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民政局民政工作總結及2020工作思路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9年,在市民政局的大力指導和支持下,市以“民政服務質量提升年”為一條主線,深入踐行“民政為民、民政愛民”工作理念,全面實施養老服務提質、社會救助提速、社區治理提效、專項服務提檔四大行動,充分履行民政工作最底線的民生保障、最基本的社會服務、最基礎的社會治理和專項行政管理職責,不斷推進民政事業高質量發展。
一、2019年重點工作總結
(一)圍繞“老有所養”,養老服務實現提質。
一是著力補齊農村養老服務短板。在市轉移支付資金的支持下,出臺了《市農村敬老院建設改造實施意見》等三個文件,要求每個鄉鎮在2020年前至少建成一所三星級養老服務中心。目前全市12個鄉鎮,主體工程建設已完工4家,已完成招投標3家,已掛網1家,春節前完成掛網招標3家。敬老院食品衛生經營許可證辦理已實現全覆蓋。新建鄉鎮養老服務指導中心4家,村(居)居家養老服務站9家,農村互助養老示范點1家。二是穩步提升城區養老服務質量。今年新建5家城市社區居家養老服務站。1家社區嵌入式養老綜合體-山水華庭長者之家正式運營,獲得省廳領導高度認可。引入蘇州普康公司和本土益仁社工組織共同參與政府購買居家養老服務運營,有效提升養老服務的質量和水平。三是充分發揮市級養老服務指導中心作用。市養老服務指導中心硬件設施達標升級,定崗定責,承擔全市養老服務行業監管、從業人員培訓、老年人能力評估、老年產品展示、信息化管理等功能和職責。4月份,成功舉辦2019第一期全國養老服務機構院長培訓班,吸引來自全國各地200多名養老院長和養老專家、學者參加,進一步促進了市養老事業的發展。
(二)圍繞“脫貧兜底”,社會救助實現提速。
健全村民小組長網格化機制,完善獎懲考核辦法,強化配套設施建設,構建“普遍走訪,精準救助”工作格局,實現救助服務“六到位”,破解基層民政工作服務能力短板問題,激活服務群眾“神經末梢”,打通服務群眾最后“一百米”。
(三)圍繞“共建共治”,實現社區治理提效。
一是著力推動城市社區治理改革創新。“三減一加強”專項行動有序推進。全市38個城市社區平均每個社區清理牌子76個。街道要求各部門參照依據,整合考核事項,建立統一的考核指標體系,將未納入清單的考核一律取消,對社區進行綜合性考核。社區工作者管理有序推進。全市267名城市社區崗位等級已經初步核定,《市城市社區工作崗位等級和薪酬待遇實施細則(試行)》正在修訂。二是探索鄉村社區治理經驗。以全國農村治理實驗區建設為載體,通過以點促面,部門聯動,深入推進,初步構建了以“黨建引領、多元參與、安全共治、文明共建、綠色共享”為支撐點的農村社區治理大格局。完成了柘皋三星村等7個村部的標準化建設達標任務。天河街道黃窯村榮獲省級民主協商示范村。三是發揮社會組織創益園平臺作用。市社會組織創益園,設立“三大中心、九大平臺”,用來孵化和培育社會組織。截止目前,入駐社會組織15家。今年開展了第一屆公益創投計劃,14個項目落地6個城市社區,分別由10家社會組織具體實施,項目資助金額達69萬余元,實施周期為一年,內容涵蓋黨建服務、助殘服務、為老服務、心理疏導、關愛困境兒童等多個公益領域。
(四)圍繞“為民惠民”,專項服務實現提檔。
