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线观看国产区-在线观看国产欧美-在线观看国产免费高清不卡-在线观看国产久青草-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久久-久久国产精品久久久

美章網 資料文庫 區委工業經濟發展工作思路范文

區委工業經濟發展工作思路范文

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區委工業經濟發展工作思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區委工業經濟發展工作思路

今年以來,由于受到國內外宏觀經濟形勢影響,特別是在需求不旺、信貸從緊、成本上升、人民幣匯率升值等多重因素的疊加影響之下,我區工業經濟運行在承受較大壓力,增勢趨緩。工業經濟轉型升級已成為省、市各級政府明年乃至今后幾年的核心工作。為更好地謀劃13年工作,抓好全區產業轉型升級,根據區委、區政府重點課題調研要求,課題組進行了深入調研和思考,在分析判斷13年國際國內經濟形勢的基礎上,結合我區實際,提出了13年工業經濟發展思路、目標和工作措施,形成了本調研報告。

一、13年經濟形勢初步判斷

國際方面,美國次貸危機和金融風暴仍將進一步影響實體經濟,短期內全球經濟重現快速回升之勢的可能性較小。國內方面,前階段國家實行從緊的貨幣政策、從嚴的土地控制和嚴格的環保要求,一定程度制約了經濟的進一步發展。近期雖然宏觀政策出現根本性轉變,國家將實行積極的財政政策和寬松的貨幣政策,宏觀調控已暫告段落。但前期的宏觀調控以及勞動力成本持續上漲、原材料價格大幅波動等多種因素,對工業經濟影響的后續效應也還將在今后較長一段時間內不同程度地顯現。聯系我區實際,產業結構不夠優,產業層次不夠高,運行質量不夠好,新興產業發展不夠快等結構性、素質性的問題將進一步凸顯。

但同時,辨證的來看待明年形勢,13年既面臨諸多挑戰,又將迎來難得的機遇,尤其是實施工業經濟轉型升級的最佳時機已經到來。今年下半年以來,國家適時出臺了一系列保持經濟平穩發展的政策,如下調存款準備金率和存貸款基準利率、紡織品出口退稅率回升等。特別是最近,國務院確定了當前進一步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的十項措施,到2010年國家將投入4萬億元拉動經濟增長(08年前1000億元),將給我區發展帶來前所未有的機遇。而省、市陸續出臺的一系列幫助企業渡過難關、加快轉型的政策舉措,對經濟發展穩定將起到重要作用。當前,在嚴峻形勢的倒逼機制下,結構調整、轉型升級已成為全區上下的共識。我區企業主動求變的意識在逐步確立,適應市場的能力在不斷提高,對政府引領其轉型升級、提升發展的期盼日益迫切。建區以來,全區綜合經濟實力明顯提高,發展平臺日益完善,內生動力不斷增強,創業創新的活力得到充分激發,招商引資和項目推進的拉動效應逐步顯現,這些有利條件,將為下一步工業經濟轉型提升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綜合以上分析,13年是機遇與挑戰并存的一年,是我區工業經濟加快產業結構調整、實現轉型提升發展的關鍵一年。

二、2013年工業經濟發展總體思路和主要目標

(一)總體思路

以科學發展觀為統領,繼續深入實施“工業強區”戰略,創新經濟發展方式,堅定不移走新型工業化發展道路。以提高工業經濟整體競爭力為目標,以調整產業結構和產業轉型升級為主線,以優化產業空間布局為核心,以項目推進為抓手、以創業創新為動力、以節能減排為方向,整合提升傳統產業,做優做強支柱產業,做精做特優勢產業,大力培育新興產業,堅決淘汰落后產能,加大中小企業扶持力度,加快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促進我區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

在13年的工業經濟發展工作中,需要切實把握好以下幾個關系:

一是持續增長與轉型升級的關系。要在保持全區工業經濟持續增長的基礎上,積極推進產業調整轉型升級。同時,在轉型升級過程中,要防止經濟出現大起大落,維護好工業經濟持續增長的基本面。

