揚新時代水利行業精神,牢牢把握水務改革發展總基調,更加注重治水的系統性、整體性和協同性,突出水務發展謀長遠、水務工程補短板、水務行業強監管,重點推進水利(務)工程、生態河湖、防災減災、品牌創建、治理體系建設,管理水資源、改善水環境、保障水安全,著力推進全縣水治理體系和治理能力現代化,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更加堅實的水基礎保障。
圍繞上述目標,將重點做好以下十個方面的工作:
一、堅持規劃先行,突出各類規劃編制。立足現代水利水務理念,發揮規劃的龍頭作用,強化頂層設計與規劃引領,高標準編制各項規劃,確保規劃的系統性、科學性和前瞻性。一是系統抓好水利水務“十四五”發展規劃。以提升水務現代化高質量發展為主線,以“補短板、強監管、提質效”為抓手,以水安全保障、水生態治理保護、水資源節約配置、城鄉供排水、農村骨干工程、水工程管護和水務改革創新等工程體系為主要任務,抓好縣水利水務“十四五”發展規劃編制工作。二是重點抓好各類專項規劃設計。委托北京中水新華國際工程咨詢有限公司、市水利建筑設計研究院等設計單位,重點做好生態河湖保護規劃、中型灌區節水配套改造與提檔升級規劃、供排水規劃編制(修編)。同時,委托南京中陸必得旅游規劃設計研究院做好子午河風景廊道規劃設計、大沙河旅游風景道提升規劃設計、石馬堌(梅花山)旅游景區整體提升策劃暨修建性詳細規劃、華山歡樂營旅游區提升策劃暨修建性詳細規劃等設計工作。
二、堅持生產為要,突出水利工程建設。立足片區水利基本建設,提高建設標準,強化設施配套,提升功能效益。一是重點實施湖西洼地治理工程。年度計劃投資4億元,疏浚河道總長度10.9公里,加固河道堤防17.9公里,新建防汛道路9公里,拆建泵站4座、涵閘10座、橋梁5座,新建部分水土保持項目等。同時,完成西支河、史南河等河道的清障工作,實現片區面貌不斷提升。二是加快實施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計劃投資1200萬元,采取工程措施和林草措施,實施宋樓鎮李大樓小流域綜合治理工程,綜合治理水土流失面積12.7平方公里。三是推進實施農村河道疏浚整治工程。計劃投資2200萬元,疏浚整治歡南大溝、宋莊大溝等30條農村河道,進一步提高農田灌排能力。四是計劃實施水利工程維修養護和河道管理保護工程。總投資900萬元(年度投資500萬元),計劃維修李樓閘站護坡、華山閘啟閉機、趙莊閘水泵機組、豐城閘站水泵機組、黃樓閘自動化、復新河堤防道路維修等工程項目。
三、堅持功能彌補,突出城鄉供排水完善。立足城鄉一體化系統性思維,保障城鄉供水能力,強化治污減排措施,順應城鄉一體化發展。一是著力抓好城鄉供水一體化提檔升級工程。投資4680萬元,更新改造臨府花園、臨府小區等30個老小區的供水管網,鋪設各類管道1170公里,涉及用戶8500戶,惠及3.4萬人。總投資5000萬元,更新改造范樓、歡口、首羨等8個鎮(街道)的農村飲水管網,鋪設支管網3140公里,涉及用戶1.6萬戶,惠及6.3萬人,讓全縣群眾喝上安全水、放心水。二是著力推進城區雨污分流工程。根據《城區排水專項規劃》,結合城區道路建設、棚戶區改造、片區拆遷、地塊開發,分年度有步驟同步實施。跟蹤推進東城路、南苑路、西環路等7條道路雨污管網,劉李莊小孫樓棚戶區、薈苑南安置區等3個區塊開發以及博雅實驗學校等城建單體工程配套建設雨污管網,結合老城區修復項目,著力抓好老舊小區雨污配套設施改造,統籌編制城南二號溝、卜老家大溝綜合整治方案,創造條件加以實施,努力實現城區雨污分流、污水進廠、雨水入河、雨污各行其道。