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林業發展服務中心工作總結及工作打算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20年全區林業工作在區委、區政府的堅強領導下,深入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深入實施“綠滿·美麗家園”國土綠化行動,啟動“綠滿”三年提升行動計劃,加強雙招雙引林業項目及高標準林果基地建設,嚴格保護森林資源,促進全區經濟社會發展,共建美麗幸福新。
一、2020年工作開展情況
(一)加強造林綠化,深入推動國土綠化行動
2020年完成造林面積1.76萬畝,森林撫育面積6000畝,完成全年目標造林任務的117.3%。
林果生產基地建設。深入實施鄉村振興三年行動計劃,著力發展西部新戶、中部義和、東部六合三大片區,國內引進優良果樹品種50多個,高效改造梁家蘋果種植基地,突出建設新戶鎮果園居、義和鎮果立方、六合街道眾城等林果產業基地。采用高標準鋼管立架、水肥一體化設施、鋪設園藝防草地布等國內先進種植模式建園,新建現代林果基地5000余畝,完成投資3560萬元,輻射帶動當地貧困村和貧困戶,有效推動產業扶貧工作的開展。
新美柳紙漿林示范基地建設。為發揮我區土地資源優勢,大力發展林業產業,切實增加農民收入,區林業發展服務中心與洪范園林科技()有限公司推進建設新美柳紙漿林示范基地項目。該項目一期在新戶鎮、義和鎮承包土地1.5萬畝,總投資1.3億元,建設新美柳紙漿林示范基地。截止目前已到位資金4000萬元,完成栽植面積1萬余畝,植苗300多萬株,各項工作正有序向前推進。
“天下果倉·黃河果園”項目。為建設魯北高端林果產業基地,打造黃林果產業品牌,區林業發展服務中心多方溝通,引進高速民生集團有限公司,注冊成立齊魯泉源供應鏈有限公司分公司,建設“天下果倉·黃河果園”項目,規劃建設高標準現代化蘋果種植示范基地,建設智能化倉儲物流配送交易中心1處。
“綠滿”三年提升行動計劃。為進一步提升全區綠化檔次和水平,統籌城鄉綠化、林地資源,加強生態文明建設,根據八屆區委第136次常委會(擴大)會議精神,我區決定實施“綠滿”三年提升行動計劃。成立“綠滿”三年提升行動計劃領導小組,設立辦公室及工作專班,抽調區林業發展服務中心、區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區農業農村局、區綜合行政執法局等部門工作人員集中辦公。通過多次外出考察、征集意見,經領導小組充分研究,印發《區“綠滿”三年提升行動計劃實施方案(2020—2021)》,目前部分工程已開工建設。
實施河民路綠化工程。工程位于區河民路兩側,東起草橋溝,西至榮烏連接線,工程概算投資2558萬元,綠化長度10.15公里,設計綠化面積約899畝,動用土方52.71萬方,栽植樹木11萬株,鋪設排堿管25870米,灌溉供水管線20461米。目前全部工程已基本完成,管護工作正有序進行。
實施中央財政森林撫育補助項目。2020年投入資金45.9萬元,在黃河三角洲綜合訓練基地實施森林撫育3000畝。目前,項目已經實施完成。
全民義務植樹活動。3月12號,組織全區機關單位干部職工積極開展義務植樹活動,為堅守抗“疫”,避免大量人群聚集,分河民路義務植樹現場和義和鎮義勝村義務植樹現場兩處進行。全區共有83個單位參加,當天栽植金枝槐、龍柏、白蠟等1萬余株,造林100余畝。
