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海洋局上年總結與來年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2012年,我局緊扣縣委縣政府“鎖定目標強責任,奮力實現新跨越”年度主題,以漁業增效、漁民增收和可持續發展為目標,著力推進服務沿海開發、現代漁業、平安漁業等,強基礎、創特色、保平安,各項工作穩步發展。一是服務沿海開發步伐加快。多次與國家海洋局、東海分局、省局開展專題對接,爭取上級部門對我縣重點涉海工程的重視、理解與支持。同時,全面做好與科研單位的交流合作,邀請海洋科研單位專家到我縣開展咨詢、論證,就項目用海規劃、海域使用論證、環評等問題進行充分討論,使港區、琴島天籟片區、秦山島整治與修復等重大涉海項目推進不斷加快;全年84宗新增、7宗變更續期的用海均已通過系統錄入數據庫;海監大隊立案查處盜砂、圍填海等違法行為8起。二是現代漁業成效顯著。完成水產品總產量43萬噸,實現產值99億元,繼續保持全省領先全市第一;被確定為漁業現代化試點縣;全省沿海地區千萬元級現代漁業建設推進會、全市現代漁業建設現場會先后在我縣召開;海州灣現代漁業園區實現提檔升級,漁業博物館開館;藍灣漁業園區順利投入養殖;羅陽淡水養殖區完成擴面升級;墩尚泥鰍產業園區被認定為國家級出口食品農產品質量安全示范區;以柘汪鎮為中心的淺海域網箱養殖形成規模;漁業科技入戶進一步鞏固,輻射帶動6900戶養殖戶、養殖水面8萬畝;爭取省級高效設施漁業項目6個、三新工程項目1個;培訓漁民2000多人次;首次對漁業鄉村獸醫進行培訓;引進老虎蝦、烏龍鯽等水產新品種5個、大菱鲆苗種繁育、海蜇圍欄養殖技術3項;在歡墩鎮開展了泥鰍人工繁育及大規格苗種培育示范,在墩尚、沙河鎮選擇養殖戶開展了泥鰍低密度養殖對比試驗;組織14個無公害農產品換證、13個無公害產地換證,新申報1個無公害農產品和5個無公害產地。三是漁業發展基礎不斷夯實。漁船安全救助信息系統規范、高效運行,做法和經驗全省推廣;標準化漁船更新改造工作步伐加快,全年開工建造標準化漁船12艘,下水4艘;市漁船交易中心在我縣成立,漁船交易進一步規范。四是漁業安全生產常抓不懈。成立了由1名班子成員為組長的7個督查組,分赴沿海6鎮和局屬企業,不定期地進行監督檢查,這一舉措在今年8、9月的防臺抗臺中,發揮了應有作用。局與沿海鎮、鎮與村、村與船,層層簽訂了安全生產責任狀,形成了一級抓一級,一級對一級負責的責任體系,確保漁業安全生產責任制和責任追究制真正落實到基層、落實到船頭、落實到漁民;2012海洋伏休、護漁、打非治違等專項行動順利開展;水產品檢測中心高效運轉,確保群眾吃上放心水產品;檢驗漁船1144艘,登船檢驗率100%;收取互保費用2140萬元;發放2011年度燃油補貼款28億元、漁船1791艘。
面對較好的發展態勢,工作中仍然存在許多不足:一是隨著港口建設和城鎮建設用海增多,用海矛盾更加突出。二是我縣海洋捕撈能力事實上仍在繼續增長,但網具超標、“大機小標”、異地掛靠等問題也十分突出,海洋捕撈能力強度難解。三是由于部分漁船老大安全意識不強,加上漁船多為老舊小,漁業安全生產隱患較大。四是漁業產業化水平有待提高。
2013年,我們將克難攻堅,開拓創新,實施并推進一批重點項目,力爭全縣海洋經濟發展水平有更大跨越,發展后勁有更大提升。
一、發展思路
以建設海洋經濟強縣為目標,大力服務海洋經濟和海洋重大工程建設,加快推進漁業現代化試點縣建設,強化海洋與漁業綜合管理,提高海洋經濟競爭力,努力為服務沿海開發和海洋經濟可持續發展作貢獻。
二、主要指標
預計全年水產品產量45萬噸,實現產值105億元,較2012年分別增4.6%、10.5%;完成各類優質苗種產量10萬公斤;引進水產新品種4個、新批無公害水產品4個;漁民收入繼續保持穩步增長,爭取增長幅度達到9%;在冊漁船保險率達98%以上;捕撈許可證辦理年審率達100%,換發年審電臺執照1500份;培訓漁民2000人次以上。