一是市級殯葬服務設施建設穩步推進。4733平方米的市級公益性安息堂土建和裝潢裝修已經竣工,目前已安裝格位11400個,具備投入使用功能。占地163畝市級公益性公墓已經進場施工,春節后全面建設。占地面積113畝,建筑面積1.2萬平方米的殯儀館土建主體已經完工,春節前掛網招標。二是農村殯葬服務設施建設取得新突破。“以建安息堂為主,公墓為輔”的思路,全市共建成公益性公墓8座、骨灰堂3座;在建公益性公墓2座;規劃新建公益性公墓5座、骨灰堂1座。其中廟崗鄉新建的安息堂今年已有15位正常死亡人員骨灰主動申請安放安息堂。三是違法違規私建殯葬設施專項整治成效明顯。通過部門聯動、綜合執法,已按時完成前期摸排的“住宅式”墓地、硬化大墓和活人墓整治任務。共清理整治“住宅式”墓地13座,活人墓52座,硬化大墓600座。四是推進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轉型升級。根據十部委《關于進一步健全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體系的意見》精神要求,通過整合現有資源,推進未保中心轉型升級,主要承擔未成年人臨時監護責任和組織開展農村留守兒童和困境兒童關愛服務職責。
二、存在問題與不足
一是與時俱進、搶抓機遇的能力有待進一步提升。養老服務、城鄉社區治理等工作主動融入鄉村振興的力度需要加大,民政信息數據運用的統籌規劃和集約建設能力亟待加強。二是干事創業積極性有待進一步提升。民政干部職工的學習意識、創新意識、品牌意識不夠強,服務理念和工作舉措不能完全適應新的形勢和任務要求,系統謀劃推進工作能力不足,干事創業的積極性需要進一步激發。三是民政干部隊伍工資待遇有待進一步提升。民政所工作人員、村級民政專干、社會工作者福利待遇偏低,招人難、留人難的問題依然存在。
三、2020年重點工作計劃
養老服務工作方面:主動融入長三角區域養老一體化建設,不斷健全居家為基礎、社區為依托、機構充分發展、醫養有機結合的多層次養老服務體系。繼續推進農村敬老院提升改造。確保2020年底前每個鄉鎮建成一所三星級養老服務中心;規范居家養老服務站建設和運營管理。實現居家養老服務站建設和農村互助養老示范點建設有效融合,實現有限的財政資金效益最大化。選擇部分居家養老服站引入第三方運營管理,實現服務的規范化和專業化。
社會救助工作方面:推進“大救助”體系建設,按照兜底線、織密網、建機制的要求,完善城鄉社會救助體系,擴大社會救助覆蓋面,加強基層救助能力建設,推進“互聯網+社會救助”,編密織牢基本民生安全保障網。繼續開展政府購買村(居)社會救助服務工作,健全村(居)救助協理員制度,強化績效考核辦法,進一步提升村級救助經辦服務能力。大力推進“社會救助360”試點工作,著力構建市、鄉鎮(街道)、村(居)、村民小組及村民小組長多層次救助網絡體系,實現基層救助服務360度全覆蓋,織牢脫貧攻堅兜底保障網。
社區治理工作方面:城市社區治理工作:規范城市社區設置。打破簡單傳統區域模式,按照城市發展、便于服務居民、便于群眾生活的需要,對規模設置不合理的居委會進行科學化設置,做到周邊相連,整齊劃一;推進黨群服務中心規劃。督促和指導街道完善黨群服務中心陣地建設,每個街道推薦1-2個基礎比較好的社區率先打造試點。農村社區治理工作:做好全國農村社區治理實驗區建設經驗總結工作;重點孵化和培育50個品牌化農村經濟合作組織和農村社區社會組織聯合會。推動“一村一社工”全覆蓋。
專項社會事務方面:強力推進鄉鎮公益性安息堂建設。以廟崗鄉新建安息堂為典型,在全市范圍內示范推進;出臺《關于進一步推動我市農村公益性安息堂建設的實施意見》,調整獎補政策,加大獎補力度。科學謀劃市級殯葬公共服務設施的運營、管理和服務。開展殯儀服務標準化建設,配備高標準硬件設備,配齊高水平的殯葬專業服務隊伍,加強殯葬信息化建設,實現殯、葬、祭一站式專業化服務,打造殯葬服務標準化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