森林鄉鎮、森林村居創建。2020年創森工作已如期開展,截至目前,全區共有9個村申報創建“省級森林村居”;19個村申報創建“市級森林村居”;新戶鎮申報創建“省級森林鄉鎮”;孤島鎮申報創建“市級森林鄉鎮”。目前,按照省、市級林業主管部門工作安排,已完成省級森林鄉鎮、省級森林村居市級核查驗收,創建申報工作穩步推進中。
(二)加強資源管護,長效發揮林業效益
林業技術服務。一是成立區鄉村振興·林果技術服務隊,助推林果產業健康發展。服務隊成員由科研機構專家和鎮街鄉土技術人才組成,其中鄉土技術人才由鎮街推薦、林業中心綜合考察確定,首批聘用12人組建區林果技術服務隊。服務隊成立以來,圍繞蘋果矮砧密植栽培、新植樹管理、果樹保護地管理等開展技術服務,既鍛煉了鄉土人才的技術能力,又服務了林農。截止目前開展技術服務20次,收到良好的效果。二是結合新型農民學校培訓,深入田間地頭,積極開展林果技術培訓,全年舉辦林果培訓班7期,培訓果農500人次,深受群眾歡迎。三是按照上級要求開展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宣傳和產品抽檢工作。結合食用農產品質量合格證試點工作,開展食用林產品質量安全宣傳活動,發放明白紙500余份。配合省市業務部門開展果品監督和風險監測抽樣30批次,經檢測,全部合格。自行開展區級果品抽樣檢測,抽樣80批次,送區檢驗檢測中心進行檢測。四是組織開展政策性林業保險工作,投保總面積77076.35畝。五是林業貼息貸款申報工作,落實2019年度涉林貸款1130萬元,為林業生產提供了資金支持。
林木病蟲害防治。全年累計防治作業面積37.1萬畝次。一是依托全區14處數字化監測站對林業有害生物發生情況進行監測預報,已蟲情監測預報15期,為全區防治工作提供依據。二是實施飛機防治美國白蛾等林業有害生物項目,防治面積19萬畝次。三是實施“主干線路食葉害蟲防治社會化服務”“主干線路蛀干害蟲防治社會化服務”等5個社會化服務項目,人工物理防治面積3萬畝次,地面藥劑防治13.6萬畝次,人工注藥防治0.6萬畝,釋放周氏嚙小蜂寄生繭4萬枚,防治面積0.40萬畝次,性引誘劑防治0.5萬畝次,配置各種防治藥械200余臺,建設專業防治隊伍20支,培訓鄉村防控技術人員200人次,累計投入防控資金400余萬元。
森林防火工作。一是加強組織領導,嚴格落實區森林防火指揮部統一調度和森林防火指揮部各成員單位、各鄉鎮密切協作機制及屬地管理職責。二是加強宣傳引導,以“六個一”活動(即“召開一次森林防火會議、舉行一次森林防火實戰演練、組織一支森林防火宣傳車隊、開展一次森林防火集中宣傳日活動、發展一批青年志愿者服務隊、印制一份森林防火宣傳手冊”)為主要載體,充分利用廣播、電視、報刊、雜志等新聞媒體進行宣傳,出動宣傳車60余車次,發放森林防火宣傳材料1000份。三是加強規范化建設,修繕防火碑30塊和在重點林區、林區周邊村莊、及主要交通路口設立森林防火警示牌50個。四是加強部門協同,聯合區應急管理局、市森林公安分局、市自然資源局分局進行不間斷、大批次巡查巡視,形成森林防火聯防聯控大格局。五是加強值班值守,嚴格執行24小時值班和領導帶班制度,執行“有火必報、報撲同步”規定,保證信息暢通,堅持“首問負責制”。截止目前,全區沒有發生一起大的森林火災。
濕地保護工作。結合本區實際,開展“世界濕地日”宣傳活動。采取在區鳴翠湖省級濕地公園周圍、城區人群密集的商業街、義和鎮和六合街道等集市上設點發放宣傳材料、張貼橫幅標語及出動宣傳車輛深入社區、鄉鎮村莊流動宣傳等形式進行宣傳。宣傳活動共出動車輛10余次,發放濕地保護宣傳材料和掛歷1000余張,張貼懸掛橫幅標語5條。宣傳活動普及了濕地保護知識,提高了公眾濕地保護意識,增強了全區廣大人民群眾濕地保護的自覺性,為市創建“國際濕地城市”起到了積極地促進作用。