二是機制倒逼與政策扶持的關系。要充分利用宏觀形勢的倒逼作用,促使企業加快轉型發展。同時,對科技含量高、成長性好的中小企業,政府也要加大力度“扶一把”,幫助企業度過難關。

三是優化增量與改造存量的關系。要積極引進優質企業和優質項目,通過優化增量來優化產業結構。同時,要加大存量的改造提升力度,積極使用高新技術改造傳統產業。

四是政府引導與企業主體的關系。政府要發揮引導作用,通過規劃、政策、服務等各種途徑,引導企業轉型升級。同時,企業要進一步發揮主體作用,提高認識,加大投入,加快調整步伐。

(二)主要目標

13年是我區產業轉型發展的關鍵一年,13年工業經濟發展的總體目標是:保穩定,促調整,增后勁。保穩定,即全區規模工業銷售收入確保28%的增長,力爭30%;利潤、利稅確保23%,力爭25%。促調整,即紡織服裝業占比下調5個百分點,金屬制品業占比提高2個百分點,機械制造業占比提高5個百分點。增后勁,即全區工業性投入增長穩定在23%以上,力爭26%以上。

——產業結構更優化。嚴格產業導向、嚴控產業準入,進一步加大結構調整力度。13年,金屬制品業占比提高到42%以上;紡織服裝業占比調整到33%以下;機械制造業占比提高到10%左右;綠色食品業占比提高到4%;電子信息和生物醫藥業,增長50%以上,在項目引進上實現新突破。

——發展后勁更增強。扎實開展工業項目推進,加大工業的有效投入,進一步增強發展后勁。13年確保全年工業性投入增長23%,力爭26%,總投資超億元或千萬美元大項目達到40個以上,其中總投資10億元或1億美元的項目3個以上。

——創新能力更提升。進一步健全科技創新服務體系,激發企業創新活力,壯大高新技術產業群。13年,新認定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8家,新增省級新產品40項,創省市技術(研發)中心3家以上,實施完成市級以上科技及技術創新項目60項以上,力爭高新技術產業產值增長達到40%以上。

——培大育強更加快。充分發揮政策激勵作用,加大企業扶持、培育力度。13年新增規模企業40家,力爭營業收入超1億元以上企業60家,超10億元企業10家,其中超30億元企業4家,超60億元企業1家;力爭1—2家企業上市,創建國家級品牌4只。

——節能減排更深入。萬元GDP綜合能耗下降率5%,化學需氧量削減率3.13%,二氧化硫削減率確保完成市下達目標任務。6家以上企業通過清潔生產省級審核,創建省市綠色企業3家以上。

三、全力推進五大工程

13年,為全力促進產業結構調整、推動轉型提升發展,建議區委、區政府實施“產業轉型升級年”和“工業項目推進深化年”活動,貫穿全年工作的始終。全區工業經濟發展以“2個年”活動為載體,全力推進產業升級、工業投入、節能減排、培大扶小以及要素保障五大工程。

(一)抓科技創新,全力推進產業升級工程

工作重點:

以增強自主創新能力和提高企業競爭力為核心,以調整結構和轉變發展方式為主線,大力推進工業產業升級,全力破解產業“低、小、散”難題,主要從三個方面推進產業優化升級。

工作措施:

