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煤炭經濟發展近況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生態破壞和環境污染嚴重我們在對煤炭進行開采的同時就會產生一定的污染,煤炭開采如果長期不對其污染進行有效的控制,環境問題與生態問題就會越來越惡化。長此以往,由煤炭產業的發展而產生的環境問題與生態問題屢屢涌現出來。據有關數據統計,自2002年開始,中國煤炭消費和生產強度每年都在增加,煤炭開采所引起的環境保護問題也越來越復雜化。就目前中國幾個采煤大省來看,山西、陜西、內蒙古這三個地區的煤炭總量約占全國的80%左右,可以說給礦區生態環境保護帶來巨大壓力。我們主要以山西采煤大省為例,山西省內某礦區經濟在享受煤炭工業經濟快速發展所帶來收益的同時,煤炭開采對全區環境的破壞也進一步加劇。統計顯示,因開鑿和采煤產生的廢石和煤矸石量與原煤產量的比例接近于1∶1,其中原煤產量與煤矸石的比例接近為1∶0.2~0.3。當前中國煤炭產量的逐年快速增長,因此,每年排棄的固體廢棄物也在大量增加,預計每年將達到6噸以上。這些固體廢棄物,不僅對礦區周圍的生態環境造成了嚴重危害,對本已脆弱的生態環境更是致命的威脅。但從煤炭工業對環境的補償力度方面看,開采原煤同時對環境的補償費用卻很少。因此,山西省的采空區的裂縫、地面的塌陷,大氣煙塵污染等各種問題接踵而至,嚴重地阻礙了煤炭經濟的發展。
(二)煤礦安全生產形勢嚴峻且礦難不斷就目前中國煤礦開采形勢來看,中國煤礦分布點多面廣,布局不合理,礦井的安全投入比較差,礦井安全隱患較多,有許多企業為了降低成本,把要投入安全上的費用進行挪用,一些陳舊設備得不到及時的維修導致安全隱患增加。有些煤礦一般不會成立專業的安全管理人員,一些兼職的人才隊伍安全素質低下,根本都不具備應有的安全意識,更談不上接受安全教育培訓了。以上的這些狀況,如果礦井不及時處理均會引發煤礦安全隱患。
二、加快中國煤炭經濟發展的策略
(一)要對煤炭經濟進行調整優化產業結構,發展產業鏈條從國家發展戰略來看,中國“十二五”發展以轉變經濟發展方式為主線,對環境保護與節能減排越來越重視,因此,中國的煤炭消費速度有所減緩,這也是一種趨勢。“十二五”期間的煤炭供給,由于晉陜蒙地區的煤炭鐵路運輸“瓶頸”逐步得到緩解,積蓄的煤炭產能將逐步釋放出來,西煤東調能力將大幅度上升,全國煤炭供給能力呈現出逐步增強走勢,煤炭市場逐步轉向供給過剩。同時,在煤炭產品成本中,人力資源成本所占比重較大。“十一五”期間,雖然煤炭企業職工薪酬有所增長,但是大多數企業職工薪酬仍然偏低,“十二五”期間煤炭企業職工薪酬的增長速度將會超過經濟增長速度。“十二五”期間,國家將陸續出臺資源稅改革措施,提高資源稅征收標準;研究出臺環境稅和碳稅,加大煤炭開采損壞生態環境的治理和恢復力度。煤炭產品制造成本、期間費用和稅收負擔的增長速度會超過煤炭價格的增長速度,若不推動煤炭產業結構優化升級,運用高新技術和先進適用技術改造煤炭產業,實施煤炭深加工,提高煤炭的附加值,將打破中國煤炭市場供需基本平衡走勢,導致經濟效益出現滑坡。
(二)要對煤炭資源進行整合,提高單產能力煤炭資源整合對于提高煤炭產業集中度,加快煤炭企業的現代化建設具有重要意義,是實現煤炭安全生產根本好轉的必由之路,是煤炭產業實現可持續發展的必由之路,是提高煤炭利用率,保障國家能源安全的必由之路。
(三)以政府為主導,促進中國煤炭經濟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中國煤炭產業是以中央和省級國資委管理的重點煤炭企業為主體的,加快中國煤炭經濟發展是以政府為主導的。地方政府管理的各類煤礦原煤產量占全國總產量的85%左右,地方政府加大對煤炭經濟發展的推動力度,是煤炭經濟發展取得實質性進展的關鍵。“十二五”期間,中央和地方政府應加大煤炭經濟發展的政策導向和激勵力度,明確煤炭產業升級的方向和支持政策,出臺淘汰落后產能市場退出政策,加大煤炭企業在研發支出、安全生產、節能減排、環境治理保護和發展循環經濟等方面增加投入的稅收優惠政策支持力度,推動煤炭企業兼并重組和資源整合深化發展,促進全國煤炭產業結構和布局的整體優化升級。
三、結束語
通過多年來的煤礦整頓與關閉,中國煤礦安全基礎得以整體提升,但威脅煤礦企業安全生產的方面非常之多,這就要求煤炭企業強化服務,夯實煤礦安全基礎,結合中國煤礦的實際情況,進一步推進煤礦企業質量標準化建設促進標準化礦井進檔升級,嚴把安全關,安全是永恒的主題,堅持不懈地嚴抓隱患排查治理,確保煤礦企業合法生產,確保制度到位,措施到位,責任到位,從而為經濟發展提供安全保證。
作者:王謀霞單位:汾西礦業集團公司員工學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