陸生野生動物監管工作。加大野生動物保護及疫病防控宣傳力度,懸掛宣傳橫幅5條,張貼發放宣傳資料2080份,發放宣傳物品500余份。聯合執法部門,對野生動物棲息地及野生動物經營利用場所進行巡查,累計出動車輛209次,人員525人次,調查監測生態林場、大型水庫及主要河流等野生動物的棲息繁殖地673處次,檢查農貿市場、超市176處次,飯店745處次,陸生野生動物馴養繁殖場所79個次,發放酒精8桶、消毒液8箱。積極進行野生動物救助,共救助東方白鸛等野生動物10余次。
苗木檢疫監管工作。組織精干力量對我區種苗苗圃進行苗木產地檢疫工作,嚴格按照規程進行踏查、抽樣、檢疫、處理、簽證,認真做好病蟲害發生情況的調查記錄,對種苗基地的基本情況進行登記造冊。對產地檢疫合格的苗木單位發放《產地檢疫合格證》,不合格苗木不發放《產地檢疫合格證》,不準予出圃。截至目前,共辦理產地檢疫10起,辦理調運檢疫8起,有效控制了檢疫性、危險性林業有害生物的人為傳播和擴散,保障了轄區苗木生產的安全。
同時,林業發展服務中心嚴格按照上級要求,做好黨風廉政、幫扶扶貧、精神文明、經濟發展環境、信訪維穩、檔案管理等工作。
二、存在問題及下一步打算
通過努力,全區林業建設總體發展形勢良好,但也存在以下幾個問題:一是隨著我區森林面積增大,林木病蟲害防治任務越來越重,但防治資金不足,影響蛀干害蟲防治等社會化服務的大面積推廣;二是原有林地由于土地鹽堿、淡水不足、管理粗放等因素,表現出純林多、林相差、缺景觀,綠化質量提升勢在必行;三是林業專業技術人員匱乏,現有林業技術人員年齡結構偏大,現有技術理念很難適應現代林業發展需要,同時受編制限制,不能引進新的技術人員,致使我區林業技術人員銜接上存在問題。
下一步,林業發展服務中心在做好黨建和班子隊伍建設的基礎上,主要做好以下幾項工作:
1.實施“綠滿”三年提升行動計劃。在充分調研的基礎上,堅持高標準規劃,嚴格按規劃開展工作。今冬明春立足區林業發展現狀,主要做好城區綠化提升、環城森林公園修建、鎮街駐地綠化提升、“百千萬”村莊綠化路域綠化提升、西黃河故道綠廊建設、片區綠化提升、刺槐林質量提升、產業提升和林木管護提升共十項林業工程,實現林業質量大改進、大提升,為人民群眾提供更多優質生態產品,讓人民群眾共享生態文明建設成果,為建設美麗幸福新提供生態保障。
2.積極開展招商引資工作。繼續做好新美柳種植項目,提供后勤技術服務,引進成立博士工作站,建設組培實驗室和新美柳育苗基地,為項目發展提供優質苗源。全力推進“天下果倉·黃河果園”項目,落實產業振興發展政策,搭建集“供銷鏈”、“科技鏈”、“金融鏈”于一體的產業服務鏈,打造鄉村產業振興的“金名片”。下一步繼續多方考察現代林業基地,全方位展示我區林業資源優勢,積極引進新企業、新樹種、新技術。
3.加強林果技術指導。積極組織開展精品工程創建活動,帶領各級林業技術骨干及專業服務隊深入基層一線,對林果品種選擇、栽植方法、撫育管理等各環節跟蹤指導。扎實開展科技下鄉、科技進果園活動,邀請專家在田間地頭有針對性地進行科技講座,著力提高果農的科技素質和實際操作技能。繼續做好食用林產品質量抽檢工作。在做好省市食用林產品抽樣檢測的基礎上,完成區級檢測100批次。
4.全力開展扶貧幫扶工作。繼續依托省、市、區有關林業政策開展行業扶貧,做好新美柳項目實施配合工作,使之持續發揮鞏固脫貧成果作用。做實做細幫扶戶幫扶工作,定期入戶慰問,完善資料整理,及時幫助解決現實問題。
5.加強林業資源管護。繼續做好防火、林木病蟲害防治等工作,確保不發生大的林業災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