1、優化工業產業結構。以結構調整、產業升級為目標,排定“五個一批”企業和項目,大力推進工業產業結構的戰略性調整。一是集中資源,扶持培育,做大做強一批。集中資源全力培大育強,進一步引導優強企業解放思想、更新觀念,激發企業創業創新活力,積極開展與大企業、優勢企業聯姻合作,加快股改上市步伐,培育金洲集團、棟梁新材等20家規模大、帶動力強的領軍大企業團隊,打造大企業、優質企業板塊。二是科技創新、品牌打造,做精做特一批。積極引導市場前景好、發展潛力大、發展愿望強烈的企業,深入開展產學研合作,加快科技創新步伐,加大品牌創建力度,不斷提高科技研發能力和技術創新水平,實施德馬鈴木、湖鍛液壓等30項重大關鍵技術研發項目,培育一批特色型、專業型行業龍頭企業和“單打冠軍”。三是全力支持、加快轉型,梯隊培育一批。針對我區面廣量大的中小企業當前面臨困難,積極引導企業調整產業結構、產品結構和市場結構,全力支持企業走出困境,重點扶持鐳寶機械、西比通信等20家科技型成長型中小企業,培育中小企業梯隊。四是選商擇資、項目推進,增量發展一批。堅持招商引資一把手工程,加大優質項目引進力度。同時堅持一手抓“大好高”項目引進,一手抓項目竣工達產,通過增量帶動促進工業經濟擴量提質。13重點加快已引進的三一重工、多媒體產業園等20項優質新建項目建設,促使早日竣工投產。五是痛下決心、節約集約,淘汰落后一批。以鳳凰涅磐、壯士斷腕的勇氣和決心,對產業層次低、資源消耗大、環境污染重、要素利用率低的企業,堅決實行關停并轉、淘汰落后,為長遠發展騰出空間。13年關停并轉自強水泥、久久印染等高能耗高污染企業或落后生產線10家(條)以上。

2、優化工業創新能力。繼續深入實施“科技人才四百工程”,以解決我區相關產業中的一些重大難點問題和技術“瓶頸”為切入點,不斷探索建立風險共擔、成果共享、合作共贏的新的產學研合作模式。鼓勵產學研基地共建,積極利用高校、科研院所的科技力量,為我區重點產業發展提供技術支撐。13年新增企業與高校聯姻30家以上,企業與高校合作項目50項以上。加快企業信息化建設步伐,以重點企業為示范,推廣運用ERP、CAD等方法,提升我區企業經營管理和生產工藝信息化整體水平。鼓勵企業加大科研投入力度,加快新產品研發試制,進一步調整產業結構,提升產品檔次。13年,新認定國家重點扶持的高新技術企業8家,新增省級新產品40項,創省市技術(研發)中心5家以上,實施完成市級以上科技及技術創新項目60項以上。

3、優化工業經濟布局。嚴格執行產業空間布局規劃,按照工業空間布局和城市建設有機組合的原則,集約利用資源和保護生態環境的原則,進行工業經濟合理布局。特別東部新區的產業布局,要嚴格按照東部新區產業規劃,合理布局,嚴禁產業插花。各個鄉鎮要根據本鄉鎮產業基礎和產業特點,結合現有區域產業規劃,嚴控產業準入。織里鎮要加快推進好運來鋁合金和匯大機械汽車零部件等重大項目建設,做優做強金屬制品和機械電器產業,大力培育電子信息產業;八里店鎮要積極推動三一重工、久立超超臨界電站鍋爐耐壓件等重大項目的建設,著力提升發展金屬制品和機械電器產業,大力培育和引進電子、電器、電機等高新技術企業,形成新興產業集聚平臺;環渚鄉要以美欣達、金泰等企業為重點,加快提升紡織服裝產業和引進汽車配件、機械制造產業。埭溪鎮要依托工業功能區,重點發展機械電器業;東林鎮加快譽華整體搬遷進度,加快改造提升傳統紡織業和引進培育機械電器業為主。道場鄉要依托區位優勢,大力發展以方路茶業為代表的綠色食品加工業;妙西鎮要發揮豐富生態資源優勢,發展飲用水等綠色環保產業,同時控制采礦業。

(二)抓項目推進,全力推進工業投入工程

工作重點:

繼續開展工業項目推進年活動,落實重點項目季度考核責任制,著重考核開工率、竣工率、投產率和達產率。通過建立完善部門助推項目保證金制,周一例會制等制度,全程跟蹤服務,及時抽調力量,幫助企業解決項目推進中的困難和問題。全年確保完成工業性投入增長23%,力爭26%。

工作措施:

1、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利用增值稅轉型契機,鼓勵企業進一步加大固定資產投資,提高技術裝備水平。在確保全年工業性投入達到68億元,力爭70億元的基礎上,重點加快重大項目建設,具體抓項目開工、項目竣工,倒排計劃加快進度,對項目質量嚴格審核評估。實施3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100項,其中新開工項目53項。進一步優化投資結構,目前已排定的97個3000萬元以上重點項目中,紡織業項目由08年的28個減少到19個,金屬制品業項目保持08年水平,機械制造業項目由08年的20個增加到30個,電子信息項目由08年的6個增加到12個。同時,認真抓好20項存量提升技術改造和20項增量引進項目,確保完成投入22.7億元以上。特別是要加快三一重工、新長寧多媒體產業園等帶動力強的大項目,加快建設步伐,確保三一重工及早形成產能。

2、加強平臺配套建設。牢牢抓住國家擴大內需、促進經濟增長一系列政策措施推出的機遇,快速度拓展發展空間,推進工業發展平臺基礎設施建設。以東部新區建設為中心,埭溪、東林兩大市重點工業功能區為兩翼,道場、妙西兩個小企業創業平臺為補充,通過規范、整合、擴容、提升,提高各個工業平臺建設管理水平和承載大項目的能力。積極鼓勵各類投資主體參與工業平臺建設,13年平臺建設投入要達到6億元以上。緊緊抓住國家土地利用總體規劃修編的契機,加大低丘緩坡開發力度,力爭13年開發3平方公里,進一步拓展平臺空間。

3、嚴格項目準入管理。結合國家產業政策,按項目投資規模(注冊資本、投資總額)、技術含量(生產設備先進性、生產工藝科學性)、投資效益(銷售利潤率、單位面積稅收)等主要指標,由領導和專家組成項目評審小組,對技術改造項目進行全面評審,并結合投資業主實力、信用情況考察,得出綜合得分并由鄉鎮政府主要領導和分管領導簽字認可。項目按綜合得分優先供應緊缺的土地指標,以此促進引進項目質量檔次和限期開工,并對鄉鎮領導實行項目跟蹤負責制。

4、深化項目前期工作。對97個3000萬元以上重大項目中的前期工作不到位的27個項目,進一步加大新開工項目的手續辦理和征地拆遷等前期工作力度,提高開工項目的成熟性,為項目的順利開工提供保障。在土地供應方面,對涉及土地721畝的10個已農轉未供地項目和涉及土地603畝的14個無指標項目,進一步加大工作力度,積極向上爭取土地指標,加快供地手續辦理,促使項目早開工,早建設。同時,積極排定三個一批即機械裝備、電子電機、新能源產業的16個推動轉型提升的項目,爭取列入國家省資金支持的重點范圍之內。

(三)抓責任落實,全力推進節能減排工程

工作重點:

按照“責任明確到領導、任務分解到鄉鎮、目標排定到企業、措施落實到項目”的要求,繼續深入實施“十百千萬”工程,緊盯各項目標任務,細化各項措施,加大考核力度,進一步完善問責制和一票否決制。加大推進力度,強化企業主體責任,實施100項以上節能減排項目,確保規模工業萬元增加值綜合能耗下降7%以上,COD削減率和SO2削減率確保完成市下達任務。

工作措施:

1、加快重點項目實施。以重點用能企業為主體,以節能技術為重點,推進100項重點節能減排項目,加快提升能源利用效率。加快金冶不銹鋼煤氣發生爐技術改造、南太湖熱電6MW背壓汽輪機組技術改造工程等重大項目建設。以4家污水處理廠和2家熱電聯產企業為重點,加快推進COD和SO2減排項目實施。13年,全年實施節能減排項目100項以上。

2、著力淘汰落后產能。在08年關停并轉十家高能耗高污染企業的基礎上,進一步加大淘汰落后力度。堅決淘汰落后的生產能力、工藝、技術和裝備,13年關停并轉高能耗高污染企業10家(條)以上。同時,根據省、市關停和淘汰落后生產能力的統一部署,全面淘汰我區范圍內2.2米以下水泥粉磨站。繼續深入開展織里砂洗行業及漾西小鋁合金行業的整治工作,堅決淘汰落后生產力。