三、重點項目
1、秦山島整治修復與保護項目。投資2200多萬元,對秦山島岸線、道路、碼頭、防波堤、蓄水池及水井進行修復,繼續爭取二期開發項目。
2、漁業現代化試點縣建設工程。圍繞省漁業現代化試點縣建設,依托我縣優越的區位、資源優勢,充分挖掘利用灘涂、淺海域、工廠化車間、池塘“四大”資源,發揮優質漁業項目帶動和示范效應,重點打造現代漁業“3325”工程,即打造30萬平海參工廠化、30萬平魚類工廠化、20萬畝淺海域、5萬平淡水規?;B殖工程,全縣淡水養殖達10萬畝、工廠化養殖規模達100萬平。圍繞國家級農業園區創建,推動海州灣現代漁業園區、藍灣現代漁業園區產業結構調整與轉型升級。攻克泥鰍、大菱鲆、海蜇繁育技術難關,實現規?;纭<哟髽藴驶瘽O船更新改造力度,新建遠洋漁船6艘、200千瓦以下10艘、200千瓦--300千瓦20艘、300千瓦--400千瓦6艘。
3、秦山島海上牧場工程。結合國家海洋局秦山島首批海島修復開發項目,打造秦山島海上牧場,投資8800多萬元,實施紫菜養殖5000畝、海參養殖1萬畝,底播貝類2萬畝,筏架太平洋牡蠣4000畝。投資2000多萬元,發展人工魚礁1處,建設海上垂釣平臺。
4、水產品物流園區建設工程。本著“高起點、高水準、高品質”的開發理念,協助海頭鎮重點發展以海洲灣現代漁業園區為主體的現代漁業綜合體,集苗種繁育、科研、養殖、精深加工、物流配送、漁業文化、休閑觀光于一體,實現紫菜、魷鱈魚、墨魚絲等水產品加工量15萬噸,加工值15億元。
5漁民培訓工程。以漁業科技入戶工程、漁業生產安全為載體,完善培訓體系,漁民培訓2000人次以上。
6、水產品質量安全檢測提升工程。加快縣農產品質量安全檢測中心省計量認證和農產品檢驗機構考核認證,建成全縣農檢網絡,實現農產品生產基地監測全覆蓋,夯實檢驗檢測基礎,確保2家企業通過HACCP食品質量管理體系及ISO2002體系認證,新增“三品”認證30個。
7、漁港建設工程。繼續建設國家級海頭漁港,三洋港申報一級漁港,完善青口港、韓口港等漁港建設。
四、推進措施
1、強管理,進一步提升服務沿海開發水平。做好港區、新城區域用海圍填海、柘汪漁港航道疏浚、宋莊鎮高涂圍墾規劃等項目用海手續的報批工作。根據《市海洋功能區劃》和《縣海洋功能區劃》,結合海域使用現狀,擬定我縣海域使用權招標拍賣掛牌出讓實施(暫行)辦法。開展好海洋漁業、“海盾”等專項行動,對我縣海域生態環境、漁業資源實施保護。
2、求創新,進一步加快漁業科技創新。大力發展生態、高效漁業,切實抓好現代漁業產業區建設,擴大精養規模和水平,提高工廠化養殖水平,重點發展半滑舌鰨、海參、鱘魚等高附加值水產品的養殖。穩定池塘養殖面積,重點發展淺海域養殖,以紫菜、海參等高附加值產品為主,淡水以泥鰍養殖為龍頭,提高漁業經濟效益。
3、抓民生,進一步加強漁業基礎設施建設。本著“服務漁業、服務漁民”的宗旨,加大漁業互保工作力度,認真做好漁民、漁船保險和理賠工作,提高漁民災后自救能力。積極向上爭取漁業補助資金,加大對設施漁業、池塘改造工程的投入力度。
4、保平安,進一步加強漁業安全管理。100噸級漁政船2013年初開工建造,5月份交付使用。2013年伏休前,在我縣沿海各開放式港口建成攔截卡,確保伏季休漁態勢平穩。對全縣納入管理的“鄉鎮船舶”,按階段、分步驟完成信息終端系統的配備。以農產品質量檢測中心運行為契機,探索建立集水產技術推廣、水生動物疫病防控、水產品質量監管“三位一體”的漁業公共服務機構建設,有效提升漁業公共服務能力。
5、樹形象,進一步深化機關自身建設。開展走進基層、傾聽民聲活動,對漁業發展、海洋管理、體制機制等方面深入開展調研,找準海洋漁業方面存在的突出問題,切實提高管理和工作能力。進一步加強機關作風效能建設,提升海洋漁業工作執行力。加強制度建設,以制度規范預防風險,努力建設一支勤政廉潔的局班子,帶出一支廉潔自律的海洋漁業隊伍,全力提升“為民、務實、高效、清廉”的海洋漁業新形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