三是著力建設城鄉污水處理工程。總投資8.29億元,實施城鄉污水處理PPP項目(2020~2022年),新建城西與城東2個污水處理廠,擴建華山等污水處理廠,提標改造11個鎮級污水處理廠,對列入《鎮村布局規劃》的規劃發展村,新建110座村級污水處理設施,同步配套污水收集管網。2020年計劃投資1億元,實施城西污水處理廠及配套污水管網。四是著力鋪設建制鎮污水管網工程。編制完成《建制鎮污水處理設施“全運行”實施方案》,利用省級獎補資金2303萬元引導各鎮鋪設鎮級污水管網88.45公里(2019-2020年),提高鎮區污水收集率,確保2020年底實現建制鎮污水處理率達75%以上。
四、堅持生態優先,突出城鄉水環境治理。立足城鄉水環境綜合整治,不斷健全水治理機制,大力提升水環境質量,統籌推進城鄉水生態文明建設。一是實施中水廠建設工程。總投資1.038億元,建設規模為2萬m3/d的中水廠及4.5公里DN500規模的中水輸、配水管網敷設等工程,對污水處理廠尾水進行深度處理,實現中水直接循環利用,節約水資源。二是推進城區水系連通工程。結合擴挖、疏浚、整治,溝通城區河流水系,引清入城。投資1200萬元,先期實施月牙河治理工程,疏浚貫通月牙河1.5公里,重建中陽大道涵洞、復新河口節制閘等,結合東城路雨污分流,打造城市水生態景觀長廊。三是鞏固水生態環境提升工程。總投資1200萬元,利用各類水利工程調引上下級湖水入豐,促進骨干河道水體常態化流動,保持內河水質長清,全面改善水生態環境。開展河道長效管護工作,對17條骨干河道及梁寨水庫進行市場化管護。高標準建設三聯河、白銀河2條生態河道。四是抓好大沙河國家級示范河湖建設工程。搶抓大沙河段作為全省唯一河流入選全國示范河湖建設契機,總投資1000萬元,編制項目實施方案,完善大沙河河史館、河道生態綠化等工程,實現河暢、水清、岸綠、景美,達到國家級示范河湖驗收標準。
五、堅持科學管理,突出防災減災能力提升。立足預防與減災并舉,構建基層防汛抗旱預警體系,細化工作責任,落實具體舉措,扎實抓好水旱災害防御。一是著力完善洪澇災害防御體系。依托信息化建設,利用農村基層防汛預警系統,對各河道及重點閘站水位情況進行24小時監測,強化實時監控與風險研判,提前預警,切實提升治水質效。二是全面開展水利工程汛前汛后檢查。堅持工程措施與非工程措施雙保障,開展除患排查整改,提前修復損毀工程,恢復防洪防旱功能,水旱災后應急治理,確保工程安全、物資儲備、值守巡查三到位。三是建立健全應急搶險機制。添置抗旱排澇設備,強化搶險隊伍建設,完善災害防御應急預案,完善調度機制,開展調度演練與應急拉練,不斷提升水利應急搶險綜合能力。
六、堅持建管并重,突出質量安全同步施策。立足工程質量與安全生產標準化,完善管理制度,落實主體責任,強化安全監管,不斷提升管理水平。一是制定水利工程質量標準化管理體系。結合水利工程特點和以往施工管理經驗,將水利工程技術標準、管理標準和工作標準三者有機融合,著手編制《水利工程質量標準化管理手冊(試行)》。同時,采用項目目標管理施工機制,從質量管理體系、流程、制度以及質量崗位職責、質量事故處罰等方面完善實施方案,實現事前預防、事中控制、事后監管,全程管理。二是開展標準化水利工地創建。借鑒標準化施工現場規范,嚴格執行各項管理規程,實行樣板引路,爭創省、市級文明工地。規范在建水利工程施工現場管理,推行工人實名制管理,設立門禁系統、監控系統、安全體驗區、樣板展示區等,不斷提升工地管理水平。三是強化安全生產跟蹤監管。以安全生產標準化達標創建為著力點,堅持源頭治理,增強安全生產意識,壓實主體責任,明確監管責任,強化措施落實,加大重點環節隱患排查、專項整治和有效監管,不斷提升安全事故防控能力。
