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食物衛生監管的工作打算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務求實效。各地、各部門要以食品平安宣傳周活動為契機,加大宣傳。采取群眾喜聞樂見的形式,加強對食品生產經營單位有關食品質量、平安、衛生法律法規的宣傳,提高其守法意識和依法組織生產的自覺性。要加大對社會和群眾的宣傳,使廣大群眾樹立科學、理性的消費觀念,建立食品平安的最后防線。要建立健全舉報獎勵制度,加強社會監督和輿論監督,形成全社會關注重視食品質量平安的良好氛圍。
要落實責任制,把任務和責任逐級分解到有關單位和人員,對發生重大食品平安事故的地區和單位,要嚴肅追究地方政府和主管部門的責任。要加強督促檢查,市食品平安監管工作領導小組今年要組織1-2次督查活動,對各地、各有關部門實施食品放心工程的情況進行檢查,確保食品平安專項整治和食品放心工程實施工作取得實實在效果。
一、指導思想
依照“標本兼治、著力治本”工作方針,以黨的十六大精神和“三個代表”重要思想為指導。樹立科學的發展觀和正確的政績觀,以推進食品平安專項整治為主線,突出食品源頭治理,以加強農村地區食品平安監管為突破口,重點抓好種植養殖、食品生產加工、流通和消費四個環節,逐步建立和完善食品平安信用體系和食品平安監管機制,全面提高我市食品平安監管水平,確保人民群眾食品消費的平安。
二、工作重點
探索建立長效監管機制;嚴厲打擊各種制售不符合規范和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重點監管品種是與群眾生活息息相關的糧、肉、蔬菜、水果、奶制品、豆制品、水產品等7類食品,加大對食品源頭污染治理的力度;加強對食品生產和加工環節的監管;抓好對流通環節的食品平安監管;強化消費環節的食品平安管理;開展食品平安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具體包括:大米、面粉、面條、食用油、醬油、食醋、米粉、米線、腐竹、早餐食品、啤酒、飲料、飲用水、冷凍食品、蔬菜、奶制品、水果、茶葉、畜禽產品、水產品等。
三、工作目標
㈠全市縣城以上定點屠宰廠(場)基本達到生豬屠宰管理條例》和《豬屠宰與分割車間設計規范》規定規范;縣城以上生豬私屠濫宰和注水肉、病害肉、劣質肉上市受到全面遏止;縣城以上鄉村生豬進點屠宰率達到90%以上。質監、工商、現代服務業指導中心、農業部門配合。
㈡全市城鄉蔬菜農藥殘留超標率下降5個百分點。工商、質監部門配合。
㈢生豬“瘦肉精”平均檢出率下降1個百分點。由農業部門牽頭負責。
㈣全面規范市城區的大型食品商場(超市)散裝食品經營行為。由衛生部門牽頭負責。
㈤推行食品質量平安市場準入制度。市城區大型市嘗超市進貨索票索證率達90%以上。由工商部門牽頭負責。
㈥開展食品平安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由食品藥品監督管理部門牽頭負責。
㈦實行“農改超”和農產品質量平安市場準入制度試點工作。配備檢測人員,對入市銷售的食品進行抽檢和公示;規范農貿市場秩序,縣城以上取締馬路市場和露天市場,全面實現農貿市場退路進廳。由經貿委牽頭負責,工商、質監、農業、城建、現代服務業指導中心等部門配合。
㈧市城區基本實現米、面、油、醬油、食醋等5類食品的平安準入上市。由質監部門負責。
㈨市城區大中型餐飲單位和學校食堂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達到100%。由衛生部門牽頭負責。
㈩基本消除面粉、肉類、兒童食品加工企業濫用食品添加劑行為。由質監部門牽頭負責。
(十一)肉制品、飲料、奶制品、方便面、食糖與味精類調味品、餅干、膨化食品、速凍米面食品、罐頭食品、冷凍食品等10類大中型食品生產企業力爭90%取得生產企業許可證。由質監部門負責。
(十二)及時依法查處制售假冒偽劣及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案件。由各部門按職責要求負責落實。
(十三)全社會對食品安全的滿意度有所提高。
四、主要任務和具體措施
㈠加大對食品源頭污染的整治力度