3、積極推進節能減排。緊緊抓住國家支持節能減排和生態建設的有利機會,排定節能減排、循環經濟、生態建設、污染治理等四個一批共22個項目,全力爭取國家政策支持。著力推動企業開展清潔生產,重點推動印染、熱電等高能耗、重污染行業全面實施清潔生產審核。13年,在全區印染行業全部實行強制性清潔生產,確保全年6家以上企業通過清潔生產省級審核驗收,創建省市綠色企業3家以上。引導和鼓勵企業積極開展ISO14000認證工作,著力提升企業環境管理水平。

4、加大企業監管力度。抓好節能減排監察和監控。重點抓好年耗能3000噸以上重點用能企業、重點燃煤企業和污水處理廠的監管。強化對重點污染源的日常監督檢查,加強對節能減排重點工程建設督促力度,加快推進企業排污在線監測監控系統建設。同時,今年由于經濟不景氣,企業壓縮產能被動形成了一定的節能減排量,需要加大對企業用能和排污情況的監控,嚴格控制原煤使用量。確保13年萬元GDP綜合能耗下降率、化學需氧量削減率,二氧化硫排放量削減率等主要指標順利完成。

(四)抓企業培育,全力推進培大扶小工程

工作重點:

進一步加大扶持服務力度,特別是中小企業扶持力度,幫助企業共度難關,引導企業轉型發展,重點扶持20家科技型成長型優質中小企業。同時,以品牌創建和股改上市為主要載體,加快培育步伐,進一步做大做強我區龍頭企業,力爭銷售收入超億元企業達到60家以上,1-2家企業上市,3家企業股改。

工作措施:

1、加快推進培大育強。引導企業通過資本經營、企業重組、嫁接合資等途徑,進一步做強做大,真正形成產業和區域帶動作用強的龍頭企業,提高產業集中度和規模經濟水平,做強大企業板塊。力爭營業收入超1億元以上企業60家,超10億元企業10家,其中超30億元企業4家,超60億元企業1家。

2、著力扶持中小企業。進一步加大對中小企業的服務扶持力度,切實為企業做好協調服務,幫助企業解決發展中遇到的困難,指導企業加快發展。加大科技創新資金對中小企業的扶持力度。積極搭建融資服務平臺,排出100家有市場、有效益、有信用的重點骨干和優強企業以及區招商引資重點項目與10家金融機構對接,以“十家金融機構服務百家企業創業創新”專項行動為載體,促進銀企深層次合作,全力幫助企業解決發展資金困難問題,拓展融資渠道。13年通過扶持服務,全區中小企業銷售收入保持30%以上的增長,確保40家企業新進入規模企業隊伍。

3、加快股改上市步伐。積極推動上市一批、前期輔導一批、啟動股改一批、儲備培育一批。針對企業的具體情況,進行跟蹤服務。通過進一步完善和落實企業股改上市扶持政策,加快企業股改步伐。同時加強市區聯動,加大協調力度,切實幫助企業解決上市過程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推動企業加快上市步伐。力爭13年在金洲集團等企業中上市1—2家,德馬物流、中味釀造等企業中股改3家。

4、加大品牌創建力度。著力引導企業增強品牌意識,打造知名品牌,爭創國家級品牌和省級品牌,借助提高企業影響力。加強各類品牌產品的推介,進一步做大擁有中國馳名商標和中國名牌產品榮譽稱號的企業和產品,推動更多的企業和產品進入全國馳名商標和名牌產品行列。培育一批品牌后備企業,形成品牌創建梯隊。13年新增國家級品牌4只,省級品牌12只。

(五)抓協調服務,全力推進要素保障工程

工作重點:

以發展空間、資金、人才等要素為重點,進一步加大服務、溝通、協調力度,有效緩解要素制約,促進企業發展。

工作措施:

1、強化土地保障。通過向上爭取、優化配置、盤活存量等各種渠道保障工業建設項目用地。向上爭取一批,積極向省、市爭取土地指標,緩解土地指標壓力。存量盤活一批,大力挖掘土地潛力,抓好存量土地盤活。整理復耕一批,通過整治廢棄礦山,開發低丘緩坡,開展土地整理、復耕等一系列的措施和手段,拓展用地空間。

