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縣市場監管工作要點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20年全縣市場監管工作,總體思路是: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中央四中全會、中央經濟工作會議和縣委十四屆九次全會精神,以及視察重要講話精神和對市場監管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按照國家、省、市市場監管工作會的部署要求,緊緊圍繞“促發展拉高線,保安全守底線”工作目標,強化機制創新,加強工作融合,嚴格市場監管,推進綜合執法,推動我縣市場監管工作邁上新臺階,為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做出市場監管應有貢獻。
一、持續深化改革,努力構建良好營商環境
1.服務發展更加優化。深化“證照分離”改革,著力解決“準入不準營”問題。創新食品生產許可審查管理模式,針對低風險食品類別,探索推行“先證后查”“自主聲明”“公開承諾”。加強個體工商戶轉型升級培育庫建設,促進財政、金融、稅收等優惠政策精準向入庫轉型企業傾斜。深入推進“星級文明誠信個體戶”創評活動暨“誠商信貸通”工作,進一步提升創評活動的知曉度和影響力,全力服務個私經濟健康發展。(責任部門:食品綜合監管科、信用綜合監管科、各基層分局)
2.消費環境更加和諧。深化開展“放心消費示范”創建活動,擴大行業領域覆蓋面。積極配合上級消保組織,試點推行線下經營實體七日無理由退貨承諾制度。加強消費領域商品質量監測,不斷提高消費商品供給質量。開展“3•15”宣傳活動,開展比較試驗、消費體察活動,引導消費者科學理性消費。優化12315投訴舉報快速處置體制,提高消費投訴舉報調處效率。強化產品缺陷召回工作。發揮消保組織作用,認真受理消費者投訴,及時化解矛盾糾紛,協助上級消保委做好消費領域公益訴訟和集體訴訟。加大對消費欺詐、侵犯個人信息、預付卡跑路等消費痛點堵點問題的專項整治,妥善應對重大消費維權事件。(責任部門:市場維權股、各基層分局)
3.市場競爭更加公平。認真貫徹落實公平競爭審查制度及實施細則,配合省市局關于全面清理、廢除限制企業公平競爭的存量政策措施,嚴格落實增量政策公平競爭審查流程,消除制度隱性壁壘。嚴格按照要求清理與企業性質掛鉤的行業準入、資質標準、產業補貼等規定和做法。依法查處和糾正各類濫用行政權力排除限制競爭行為,切實讓企業在同一起跑線上競爭。加強涉企收費價格監管,有效減輕企業負擔。(責任部門:價竟綜合監管科、各基層分局)
二、發揮職能作用,努力增強企業發展內生動力
1.進一步推動質量強縣工作。發揮質量工作考核引領作用,強化政府工作責任,強化部門工作合力,激發企業主觀能動性,推動質量強縣建設。要以提升企業質量發展能力為目標,組織質量提升行動,開展質量管理幫扶,因地制宜舉辦質量管理方法培訓,大力宣傳質量管理創新成果和先進管理方法,讓企業想抓質量、會抓質量。組織開展2020年全縣“質量月”“品牌日”活動,加強名牌產品、市長質量獎、井岡質量獎的培育和指導,跟蹤指導企業做好申報工作,力爭獲評名牌5個,全省標準“領跑者”企業1家;適時啟動縣長質量獎評選工作;樹立質量標桿,營造良好質量氛圍。(責任部門:質量綜合監管科、局辦公室)
2.進一步推動技術基礎支撐。力爭5月份食品藥品檢測中心建設正式啟動運行,進一步推進檢測能力建設,為市場監管提供強有力的技術支撐,保障食品安全。提升計量檢定能力,更新升級計量檢測、檢定設備,優質服務園區企業及民生計量工作。(責任部門:食品藥品檢驗檢測中心、計量所)
