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金融控股公司財務治理的完善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財務風險管控體系不完善雖然金融控股公司在眾多業務的經營過程中存在有降低交易成本以及規模效應等優勢,但其也存在一定的財務弊端,一旦其中的某個子公司出現財務危機,其他子公司也很容易受傳遞而產生財務風險,因而在公司多元化經營過程中具備一個完善的財務風險管控體系是極其必要的。但是就當前金融控股公司財務風險管控體系建設情況而言,一方面其對于混業經營財務風險的評估工作欠缺合理性,為金融控股公司及各子公司的財務治理工作帶來了更多風險來源。另一方面,由于各子公司缺乏完備的財務風險信息反饋機制和風險“防火墻”控制機制,極易導致控股公司以及各子公司之間相互傳染和傳遞財務風險,不利于金融控股機構財務風險防范機制的有效建立。
2.混業經營財務監管缺失有效控制公司運營過程中的財務風險,首先就要對公司運營各環節的真實數據進行準確把握,但是就現階段我國混業經營模式下的金融控股公司而言,其大都具備極為復雜的運營結構,而且并沒有將較多的信息和數據公之于眾,這就導致不少金融控股機構的下屬子公司處于監管空白,傳遞到總部的各財務信息也存在著極嚴重的不對稱現象。混業經營財務監管工作的缺失導致金融機構高層無法對財務危機的形成原理做出正確判斷,也就無法確保決策的科學準確性,使得公司的財務風險監控工作失去現實意義。
3.財務約束激勵機制不健全當前我國混業經營的金融控股公司并沒有普遍形成對于公司高管人員的有效激勵和約束機制,造成不少財務風險問題產生于指縫中。對于金融控股公司而言,其組織結構從上到下層層、層層委托,在自身監督約束條件不明確的前提下,尤其是在國有股份較多的金融控股機構,激勵政策和約束機制的缺失極易導致一些高管責任心較為淡薄,不利于金融控股公司的日常財務決策,也加大了公司運營過程中的財務風險。
二、金融控股公司財務治理工作在混業經營模式下的完善策略
針對現階段我國混業經營的金融控股公司存在于財務治理方面的結構失衡、風險管控不到位、監管缺失以及約束機制不健全等四方面問題,同時為進一步滿足《新國九條》中“拓展資本市場廣度深度”以及“防范和化解金融風險”等方面的要求,筆者從以下四個方面對金融控股公司財務治理工作在混業經營模式下的完善策略展開分析:
1.優化金融控股公司財務治理結構為防范來自于金融控股公司以及各子公司內部的財務風險,對其財務治理結構進行優化是金融控股公司所應采取的主要策略之一。從財務風險的作用機制來看,金融控股公司的股權越高度集中,其公司就會面臨越大的財務風險;而公司的獨立性越強、董事會規模越大,或者公司對于高層管理人員的薪酬激勵越到位,公司就會面臨越小的財務風險。因而,降低公司多元經營過程中的財務風險,公司應不斷優化其財務治理結構,建立行之有效的董事會機構,最大限度減少危機源自于公司內部的現象。此外,金融控股公司還應致力于各子公司內部管理的加強以及系統治理整體性的提高,增進子公司同母公司之間關系與功能的明確程度,構建整體治理鏈條,不斷完善集團組織結構,這樣才能長久保持金融控股機構對下屬公司的絕對控制權,還能夠在很大程度上避免公司財務治理結構失衡現象的出現,有利于金融控股公司財務管控水平的提升。
2.強化財務內控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強化混業經營金融控股公司的財務內控風險管理體系建設,構建金融機構內部安全網,完善子母公司財務預警機制建設,使之形成利于公司財務風險管理的組織結構,這樣才能有效解決現階段金融控股公司財務風險管控體系不完善的問題。現階段我國混業經營模式下的金融控股公司迫切需要構建符合其自身實際狀況的財務危機控制和風險管理體系,對多元經營的金融控股公司而言,其應在建立合理的財務風險管控組織結構的基礎上進一步確保公司財務管控體系的獨立性,同時將公司的財務風險管理效果同公司各級組織結構的績效考評相結合,建立并且維持一個管理有序、高效統一、令行禁止的財務風險管控組織體系。此外,金融控股公司還應從公司的財務控制目標、信息溝通機制、控股手段、風險識別以及內部控制環境等各方面建立科學有效的風險預警機制,這樣才能夠不斷強化其財務內控體系建設,保障公司多元化經營活動的開展。
3.加強信息披露,保障組織協調由于金融創新活動的出現以及金融控股公司交叉經營各項金融業務,這就極易導致金融控股公司財務風險的累積和監管空白。因而,為增加金融控股公司資本運作的透明度、提高金融行業信息披露動力、降低公司的信息成本以及滿足監管機構和社會公眾的不同需求,金融機構有必要加強信息披露力度,不斷對自身的信息披露機制加以完善,減少公司財務信息不對稱現象的出現,而且金融控股機構還應做好機構協調工作,保障各組織的協調運營,防止各子公司以及字母公司之間形成利益沖突,這樣才能夠從信息監管的角度降低金融控股公司的財務危機發生幾率,提高其財務治理水平和能力。
4.完善財務約束機制,防范風險傳遞對我國的金融控股公司而言,其應在多元化經營過程中建立合理的財務激勵約束機制,科學完善的財務激勵約束機制應從以下三方面著手:(1)實現收益與責任的相匹配,以防止權力濫用現象的出現。(2)建立長期化、全面化的激勵措施,以維護職工的工作激情與動力。(3)制定科學的績效考評機制,健全對于高管人員的考核制度,明確其工作職責,防止由于高管人員的決策失誤而帶來的財務危機。此外,由于金融控股公司的財務風險具備疊加性,無疑也就增加了金融機構系統風險,因而混業經營模式下的金融控股公司及下屬各子公司都應從以下方面構建有效的財務風險“防火墻”:(1)明確各子母公司業務范圍。(2)限制資金運作范圍。(3)規范高管兼職行為。通過這些手段和策略才可以有效防范財務風險在金融機構中的傳遞,同時也利于金融機構財務治理水平的提高。
三、結束語
針對現階段我國金融混業的發展狀況,為進一步促進跨行業經營金融控股公司財務治理工作的發展,公司財會部門應從其財務治理結構的優化、內控風險管理體系建設力度的增加、財務信息披露保障機制的強化以及財務約束體系的完善幾方面著手,進一步增強混業經營金融控股公司的財務治理和內部控制力度,這樣才有利于促進金融控股公司朝著更加健康、平穩的多元化經營方向發展,也能夠保證其在金融創新浪潮的沖擊下仍長久保持旺盛的發展勢頭。
作者:袁麗單位:大有期貨有限公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