七、堅持品牌創建,突出行業亮點打造。立足抓基礎、強特色,將品牌創建融入工作中,堅持標準規范,推動工作朝著更高、更強、更遠的方向挺進,不斷提升水務系統軟實力。一是開展省標準化水庫創建工作。嚴格按照小水庫管理標準,認真做好梁寨水庫監督管理和創建驗收前期準備工作,計劃10月份進行創建驗收。二是開展省級節水型載體創建工作。投資46.63萬元,實施用水監測計量、非常規水資源回用設施建設,完善節水制度,開展節水宣傳教育,年底前完成縣水務局節水機關創建工作。同時,強化宣傳引導、狠抓技術創新、嚴格督查監管,不斷規范用水行為,年內創建1個省級節水型學校、1個省級節水型企業和1個省級節水型單位。三是開展省二級管理單位創建工作。對照省級規范化管理標準,建立健全崗位責任、學習培訓、操作規程、養護管理等各項規章制度,年底前完成夾河站省二級水利工程管理單位創建工作。四是打造獨具特色的水生態景觀。結合全縣生態經濟和全域旅游建設,立足水生態和水環境優勢,著力打造復新河人行橋、子午河貫通、華山閘花海、梅花山景區、華山歡樂營等5個水生態景觀。其中,復新河人行橋建設工程計劃投資約2200萬元,緊鄰中陽大道、南環路各增設1座人行橋,實現人行步道閉環。子午河貫通、華山閘花海建設項目計劃2020年6月底完成,梅花山景區、華山歡樂營計劃2020年12月底完成。
八、堅持系統治理,突出管理體系構建。立足系統化思維,把制度體系擺在更加突出位置,推進水利水務工作理念更新、業務重塑、流程再造。一是構建河長制網格化管理體系。編制河長制網格化管理實施方案,明確各級河道管理責任主體,建立四級網格化監管平臺,定格、定人、定責,實現全覆蓋的管水網絡體系和監管新格局。指導民間“三支隊伍”活動開展,施行“河長+檢察長+警長”治河護河模式,促進水環境監管科學化、規范化和效能化。二是構建城鄉供水一體化運營管理體系。制定漢之源營銷公司統一扎口管理鄉鎮供水運行模式,探索每鎮設立1個供水服務站,負責管轄區域內供水經營抄收、管網運行維護、加壓泵站運行、供水業務安裝等工作,切實提高城鄉供水經營管理與服務水平,持續增強群眾對供水工作的滿意度。同時,強化城鄉供水一體化監管監測體系建設,加強原水水源、管網水和末梢水水質狀況監測評估,實現供水全過程監管。三是構建水行政科學執法體系。持續推進水政監察“執法隊伍、執法裝備、執法基地、執法規范和執法信息”五大標準化建設,夯實水行政執法基礎,全面提升水政執法和監管能力。繼續鞏固河湖“兩違三亂”整治成果,杜絕出現新的“兩違三亂”行為。四是構建立體化防災御災體系。開展年度防汛搶險演練,打造一支“訓練有素、技術熟練、反應迅速”的防汛搶險隊伍。完善農村基層防汛預報預警體系建設,強化雨情、各河道及重點閘站水位情況動態實時監控。建設現代化防汛防旱倉庫,維修養護各類防汛應急水利工程,加強科學調度,提高全縣抵抗旱澇災害風險能力。