3.進一步推進知識產權創新建設。建立以企業為主體,服務機構參與的高價值專利組合培育機制,推動產學研協同創新發展,針對企業現有領先技術、主導產品應用率較高的技術、行業(企業)未來發展規劃研究技術,開展專利布局,提升專利運營和保護能力。鼓勵化工企業多申請、授權發明專利,同時加大對非化工企業的宣傳力度,努力改變我縣專利申請、授權嚴重依賴化工行業的局面。力爭2020年專利申請量達到250件,其中發明專利40件;授權量150件,其中發明專利10件。有效發明專利達到50件,每萬人有效發明專利擁有量達到1.5件。激勵企業創新創造,加大知識產權質押融資推進力度,更好地發揮知識產權對經濟發展的支撐作用。強化品牌創建意識,深入挖掘我縣地理標志資源,積極組織申報國家地理標志保護產品。以創建國家級品牌為抓手,重點抓好“吳城大板瓜子”和“藜蒿”地理證明商標申報。積極推進我縣品牌國際化發展思路,力爭注冊成功馬德里國際商標1個。(責任部門:信用綜合監管科)
三、抓緊抓細抓實,努力筑牢“三大安全”底線
1.突出加強食品藥品安全監管。深入貫徹省委、省政府和市委。《關于深化改革加強食品安全工作推進全省食品安全治理現代化的實施意見》,督促落實屬地責任,壓實企業主體責任,細化部門監管責任。勇于擔當食安辦職責,督導落實鄉鎮黨委政府領導班子成員食品安全工作責任。建立食品生產企業自查制度,強化企業食品安全管理人員抽查考核。堅持日常監管與專項整治相結合,推進食品安全放心工程建設十大攻堅行動。突出抓好農村等重點領域食品安全監管,鞏固保健食品專項清理整治成效。開展肉制品、飲用水以及餐飲質量安全提升行動,實施食品制作現場環境凈化行動。科學編制2020年食品抽檢計劃,加大對校園食品和餐飲、食用農產品、農村地區、“四小”及節日食品等專項抽檢,適當增加抽檢批次,擴大抽檢覆蓋面。以抽樣檢驗和隱患排查為依托,督促企業完善追溯體系。健全不合格產品后處理工作,形成閉環機制。加強對抽檢數據的分析利用,及時發現潛在安全風險點,科學穩妥警示信息。實現2020年全縣主要食用農產品監測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7%以上,食品安全抽檢合格率達到98%的目標。組織實施食品小作坊提升計劃,強化小作坊經營業主及從業人員安全素養,加強食品安全監管人員培訓,建立健全食品經營許可現場審查機制。實行生產企業食品安全風險分級管理,充分發揮“雙隨機一公開”等監管威懾作用,督促企業生產過程持續合規。以學校食堂為重點,深入推進“明廚亮灶”工作,進一步提高“互聯網+明廚亮灶”覆蓋率,確保幼兒園、小學實現100%。推進大中型以上餐飲實施“廚房革命”,打造“4D廚房”,加強小餐飲后廚改造,實現提檔升級。開展放心食品超市自我承諾活動,力推2家通過市級“放心肉菜示范超市”創建,嬰幼兒食品經營、大型肉制品企業自查報告率率先實現100%。(責任部門:食品綜合監管科)
以有關疫情防控重要指示批示為根本遵循,扎實做好疫情防控藥品器械監管工作。結合實際,充分調動藥品、醫用防護用品等生產企業的積極性,開辟綠色通道,提供優質高效服務加快推進企業復工復產、擴大產能,滿足疫情防控需求。加強疫情防控期間的監督檢查,加大執法力度,嚴厲打擊制售假劣藥械違法犯罪行為。推進“兩法”(《藥品法》、《疫苗法》)實施,集中力量加大對生物制品、注射劑、特殊藥品等高風險企業和產品監管。做好疫苗國家監管體系(NRA)評估工作,加強對全縣疾控機構、疫苗接種單位監督檢查。加大“兩品一械”抽檢和后處置力度,按時完成上級下達的“兩品一械”抽檢任務。持續開展網絡違法違規售藥、醫療器械“清網”、化妝品“線上凈網、線上清源”等專項整治行動,加大化妝品經營使用單位檢查整治力度,堅持重典治亂,力爭查處一批違法違規行為、移送一批重大案件、解決一批影響藥品安全的突出問題,確保不發生重大藥品質量安全事件。(責任部門:藥械綜合監管科)