1整體推進農業投入品質量監管。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種子、農藥、獸藥、肥料、飼料和飼料添加劑等農資產品的違法犯罪行為,凈化農業投入品市場從6月30日起,做好甲胺磷等5種高毒有機磷農藥混配制劑的禁用、禁銷工作。嚴厲查處非法生產、使用“瘦肉精”等國家禁用藥物的違法違規行為,對檢出“瘦肉精”地區實施專項整治,組織開展水產養殖用藥的監管和指導,保證畜產品和水產品的平安。
2完善農產品質量平安保證體系。制定無公害農產品質量規范。形成全市農產品質量平安檢測監督網絡;推進無公害農產品產地認定和產品認證工作。力爭今年全市無公害農產品基地總數達到15個。全面啟動無公害農產品認證工作,使我市通過國家認證并獲得全國統一的無公害農產品標志使用權的產品達到5個以上。
3加強對食品添加劑使用的監管。組織開展對食品生產企業使用添加劑的專項整治。特別是對兒童食品濫用添加劑情況加強管理。
4嚴查使用非食品原料加工制作食品行為。重點落實“十查十找”任務。找陳化糧、礦物油、地溝油、吊白塊、回收過期蛻變食品、工業用雙氧水、毛發水、敵敵畏、甲醇等非食用物質,一經發現完全收繳物品、設備。
㈡加強對食品生產和加工環節的監督
1加強農產品質量平安監管。加強動植物疫情的檢疫、防疫和防治工作。大力推進農產品規范化生產,著力解決好濫用禁用限用農業投入品的問題。對蔬菜、生豬等主要農產品要建立田間檔案管理制度,逐步推行農產品質量平安全程監管。
2加強生豬屠宰管理。實現縣以上全面定點屠宰的目標。即在地域上向農村鄉鎮延伸,品種上向牛、羊、家禽延伸。積極發明條件,加快推進牛、羊的定點集中屠宰工作。
3抓好縣以上生豬定點屠宰廠(場)清理整頓工作。
4嚴厲查處和打擊私屠濫宰及加工注水肉、病害肉的違法行為。各部門要協調配合。
5加強生產加工環節的監管。以重點查處食品生產過程中使用非食品物品、病死畜禽、回收過期食品加工后再上市等違法行為為重點。并強化對食品企業生產環節的日常監督和檢查。加強對獲證企業的監管,凡不具備確保產品質量條件的生產企業及產品都要退出市場
6嚴格食品生產許可證、衛生許可證和食品平安標志的發放管理。加快審查進程。力爭我市小麥粉等5類食品、肉制品等10種食品的大中型生產企業都能獲得食品生產許可證。加強審查和指導,確保QS標志和食品標簽的使用符合有關規范要求。
7加強對食品質量的監督抽查。加大對納入整治和監管重點的食品品種的抽查頻率和覆蓋面;抓生產集中地和產品質量不穩定的企業;要重點抽查涉及人體健康平安的項目。不合格的產品要堅決曝光。退出市場
8嚴厲查處食品生產中的違法犯罪行為。對各類制售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案件。上級領導批示查辦的案件,要及時查處。對暴力抗拒執法的大案、要案要加大偵破力度,快辦快結。
㈢加強流通環節的食品平安監管
1推動農副產品綠色批發市場建設。認真貫徹《農副產品綠色批發市場規范》加強農副產品批發市場軟硬件建設。組織開展綠色市場認證。
2以“農改超”試點工作為突破口。通過發展現代物流方式,提高生鮮食品在超市銷售中的比重。推進“農改超”試點工作,進一步加快農貿市場改超市、農貿市場室內市場退路進廳步伐。
3加強綠色市場與綠色生產的有機結合。組織好對基地產品的考察認證和簽訂合約等工作。逐步實現食品的基地、加工、批發、超市、消費的全程質量控制。大力推行平安農產品專銷市嘗專賣店建設。同時大力推行產品分級包裝和標識管理制度,方便消費者選擇和監督。大力推行市場與基地掛鉤,推行市場與基地的對接和互認;創新農產品營銷機制,發展各種合作經濟組織和專業協會,引導推行經營者自律。大力發展農產品連鎖經營和直銷配送。
4推行平安農產品市場準入制度。盡快在主要農產品生產基地、批發市嘗農貿市場和鄉村重點生鮮食品超市,建立農產品質量平安快速檢測網點,配置專門的檢測儀器和專門的檢測人員,開展以速測為主的平安檢測。各屠宰廠要配備常規的肉品檢測設備,鄉村屠宰廠還要配備“瘦肉精”檢測設備。建立農產品質量平安例行監測制度,開展定點、定期的監測工作,并逐步擴大檢測監督的項目和產品范圍。對沒有按要求建立檢測站點,開展例行檢測或存在平安隱患的單位要向消費者公示,對定點屠宰企業還應依法取消其定點屠宰資格。對確實沒有自檢能力的企業要實現委托檢驗制度,委托有資質或資格的社會食品檢測機構代為檢測。對不能按要求執行委托檢測制度的企業,要及時向消費者公示。
5全面實行食品市場準入和退出制度。實行食品進貨檢驗、索證索票、購銷臺帳和質量追究制度。統一規范購銷臺帳等票、證內容。違規食品不得進場銷售。并按規定銷毀,防止異市異地銷售。要督促企業主動回收已上市和銷售的不安全食品,及時消除隱患。督促和指導食品經營企業建立健全質量追溯、封存演講、依法銷毀和重要大宗食品平安質量購銷檔案等制度,積極探索農產品編碼和可追溯的質量監控模式。