2、強化資金保障。加強政銀企三方交流對接,努力增加信貸資金供應,緩解企業資金周轉困難。同時多種形式運作,引導小額貸款公司、信用擔保機構在良性運行前提下做大業務規模,積極引進風險投資公司,完善中小企業貸款風險補償機制,為具有良好發展前景的初創型企業提供發展資金。

3、強化人才保障。采取多種方式,積極引進復合型人才和技術工人,為重大項目建設和生產提供人才支撐。以“南太湖精英計劃”為契機,加快引進培育帶項目、帶技術、帶資金“三位一體”的科技領軍人才和優秀創新團隊。加大企業經營管理者培訓力度,培養、提升一批創新型企業家,企業家進入高校深造40人以上。

四、保障措施

1、組織領導再加強。工業經濟是我區經濟社會發展的重要驅動力,工業經濟能否實現又好又快發展,事關大局。13年,成立區轉型升級領導小組,建立和完善轉型升級工作組織領導體系。同時實施產業轉型升級考核,將產業轉型升級納入季度考核內容。加快制定13年開始實施的區產業轉型升級三年行動綱要。區級有關部門各鄉鎮(街道)必須進一步統一思想,高度重視13年工業經濟工作。要切實加強對本部門本鄉鎮(街道)工業經濟發展的組織領導,主要領導親自抓、分管領導具體抓。一把手要牽頭每月召開工業經濟分析會議,專題研究工業經濟發展中特別是自主創新、項目推進、節能減排等方面遇到的新情況新問題。同時,進一步配優配強工業經濟相關部門的工作力量,為我區工業經濟又好又快發展提供組織保障。

2、政策體系再完善。建立企業轉型發展基金,集中財力,支持轉型發展。同時進一步完善現有政策體系,一是進一步完善產業發展的相關政策措施,打造先進制造業基地。特別是加快制定完善我區產業發展目錄。二是進一步完善鼓勵科技創新、提升自主創新能力的政策。三是進一步完善項目推進的政策,加強項目建設管理,推動項目建設進度,著力縮短項目建設周期,促使項目早竣工早投產。四是進一步完善扶優扶強的政策,在企業做大做強、股改上市、品牌創建等方面,整合各類資源,加大扶持力度。五是進一步完善關停并轉政策、節能減排的激勵、獎懲辦法和措施,加大落后產能淘汰力度。

3、政府服務再優化。一是加強規劃引導。嚴格執行產業準入和“三評三控”制度,鼓勵發展高效低耗和高新技術項目,限批小規模、低水平的紡織項目,嚴禁新建高能耗、高污染、低效率的項目,促使資源配置優化。二是深化行政審批制度改革,簡化辦事程序和環節,加快轉變工作作風。三是切實減輕企業負擔。堅決查處嚴重影響企業發展和項目建設的行為,進一步形成合力扶工的濃厚氛圍。

精品推薦
主站蜘蛛池模板: 亚洲视频一区在线观看 | 久久精品视频网站 | 亚洲视频在线观看视频 | 日本一区二区视频在线 | 色阁五月 | 国产一二三四区在线观看 | 国产成人精品日本亚洲专一区 | 久久激情综合色丁香 | 综合激情婷婷 | 在线视频精品免费 | 亚洲视频高清 | 欧美亚洲一区二区三区在线 | 窝窝午夜看片 | 亚洲国产精品综合久久 | 一区二区视频在线观看 | 篠崎かんな黑人解禁粗暴 | 视频国产一区 | 国产网友自拍 | 久久精品国产波多野结衣 | 国产精品成人四虎免费视频 | 亚洲视频2 | 亚洲综合一区二区精品久久 | 久久久久久亚洲精品不卡 | 国产男女免费视频 | 最近免费中文在线视频 | 最近免费最新高清中文字幕韩国 | 亚洲免费观看网站 | 亚洲福利国产 | 99久热成人精品视频 | 国产精品资源站 | 性色老女人 | 美女性视频网站 | 亚洲一区二区观看 | 男女免费高清在线爱做视频 | 色爱五月天 | 日韩一区国产二区欧美三区 | 久久精品免看国产 | 色www永久免费视频 免费羞羞视频网站 | 男人天堂资源 | 羞羞视频入口 | 午夜高清福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