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非稅收入收繳管治改革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非稅收入的概念和范圍
非稅收入是指除稅收以外,由各級政府、國家機關、事業單位、代行政府職能的社會團體及其他組織依法利用政府權力、政府信譽、國家資源、國有資產或提供特定公共服務、準公共服務取得,并用于滿足社會公共需要或準公共需要的財政資金,政府財政收入的重要組成部分,政府參與國民收入分配和再分配的一種形式。非稅收入包括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國有資源有償使用收入、國有資產有償使用收入、國有資本經營收益、彩票公益金、罰沒收入、以政府名義接受的捐贈收入、主管部門集中的收入以及政府財政資金產生的利息收入等,不包括社會保障金、住房公積金。
(一)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制度改革的目標。
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改革的總體目標是將非稅收入納入公共財政整體管理,從規范、改革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制度入手,加強政府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加大對市級行政事業單位國有資源(資產)實用、出租、出讓、經營等收入的規范化、制度化管理力度,確保非稅收入應收盡收。同時,通過建立全過程監控非稅收入的收繳和使用機制,努力提高部門預算的編制和執行質量。進一步完善以稅收收入為主,非稅收入為輔的政府收入體系和管理制度。
(二)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制度改革的內容。
1.改革傳統的票據管理方式,以計算機管理替代人工管理;改革“單位開票、單位收費”辦法,實行非稅收入“單位開票、銀行代收、財政統管、實時入庫(或專戶)征繳方式。將非稅收入直接繳入國庫或財政專戶。
2.依法清理和減少行政事業性收費項目的基礎上,對一些增收潛力較大的項目加強管理,特別加強部分行政部門和事業單位國有資源(資產)有償使用收入的征管工作。
3.將非稅收入收繳制度改革和部門預算制度改革等結合起來,編制綜合財政預算,實行非稅收入全額上解,支出統籌安排。部門預算編制中,統籌安排稅收和非稅收入,統一政策,統一標準,避免分配不公,貧富不均,實行國庫集中支付制度。保證非稅收入專款專用的同時,對一些沒有特殊規定用途的非稅收入結余,適當進行調劑。
4.嚴格減免審批,建立獎罰機制。分級管理,屬于哪一級的收入就由哪一級管理;嚴格減免審批權,減免收入須按規定程序辦理。對具體征收部門和單位超額完成年度任務的給予適當獎勵,并納入部門預算支出范圍,對征收不力未完成征收任務的部門和單位,按程序相應追減當年支出預算。
5.建立健全監督檢查和報告制度。完善日常檢查工作的基礎上,組織開展非稅收入年度稽查工作;結合審計監督、收費許可證年審,將非稅收入納入監督、檢查范圍;推進政務公開,每年定期公布全市行政事業性收費和政府性基金項目目錄,接受社會監督;加強行政監察和審計監督,嚴肅財經紀律;財政部門定期向政府和人大、政協專門匯報非稅收入管理情況,接受指導、監督和檢查。
三、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制度改革的步驟和措施
(一)建立組織機構,切實加強領導。
為切實加強全市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改革的領導,確保改革順利進行,成立“市政府非稅收入管理改革領導小組”由市政府分管副市長任組長,市財政局、監察局、人民銀行、審計局、物價局、法制辦等為成員單位。領導小組下設辦公室,辦公室設在市財政局,負責改革的具體組織實施。
(二)全面開展清理工作,掌握情況。
1.全面清理行政事業性收費、政府性基金(資金、附加)罰沒收入、彩票公益金等政府非稅收入項目,會同物價部門對全市的收費項目進行全面的清理、分類,每年向社會公布項目目錄。
2.建立非稅收入項目庫。按照非稅收入管理改革的內容和范圍,對收費項目清理的基礎上按照收費部門、收費單位和收費項目名稱統一編碼,建立非稅收入項目數據庫。
3.全面清理財政票據,歸并票據種類,除保留少數專用票據外,主要使用《市非稅收入一般繳款書》
(三)制定和實施非稅收入規范化管理辦法。
制定《市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制度改革辦法》按照改革的總體目標,界定非稅收入管理范圍的基礎上,明確非稅收入管理范圍、征收管理辦法、票據管理制度、資金管理規定、政府調控資金方案、監督檢查職責及違法違規責任,建立健全依法征管機制。
建立非稅收入計算機網絡管理系統。按照“單位開票、銀行代收、財政統管、實時入庫(或專戶)征收管理辦法,以收費票據管理為龍頭,統一收費單位編碼、統一收費項目代碼的基礎上,依托政府非稅收入管理專用軟件,構建財政部門內部以及財政部門與征收單位、代收銀行間外部兩大網絡管理系統,實現從征收單位開票、銀行代收的財政與征收單位網上對賬、票據核銷、自動轉賬的全過程的計算機網絡智能化、自動化管理,全面提升財政管理的效能和水平。
為加快推進全市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制度改革,年上半年將選擇法院、文廣、建設、財政、水利、農林、人事、衛生、物價、審計局10個部門進行試點,取得經驗的基礎上逐步擴大試點范圍,2010年在全市全面推行非稅收入收繳管理制度改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