6認真整治假冒偽劣問題突出的食品專業批發市場要在重點食品專業批發市場設置質量監督服務站點。同時受理群眾的舉報和投訴。
7充分發揮食品檢測機構的作用。解決重復檢測和有些品種存在檢測空白問題。發揮好各類檢測機構的效能。
㈣加強消費環節的食品平安管理
1加強對學校食堂、餐飲業及建筑工地食堂。
2全面實施食品衛生監督量化分級管理制度。市城區學校食堂、餐飲業量化分級達到100%。
3認真貫徹執行《散裝食品衛生管理規范》全面規范市城區的大型食品商場(超市)散裝食品經營行為。
㈤開展食品平安信用體系建設試點工作
加快我市食品平安信用體系建設,依照國家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等八部門下發的關于加快食品平安信用體系建設的若干指導意見》精神和我市的實際情況。建立起新型的食品平安治理機制,實現食品行業的可繼續健康發展。市區選擇5個大中型經營企業開展試點工作。有關管理部門要督促企業制定和完善行業規范和道德規范,強化企業法人、市場主辦者是食品平安第一責任人的意識。充分發揮行業協會的作用,建立保證食品平安的行業自律機制。
㈥開展兒童食品和食品包裝、標識印制業整治。對全市兒童食品的生產、加工、銷售企業進行一次全面普查。對不法分子依法從嚴從重從快懲辦。要進一步完善兒童食品的準入條件,建立健全既能確保食品平安、又有利于經濟發展的兒童食品企業的管理規范,實行嚴格的市場準入。進一步規范印刷行業管理,對合法的包裝標識印制企業要加大其承印驗證、承印登記的檢查力度,對擅自設立印刷點從事印刷活動的要堅決取締。
㈦抓好農村食品平安監管和銷售網絡建設。行政執法部門要加強對基層食品流通的監管。形成嚴密的食品平安監管網絡,保證農村食品平安。積極探索農村食品銷售網絡建設,鼓勵大型食品經營企業到農村建立網點,形成食品供應的主渠道。
㈧嚴厲打擊制售假冒偽劣、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
完善執法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各執法部門要把集中整治和日常監管有機結合起來。要加大執法力度。重點取締非法生產經營行為和制售假冒偽劣、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行為。查辦制售假冒偽劣、有毒有害食品的違法犯罪案件中,行政執法機關要加強與司法機關的聯系和配合,及時通報案件查處情況,努力建立行政執法與刑事執法相銜接的工作機制。對涉嫌犯罪的要堅決、及時移送司法機關,不得以罰代刑。
五、工作要求
密切配合。依照“全國統一領導、地方政府負責,
㈠加強領導。部門指導協調,各方聯合行動”工作原則,地方人民政府統一負責本區域內的食品放心工程。各級政府要進一步加強領導,將食品平安工作作為整頓和規范市場經濟秩序工作的重中之重來抓,建立健全食品監管協調機制。要采取有效措施,積極推進綜合執法和聯合執法。食品平安監管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要主動工作,積極發揮“抓手”作用,協調組織本地區的專項整治工作。各部門要加強辦案協作,切實提高執法效能,保證打擊取得實效。
強化監管。各地、各有關部門要結合實際,
㈡專項整治。因地制宜確立工作重點,明確工作任務和目標,認真組織實施食品放心工程,緊緊圍繞群眾反映強烈、社會危害嚴重的食品平安問題,深入開展食品平安專項整治。市食品平安專項整治第一階段(年6月)為動員部署階段;第二階段(2年7月至12月)為組織實施階段;第三階段(年年底至2005年春節前)為總結驗收階段。要正確處置食品放心工程與加強日常監管的關系,正確處置階段性任務與建立長效監管機制的關系。集中時間、集中力量實施食品放心工程任務的同時,必需加強食品的日常全面監管,特別是加強農村地區的食品平安監督工作,堵塞各種漏洞,采取有效防范措施,確保食品質量和安全。
要加強信息溝通與交流,各縣(區)政府、管委會以及市食品平安監管工作領導小組成員單位在今年6月、9月和12月20日前將本地、本單位該季度實施食品放心工程和開展食品平安專項整治工作的情況及統計數據向市食品平安監管工作領導小組辦公室,重大情況及時演講。領導小組辦公室要將工作動態和有關信息及時報送市政府和省食品藥品監管局,同時報送市政府各有關部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