九、堅持提前謀劃,突出前期項目推進。立足解決大水利“卡脖子”問題,著眼長遠,科學合理儲備項目,千方百計爭取項目,想方設法包裝項目,確保項目手續有通道、資金來源有渠道。一是全力推進水資源調蓄項目。圍繞增強我縣境內河湖調蓄水能力,提高農業用水保證率,緩解用水高峰期缺水狀況,投資估算10億元,擴挖大沙河、苗城河,增加蓄水量4000余萬方。二是全力推進苗城灌區配套改造項目。圍繞縣城西南部114.5平方公里片區面貌改善,估算投資3000萬元,實施苗城灌區配套改造,計劃在王溝、孫樓、常店3個鎮(街道)新(拆)建泵站25座、節制閘9座、橋涵18座,清淤干渠、大中溝6條,新建管理所1處,配套信息化建設1項,建成后輻射耕地面積12.45萬畝。三是全力推進張埝閘船閘重建項目。結合復新河航道“六改四”升級改造和水運貨運能力提升,確定船閘重建方案,依托水投公司平臺,積極探索與淮河工程集團公司合作建設模式。四是全力推進在建項目融資突破。依托水投公司等載體平臺,堅持融資目標跟著建設需求走,圍繞城鄉供水一體化(二期)、城鄉污水處理、中水廠建設、水生態、水景觀等在建項目,緊盯融資市場,拓展融資渠道,嚴格風險把控,引進多方資金,全力融、靈活用、科學還。同時,加強水投公司企業化、規范化、實體化運作,盤活利用存量資產,整合充實有效資產,實現資產增值保值,增強造血功能,持續提升運營能力。
十、堅持黨建引領,突出發展基石筑牢。堅持和加強黨的全面領導,將黨建工作融入業務、融入基層、融入人心,不斷把全面從嚴治黨引向深入,為水務改革發展提供堅強政治保證。一是加強黨的政治建設。壓實黨建主體責任,旗幟鮮明講政治,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做到“兩個維護”,把對黨絕對忠誠貫穿在水務工作的全過程。堅持用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教育引導黨員干部,夯實思想根基,牢記初心使命,突出履職盡責,緊扣工作落實,層層壓實責任,凝聚發展共識,全力營造風清氣正的良好政治生態。認真落實意識形態責任制,統籌做好輿情監測、輿論引導、水情教育工作,主動發出水務聲音,匯聚治水興水力量。二是加強黨風廉政建設。嚴明黨的政治紀律和政治規矩,嚴肅黨的“六大紀律”,用好監督執紀“四種形態”。加強警示教育,把反腐倡廉教育、黨紀黨性教育納入干部培訓計劃。緊盯工程建設、資金管理、行政審批等重點領域以及關鍵環節突出問題,堅決整治各種違紀違規行為。嚴格遵守《中國共產黨廉潔自律準則》,推進全局內部政治體檢工作開展,切實做到廉潔自律、廉潔用權、廉潔齊家。三是加強黨委自身建設。研究制訂局黨委中心組學習計劃,每月組織1次政治理論學習,武裝頭腦、指導實踐、推動工作。深化運用“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持續開展思想解放大討論,深入推進水務工作高質量躍升。健全完善局黨委運行機制,嚴格執行民主集中制和議事決策規則,不斷提高局黨委把方向、管大局、促落實的重要作用。加強基層黨支部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全面提升黨支部的組織力。四是加強干部隊伍建設。加強對干部的思想淬煉、政治歷練、實踐鍛煉、專業訓練,引導干部提高政治站位,樹立大局意識、整體觀念,強化責任擔當,改進工作作風,提高推動全面發展、全面進步的能力。堅持正確用人導向,嚴格選人用人標準,加大年輕干部培養力度,強化干部輪訓、職工培訓和交流,堅持在一線工作中、在重要崗位上選撥任用干部。把干部執行力建設擺在突出位置,健全重點工作推進機制,細化任務、明確責任、強化督導,在抓大事、解難事、辦要事上提升干部落實能力。用心用情做好離退休干部工作,引導老同志為水利水務改革發展增添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