2.突出加強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堅持“把隱患當事故處理”的觀念,以液化石油氣氣瓶、電站鍋爐范圍內管道、防爆環境起重機械、危險化學品相關特種設備、廠內專用車輛、“三無”電梯、簡易升降機隱患治理為重點,實施第三方技術機構參與特種設備安全隱患排查常態化機制,強化隱患治理力度,縱深推進特種設備安全專項整治行動。充分發揮特種設備安全專委會作用,落實特種設備安全監管各方職責。探索推動電梯安全責任保險,建立風險分擔機制。(責任部門:特設綜合監管科)
3.突出加強產品質量安全監管。聚焦兒童和學生用品、紡織服裝、家居用品、裝飾裝修材料、成品油、低壓電器、消防產品、農業生產資料等與人民群眾生活密切相關的產品,以及輿論關注的熱點產品,強化產品質量安全監測評估和監督抽查。以電線電纜、消防產品、電器產品、農機產品、電動自行車、汽車等為重點,強化強制性產品認證監管。(責任部門:質量綜合監管科)
4.創新安全監管監測機制。細化落實《突發事件應急管理辦法》,加強應急工作保障,構建上下聯動部門配合的應急處置機制。適時組織“三大安全”突發事件應急演練,增強突發事件應急處置能力。督促企業加強安全應急工作,指導企業建立健全安全應急預案,幫助企業提升安全應急能力。積極探索食品、藥品產品安全“智慧監管”監測體系建設,著重運用大數據、云計算等平臺,推進線上線下監管全覆蓋。不斷完善特種設備動態監管系統,探索接入安全生產監管系統,適時掌握各重點企業車間設備動態,通過現場設備比對,實現精準化監管。(責任部門:特設綜合監管科、食品綜合監管科、藥械綜合監管科)
四、聚焦重點關鍵,努力提升社會管理治理水平
1.加強信用監管工作。加大企業信用數據歸集力度,做到部門內部涉企信息“應歸盡歸”,力爭2020年底,包括食藥、安全生產等重點行業企業信息突破3000條。加大部門信用聯合懲戒力度,加強失信企業信息推送,做好失信信息在市場監管各項業務系統嵌入工作。穩步推進企業年報“多報合一”工作。全面落實省、市“雙隨機、一公開”計劃。(責任部門:信用綜合監管科、其他科室按職責分工,各基層分局)
2.加強重點監管執法。強化線上線下一體化監管,開展網絡市場監管專項行動、集中促銷專項整治行動,嚴肅查處網絡市場違法違規行為,凈化網絡市場環境。聚焦原料藥、公用事業等涉及民生的重點領域和重點行業,配合開展反壟斷執法、反不正當競爭等商務執法。配合做好創建“無傳銷網絡平臺”工作,建立和完善預防打擊傳銷長效機制。開展商標、專利、地理標志保護產品等侵權假冒違法行為集中執法。貫徹實施電動三輪四輪車禁令,嚴查電動車制售違法行為。堅持標本兼治、長效常治,深化鞏固市場監管領域掃黑除惡專項斗爭成效。(責任部門:價竟綜合監管科、各基層分局)
3.加強熱點領域監管。密切關注熱點商品、關鍵時段、重點市場的價格動態,落實豬肉和糧油蛋菜保供穩價措施,嚴防供需之外的人為漲價,密切監控暴漲暴跌異常現象,嚴厲打擊哄抬價格、串通漲價、價格欺詐。組織開展水電氣暖等行業價格收費監管。強化民生領域計量監管。完善廣告監測機制,建立健全廣告監測網絡。堅持以關系人民群眾生命和財產安全的食品、藥品、醫療、金融、房地產等廣告為重點,持續開展虛假違法廣告專項整治。深入開展互聯網廣告整治工作,集中曝光一批典型違法案件。(責任部門:價竟綜合監管科、信用綜合監管科、各基層分局)
4.加強監管機制建設。整合市場監管制度規則。梳理制定行政事權清單,合理分層分類劃分行政事權,確保市場監管職責全面履行。配合市局開展市場監管治理體系標準化研究,積極探索推進“智慧+專業”監管建設。(責任部門:法規股、質量綜合監管科)
