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供銷社工作總結暨2020年工作打算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9年,區供銷社在區委區政府和上級社的正確指導下,以新時代中國特色社會主義思想為指導,認真貫徹落實黨的、二中、三中、四中全會精神和中央一號文件精神,緊緊圍繞供銷社改革發展大局,以鄉村振興戰略為重點,以服務三農為主線,以構建全系統和諧穩定為基礎,全系統上下同心同向、主動作為,不斷拓展為農服務廣度和深度,扎實推進供銷社綜合改革等各項工作,為全區經濟和社會發展作出了一定貢獻。現將工作情況報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一)抓改革、謀發展,促供銷經濟平穩增長。
1、主要經濟指標穩中有進。2019年,全區供銷系統預計實現商品銷售收入43900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8%;實現利潤752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1.3%;社會貢獻總額12100萬元,較上年同期增長0.9%;經濟發展保持穩步增長勢頭。
2、深入開展改革改制工作。一是穩步推進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工作。按照2019年省、市供銷社綜合改革攻堅年工作要求,6月區委、區政府出臺了《中共市區委市區人民政府關于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實施意見》(裕發〔2019〕13號),為供銷社綜合改革提供政策支撐;8月區編辦下發了《關于區供銷合作社聯合社設立理事會監事會的通知》(裕編〔2019〕8號),基本配齊了理事會、監事會領導班子,“三會制”體制基本形成。二是進一步加大對社屬企業破產改制工作。按“依法依規,因企施策,逐步實施”的原則,進一步完善蘇埠供銷社破產改制職工安置掃尾工作;5月份正式啟動區棉麻公司依法破產工作。三是規范推進第一土產公司歷史遺留問題的處置。
3、穩步推進電商平臺建設。依據原供銷社的經營網絡和“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平臺優勢,現已建成網絡銷售中心平臺1個(已對接總社“供銷e家”網絡平臺);縣域電子商務運營服務中心1個,面積1300平方米;倉儲物流中心2個,面積7000平方米;鄉村電子商務服務網點168個(其中:122個是利用供銷社原有網點進行改擴建,69個在貧困村);2019年10月,由丁集鎮人民政府規劃,皋興供銷合作社有限公司負責實施的丁集居委會電商扶貧產業園項目的土建工程基本完成,目前正在進行裝飾及安裝調試施工。
4、著力培育為農服務新平臺。一是2017年10月,我社通過聯合合作的方式,在幫扶聯系村與市區鍋棚店蔬菜種植專業合作社和李德富(鍋棚店村主任)共同發起,成立了“市區鍋棚店供銷合作社有限公司”,根據該村易種植的自然條件,大力發展“一村一品”茭白種植,公司采取采取統一采購種苗、肥料、統一銷售的方式,積極為貧困戶服務,供銷合作社負責收購成品,運往、合肥等地農貿市場進行銷售,今年為村級集體增收達8萬元,確保貧困村集體經濟穩步增長;二是2018年9月丁集供銷合作社與區家杰綠色疏菜專業合作社和丁集鎮丁集街道居委會聯合成立的“區皋興供銷合作社有限公司”,所生產的“家杰”牌綠色蔬菜暢銷于各超市,更吸引了綠籃子超市到田頭定購,成為該超市定點綠色蔬菜采購基地。
(二)抓黨建、強根基,為供銷經濟保駕護航。
1、扎實開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按照“守初心、擔使命、找差距、抓落實”總要求,聚焦主題主線,堅持以黨組中心組集中學習和個人自學相結合,認真學原文、讀原著、悟原理。在學習方式上,通過召開專題交流研討會、上黨課、觀看警示教育片、參觀大別山革命紀念館和集中觀看建國70周大型成就展網上展館等方式,教育系統內廣大黨員將自覺踐行初心和使命變成實際行動。并通過開展主題教育,進一步加強對所屬企業黨組織的管理,要求他們對照標準化建設,進行找差距、補短板,力爭全面達標。
2、不斷深化全面從嚴治黨工作。認真落實黨風廉政建設責任制,扎實履行黨組主體責任,制定印發《2019年黨風廉政建設“兩個責任”暨懲治和預防腐敗體系工作實施意見》與各基層社、社屬企業簽訂責任書,明確目標、分解任務、落實責任。
3、認真開展“嚴強轉”和“三個以案”警示教育活動。重點查擺在落實中央和省市區委決策部署、落實中央八項規定精神以及官僚主義、形式主義等方面存在的問題,建立問題清單、責任清單、整改清單。對干部職工開展警示教育,開展廉政風險排查。
4、抓好巡察整改工作。對區委第四輪巡視供銷社黨組反饋的問題進行積極整改。制訂整改方案,落實整改措施,把整改任務分解到責任領導、責任科室,逐一對照檢查,逐一落實責任,逐一建立臺賬,逐一整改落實,逐一對賬銷號。截至目前,巡察提出的問題已全部整改到位。
5、加強意識形態領域的陣地管理。切實履行意識形態主體責任,定期分析研判意識形態領域情況,辨析思想文化領域突出問題,對重大事件、重要情況等在干部職工中的苗頭傾向性問題,有針對性地進行引導。
