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拓展老年人配餐服務工作計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指導思想
以加強社會建設、創新社會管理的精神為指導,以精心打造“8·10養老服務圈”,加快各街道愛老配餐點(助餐點)建設為抓手,以最大限度地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體現“民本優先”為出發點和落腳點,進一步推進我區多元化、均等化養老方式的發展進程。
二、基本原則
(一)以人為本原則。以老年人養老服務的實際需求為導向,充分尊重服務對象的意愿,健全和完善符合老年人多樣化的養老服務模式。
(二)因地制宜原則。根據區域內現有的社會有效資源,統籌安排、合理布局,注重區域特點,實現功能互補,充分發揮各類社會資源的綜合效率。
(三)市場運作原則。繼續探索養老服務社會化、市場化的運行機制,培育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的公平競爭市場。
三、主要目標
1.各街道在現有的基礎上再建立2個以上的愛老配餐點(助餐點),初步形成愛老配餐服務網;
2愛老配餐點(助餐點)覆蓋到40%的社區;
3.愛老配餐點(助餐點)覆蓋到70%的社區;
4.愛老配餐點(助餐點)覆蓋到100%的社區。
四、具體內容
(一)運作模式:以各街道為責任單位,以居家樂養老服務中心為運作主體,依托各部門、各街道符合條件的養老機構、企事業單位食堂等社會有效資源,以加盟的形式納入居家樂養老服務中心管理,形成分散配送、集中管理、緊密合作的助餐配送網絡,為老人提供安全衛生、美味可口、價格公道、服務到位的愛老配餐服務。
(二)配送對象:戶籍在區的有配餐服務需求的高齡、空巢、獨居、殘疾等生活不便的老年人。
(三)配送點設置:本著充分整合利用現有服務資源的原則,各街道負責選擇具備一定條件的養老機構、企事業單位食堂等社會有效資源作為配餐服務的加工點。
配餐服務的加工點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有餐飲服務衛生許可證;
2.工作人員持有健康證;
3.食品原料、制作過程要符合食品安全的要求;
4.在同行或社會上有良好的聲譽;
5.老年人的滿意率達到90%以上。
愛老助餐點必須符合以下條件:
1.工作人員持有健康證;
2.具有固定場所;
3.配備冰箱、微波爐、灶具、就餐桌椅、就餐器皿;
4.配備清洗消毒設備;
5.老年人的滿意率達到90%以上。
(四) 運作流程:
服務流程:
1.有配餐服務需求的向戶籍所在地的社區居委會提出申請,經初審,基本符合條件的填寫《老年人配餐服務審批表》,同時上報街道;
2.各街道審核后,與符合條件的配餐服務對象簽訂《配餐協議》,并報居家樂養老服務中心,納入居家樂養老服務系統統一管理;
3.居家樂養老服務中心每月將納入配餐服務的老人上報區民政局,同時報送各街道。
合作流程:
1.對經審核確定的各愛老配餐點(助餐點),各街道和居家樂養老服務中心聯合與其簽訂《合作協議》,明確雙方的責任和權利;
2.居家樂養老服務中心將各愛老配餐點(助餐點)以加盟機構的形式納入居家樂養老服務系統統一管理。
3.居家樂養老服務中心將納入系統統一管理的愛老配餐點(助餐點)點上報區民政局。
五、政策扶持
1.開辦經費補貼:每新增一個愛老配餐點(助餐點),一次性給予所在街道2萬元的開辦經費補貼;
2.運作經費補貼:根據各愛老配餐點(助餐點)的規模給予1-5萬元/年的補貼。服務對象在10人以下的,給予1萬元/年的補貼;服務對象每增加10人,補貼增加1萬元/年,補貼最高不超過5萬元/年;
3.愛老配餐點(助餐點)配備1-2名公益性崗位的助老協理員,全面承擔愛老配餐服務工作。
六、資金來源
愛老配餐點(助餐點)的政策扶持資金以政府養老服務事業經費項目列入財政預算,其中市級財政承擔30%,區級財政承擔70%。
七、組織保障
1.統一思想,形成共識。各街道和部門要從“民生優先”、以最大限度地滿足老年人養老服務需求、構建和諧社會的高度,充分認識到加快發展養老服務事業的必要性和迫切性,加強對養老服務資源統籌、整合的支持、協調工作。
2.齊抓共管,形成合力。區老齡辦要充分發揮對養老工作的領導、組織協調和監督管理的作用,集中各街道、相關部門和居家樂養老服務中心的力量,大力推進配餐服務的建設;區民政局將十二五期間助餐點建設指標按年細化到各街道,并列入年度考核目標內容,同時明確各街道、居家養老服務中心的工作職責,形成團結協作、齊抓共管的工作格局;區衛生局要加大對各愛老配餐點(助餐點)食品衛生工作的指導、監督和檢查工作的力度,確保老年人配餐服務的安全;區財政等相關部門和各街道要給予積極的支持和配合,主動承擔任務,落實相關措施;居家樂養老服務中心要加強調查研究,提出切實可行的實施細則,并做好具體的實施工作。
3.加大宣傳,形成氛圍。區民政局、各街道和居家樂養老服務中心要通過多種形式進行宣傳,使我區的老年人對配餐服務的布點、服務等情況家喻戶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