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畜牧業發展中心工作總結及2021工作打算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20年,全市畜牧獸醫工作在市委、市政府堅強領導下,認真貫徹落實中央、省市農村工作會議精神,牢固樹立新發展理念,堅持以供給側結構性改革為主線,全力全速推進高質量發展,實現了“保供給、保安全、保生態、促發展”目標,為推動我市由畜牧大市向畜牧強市轉變奠定了穩固基礎。2020年中國畜牧“文化+科技”創新論壇在我市召開,生豬穩產保供工作在農業農村部召開的農業農村經濟運行情況視頻會議上作典型發言。
一、2020年度工作總結
(一)全力做好穩產保供。一是實施“百日攻堅”行動。將生豬穩產保供納入鄉村振興實績考核指標,定期調度通報,將任務、措施、時限具體到鄉鎮、村和場戶。二是加大資金投入。市財政列支300萬元,對種豬場給予臨時性生產補助。對種豬場和規模豬場貸款規模在300萬元以上的擔保項目,給予1.5%擔保費補助,實現貸款1000萬元以下免交擔保費。提高保險保額,將育肥豬、能繁母豬保額從500元、1000元提高到800元、1500元,規模養豬場投保率100%。對年出欄500頭及以上養豬場,按照2%年利率給予貸款貼息。截至10月22日,全市農擔生豬貸款新增210戶、貸款額度1億余元。三是加快重點項目建設。強化新建擴建生豬規模場項目跟蹤和服務,實行“紅黃藍”牌管理,新建改擴建生豬規模場122個,已完工61個。新建、改擴建28處肉牛、肉羊標準化規模養殖場全部投產運營。引進的新希望六和、藍大、九祥、溫氏等集團項目進展順利、形成產能。
(二)織牢疫病防控防線。緊扣“防風險、保安全、促發展”目標任務,嚴格落實防控措施、完善防疫體系,確保我市安全無疫。一是扎實做好“內控外堵”。圓滿完成春秋兩季強制免疫任務。加大疫情排查監測。新建3處道路檢查站,總數達到6處。聯合農業、交通、公安等部門,開展違法違規調運生豬百日專項打擊行動,確保重點環節疫情不反彈。二是完善防疫體系。完成縣級獸醫實驗室改造升級,均具備病原學檢測能力,達到國家二級實驗室標準。建設完成24處生豬及運輸車輛洗消中心,新創建6處動物凈化場、總數達到11處。10個縣市區完成村級動物防疫員改革。開展“畜牧云課堂”、“技術培訓班”、“政策宣講”等培訓10余次、4000余人,舉辦了全市“技能興魯”畜牧獸醫技能競賽。三是加強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將無害化處理廠全部納入智慧畜牧APP監管平臺,實現關鍵部位實時監管。聯合市財政局、市農業農村局出臺《關于進一步加強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工作的通知》,擴大政策補助范圍。
(三)大力發展環保友好型畜牧業。一是全力推進國家糞污資源化利用項目建設。新完成養殖場基礎設施改造投資5000余萬元,糞污招標采購設備4500余萬元。泗水縣順利通過省考核驗收;汶上縣預計年底前完工;曲阜市、梁山縣、鄒城市、兗州區年底前基本完成建設任務。二是組織糞污資源化利用情況大檢查。聯合市生態環境局印發《市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資源化利用情況檢查工作方案》,對大型畜禽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情況開展自查,共自查723家,市級抽查30家。三是實施畜禽污染防治百日攻堅行動。建立企業包保聯系制度,組織全體人員深入一線開展企業幫扶、政策解讀、技術指導以及畜禽污染暗訪暗查行動,建立問題臺賬、銷號管理。截至目前,全市畜禽糞污綜合利用率達92.3%,規模養殖場糞污處理設施裝備配套率達100%,提前完成省考核任務目標。
(四)畜產品質量監管有效。畜產品抽檢方面。投入192.35萬元、完成3000批次樣品抽檢,抽檢合格率達99%以上。配合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全面推動鮮雞蛋“雙證制”,目前城區大型超市已推廣應用。飼料獸藥方面。我市作為全省三大獸用原料藥生產基地之一,6家獸藥生產企業申報批準文號現場核查、涉及品種59個,6家飼料生產企業通過省飼料生產許可新發或換發,9家獸藥生產企業和23家飼料生產企業被評為A級。畜禽屠宰方面。出臺《市生豬定點屠宰企業設置規劃(2020—2022年)》。27家生豬定點屠宰企業均實現肉品品質檢驗合格證電子出證。1家企業評為全國生豬屠宰標準化示范廠,創建省級畜禽屠宰標準化示范廠4家。
(一)創建美麗生態牧場。按照“設施制度完善、生產全程清潔、產出安全高效、資源循環利用、環境綠化美化”的標準,建設美麗生態牧場。借鑒萬州區生態養殖模式,推進“公司+農戶”標準化示范場建設,完成省政府下達我市穩產保供任務。加快三強乳業萬頭奶牛場等重點項目建設,實施鮮奶進社區工程,滿足群眾消費升級需求。
(二)培育特色畜牧品牌。加快推動蘆花雞、魯西黃牛、微山麻鴨、青山羊、大蒲蓮豬等名優畜禽產業化,建成蘆花雞國家地理產品種質資源優勢區。依托魯西黃牛產業聯合體,加快保種、育種、快速擴繁,實現精深加工,打造魯西黃牛產品知名品牌。繼續爭創國家級、省級屠宰標準化示范廠。加大招商引資力度,主攻牧原、正邦、揚翔等國內農牧高端企業,培育和引進一批畜產品深加工龍頭企業,拉長畜牧產業鏈條。
(三)加強非規模化養殖場污染治理。對全市規模以下的養殖專業戶配建糞污處理設施,制定非規模養殖場戶糞污收集、運輸、無害化處理、就地就近還田利用技術導則,解決“小散亂養殖”影響人居環境現實問題。制訂零散養殖場戶提檔升級綜合整治方案,通過標準化改造一批、限養區整合搬遷一批、污染場戶關停一批等,逐步降低散養比重。
(四)推進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加快國家級畜禽糞污資源化利用整縣制項目進度,掛圖作戰,按期完成。建設種養結合示范區,打造一批種養結合、農牧循環樣板。推進有機肥替代化肥,督促指導養殖場戶根據糞肥產生量流轉配備土地,實現畜禽糞肥就地就近低成本還田。扶持有機肥生產企業、糞肥經紀公司消化本地畜禽糞污生產有機肥,建立起區域性畜禽糞污收集、運輸、處理和利用體系。
(五)做好重大動物疫病防控。整市推進強制免疫“先打后補”,健全市、縣、鄉、村四級疫苗運貯冷鏈體系。升級改造市級獸醫實驗室,達到國家B2+標準,并通過國家獸醫實驗室考核評估。任城、曲阜建成現代化區域性病死畜禽處理中心。創建非洲豬瘟無疫小區、動物凈化場。加強基層防疫隊伍建設,對規模養殖場落實網格化監管。加快全市無規定疫病區建設,健全防疫隊伍、法規制度、疫病預防、監測預警、衛生監管、應急管理六大體系。
(六)嚴格畜產品質量安全監管。加強獸用抗生素綜合治理,實施飼料藥物添加劑退出和獸用抗生素使用減量化行動。全面推行食用畜禽產品合格證制度,建立產地準出、市場準入機制。提升風險檢測預警能力,加強對“瘦肉精”等違禁品監測監控力度,提高監測頻率和覆蓋面。組建市健康肉產業聯盟,推進畜產品質量全程監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