(三)抓落實、強責任,各項中心工作扎實開展。
1、扎實開展精準扶貧。一是繼續加大“雙包”幫扶力度,落實幫扶聯系人的責任,對51戶貧困戶進行重點幫扶,堅持每月至少一次到貧困戶家中走訪雷打不動。單位派出2名扶貧工作隊同志長期駐村專司扶貧,幫助貧困村、貧困戶制定幫扶措施和幫扶計劃,發展茶葉、土雞、黑毛豬、茭白等特色種養殖。二是開展扶貧送溫暖活動。心系貧困兒童。通過“六一·關工助力”、“金秋助學”等活動,為該村8名貧困兒童送去2400元慰問金,并從2016年起每年資助該村一名孤兒劉俊3000元學雜費直至其小學畢業;情牽貧困戶。今年以來,區社在重大節日走訪慰問貧困戶79戶,為該村及貧困戶提供送溫暖資金34000元。
2、繼續做好信訪穩定工作。面對供銷系統攤子大、歷史包袱多、維穩壓力大的實際情況,區社按照“誰主管、誰負責”和“超前控制”的原則,先后印發了《區供銷社全國“兩會”期間信訪維穩工作實施方案》、《區供銷社“建國70周年”期間信訪維穩工作實施方案》,加強對企業軍轉干部、企業改制職工、越戰老兵等敏感人群的包保責任制;通過開展開門大接訪、信訪矛盾糾紛排查、調解等
工作,全力做好他們的思想教育和安撫工作,妥善處理各類信訪事項,主動化解矛盾和糾紛,把不穩定因素消除在萌芽狀態。全年全系統沒有發生進京、去省、市越級上訪、群體性上訪事件。
3、筑牢安全生產防線。一是分解任務,明晰職責,區社年初與各公司、各基層社簽訂安全生產目標管理責任書。各單位一把手親自抓、負總責,分管同志具體抓,切實做到了工作有人抓、責任有人擔。二是制定了《區供銷社消防安全隱患大排查大整治工作方案》、《區供銷社開展“1+7+N”安全生產隱患集中排查治理專項行動方案》等文件,對全系統安全生產工作進行安排部署。三是定期開展安全生產檢查督查,全年開展檢查督查活動7次,重點是各基層和企業老舊危房為主,包括既有的住宅和出租的公共場所房屋使用進行安全檢查,確保了全年全系統無一起安全生產事故發生。
4、其他工作有序開展。一是積極參與文明創建工作。今年以來,區社積極組織干部職工多次深入結對共建下龍爪社區開展“煙頭不落地”、“創建文明城市”等志愿服務活動,清理小區亂搭亂建,毀綠種菜,雜物亂堆放,車輛亂停放等安全隱患和影響市容問題,還居民一個安全、健康和衛生的環境。二是做好工會工作。今年深入困難職工家庭進行摸底,對符合條件的3名特困職工建立檔案,實行一對一結對幫扶,并解決系統內4名下崗職工子女上學難問題,為8名下崗職工提供生活和醫療上的救助。三是做好擁軍優屬工作。在“八一”等重要節日期間,領導班子帶隊走訪慰問系統內越戰退役老兵和軍轉干人員,通過摸底排查、建檔立卡等形式,把貧困烈家庭和下崗軍人家屬列為幫扶重點,幫助他們在生產生活中遇到的實際困難,切實把擁軍優屬工作落到實處。四是招商引資工作成績顯著,已完成區委、政府今年下達的5000萬元招商引資任務。五是工青婦、關工、綜合治理等工作健康協調發展,取得明顯成效。
二、當前存在的困難和問題
回顧一年來的工作,在系統內全體職工的共同努力下,我社取得一些可喜的成績。但也清醒地看到,自身工作與深化改革發展的目標要求相比差距很大,還存在一些不足和問題:
一是思想觀念沒有能完全適應綜合改革的要求。系統內部分干部職工對深化供銷合作社綜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緊迫性認識不足,責任感、積極性、主動性不夠強,存在畏難情緒和觀望等待思想,造成綜合改革的進展不夠理想。
二是干部隊伍老化。人才缺乏已成為制約供銷事業發展的瓶頸,目前區供銷合作社機關現存20人,平均年齡偏高,存在學習力、執行力不足。專業人才匱乏,嚴重缺乏熟悉資本運作、金融、電子商務的現代企業經營管理人才,難以適應現代市場經濟的激烈競爭。
三是基層基礎差。各鄉鎮基層供銷合作社和社屬企業絕大部分處于半癱瘓狀態,服務能力弱,社有資產僅剩下部分房屋用于出租,正常運轉難以為繼,且很多房屋屬于老舊危房,安全形勢不容樂觀,制約資產的保值增值。
四是信訪維穩壓力大,系統內有涉軍人員500多人,歷史遺留問題多,職工的最基本養老保險和醫療保險沒有保障。
下一步工作打算
1、繼續穩步推進區棉麻公司破產改制工作。
2、進一步加大綜合改革推進力度。按照建立健全“三會制”要求,擬定2020年上半年籌備召開第一屆社員代表大會。
3、加快推進新網工程建設。對雙峰茶廠實施新網工程建設改造。加大對獨山供銷社、徐集供銷社等老舊經營門點的改造升級力度。
3、進一步加強基層供銷社建設。2020年度成立2-3家村級供銷社,并對已成立的村級供銷社從經營、管理、財務等各方面進行規范。
4、進一步提檔升級村級綜合服務社。積極爭取項目資金用于城南宋崗、丁集松崗兩個“四星級”為民綜合服務中心的改擴建,增加經營服務內容,更加突出公益性服務的特點。
5、進一步完善電子商務網絡平臺建設。依托供銷電子商務有限公司,大力實施農村電子商務和物流惠農民生工程,采取改造、改組、社會加盟等形式,組建農機農藥化肥配送中心和生產資料配送中心,實施商品連鎖經營和統一配送,并提供測土配方和新型農機具、農藥運用方法及電子商務的培訓。力爭用3-5年時間,完成全區村級電子商務服務網點的全覆蓋,建成區“網上供銷合作社”。
6、積極主動完成招商引資、美麗鄉村建設、文明創建等區委、政府交辦各項中心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