五、突出政治引領,努力建設一支市場監管“鐵軍”
1.切實加強政治建設。強化政治責任,旗幟鮮明講政治,堅持把政治建設擺在首位,深入學習領會關于市場監管工作的系列重要論述,讀原著、學原文、悟原理,堅定不移加強黨對市場監管工作的全面領導,堅持不懈推進黨的政治建設,準確把握機關黨建面臨的新形勢新任務新要求,切實增強做好機關黨建工作的責任感、使命感和緊迫感。要強化理論武裝,深入學習貫徹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樹牢“四個意識”,堅定“四個自信”,堅決做到“兩個維護”。強化政治規矩,嚴格遵守政治紀律和組織紀律,提升政治擔當。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加強“一網兩微”陣地管理,形成“步調一致、齊抓共管、上下互動、整體聯動”的意識形態工作格局。(責任部門:局機關各科(股)室、局直屬各單位、各基層分局)
2.深化主題教育成果。在全局將“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作為加強黨的建設的永恒課題和全體黨員干部的終身課題,引導黨員干部學深悟透、融會貫通、真信篤行。總結提煉主題教育好的經驗與做法,固化為機制制度,確保常態長效、落實落地。強化支部建設,牢固樹立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推動全面從嚴治黨向基層延伸,加強黨的組織體系建設,扎實推進黨支部工作規范化標準化建設,更好發揮支部戰斗堡壘作用。全面推行“黨建+”理念,實現黨建工作與市場監管業務工作相互融合相互促進。(責任部門:局機關各科(股)室、局直屬各單位、各基層分局)
3.提升基層監管能力。積極爭取各方支持,持續推進基層標準化、規范化建設,力爭今年完成吳城分局、白槎分局規范化達標建設。按照市場監管總局制訂的基層執法裝備配備標準和省市場監管局的各項工作要求,合理保障基層裝備投入,高標準打造基層市場監管分局。針對基層一崗多責等情況,創新培訓方式,豐富培訓內容。堅持用好學習強國平臺、市場監管業務講壇、博聞講壇、《每月一法》、網上學習平臺等學習渠道,督促干部加強學習,提升對法律法規的理解掌握與實踐操作能力。(責任部門:局機關各科(股)室、局直屬各單位、各基層分局)
4.加快轉變工作作風。堅持不懈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聚焦“四風”隱形變異問題,堅決破除形式主義、官僚主義,大力整治“怕、慢、假、庸、散”作風頑疾,持之以恒正風肅紀,有效防范廉政風險。堅持以“五型”市場監管部門建設為主線,深入推進轉作風、提效能。大力倡導“事事馬上辦、人人釘釘子、個個敢擔當”“不為不辦找理由,只為辦好想辦法”的優良作風。健全上下溝通機制,創新開展調研方式,切實改進文風會風,精簡各類報表文件,使各項決策部署更接地氣。加強市場監管文化建設,樹立市場監管部門良好形象。(責任部門:局機關各科(股)室、局直屬各單位、各基層分局)
5.加強黨風行風建設。按照“管行業就要管行風”的要求,主動擔當黨風行風建設責任。聚焦當前黨風行風薄弱環節,突出抓早抓小抓預防,加強黨性黨風黨紀教育,深化廉政風險防控機制建設。貫通運用監督執紀“四種形態”,以動真碰硬的舉措倒逼責任落實,將全面從嚴治黨不斷引向深入、傳導到基層。要持續正風肅紀,建設風清氣正的政治機關,讓群眾切身感受到市場監管部門新變化新氣象。(責任部門:局機關各科(股)室、局直屬各單位、各基層分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