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敦煌圖案對標志設計的影響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絲綢之路雜志》2015年第九期
現代標志設計以幾何形、自然形、人物形、動物形、花木形等為源泉,通過一定的手法簡化形象,形成具有特定含義的圖形或符號。其組織形式和敦煌圖案有相似之處,都是以其獨特的結構法則和藝術理念,對自然萬物的高度歸納。敦煌圖案藝術資源對現代標志設計具有極高的借鑒價值,其中的三兔共耳、回紋、蓮荷紋、忍冬紋等經典紋樣及構成形式都普遍應用于現代標志設計中;同時,極大地豐富了現代標志的創作手法,為我國現代設計的民族化提供了豐富的資料。作為敦煌人物經典圖案的代表,飛天形象是敦煌藝術中引人注目的一朵奇葩,尤其是唐代飛天藝術,其造型多變,通過人體四肢的扭動和靈活多變的衣裙飄帶,刻畫出一種流動的意態,并且在力量、運動和速度美之間,體現出飛翔的節奏與韻律。它們與靜止肅穆的佛像造型形成一種視覺的強烈對比,動靜之間,打破了洞窟原有的威嚴和呆板,呈現給人的是一種視覺上的調和及平衡,使壁畫整體富有生氣。飛天圖案藝術形象不僅給予我們美的享受,而且在現代標志設計中也使我們從中得到豐富的滋養和啟示,體現出濃郁的民族文化特色。
“絢麗甘肅”標志(如圖1),作為擴大甘肅在全國乃至全球的影響力、知名度,更好地展示“絢麗甘肅”的美好形象,其創意設計切實以甘肅伏羲文化、敦煌文化、黃河文化為主基調,融入絲綢之路、九曲黃河、甘肅地理等多種元素,標志主體由兩個抽象的敦煌飛天為形,在旋轉的同時勾勒出太極陰陽魚圖形。在雙魚圖形的兩側,各有三條飛舞的彩帶,表現出敦煌飛天的風格特征。從整體看,標識中的彎曲線條還表現了絲綢之路和九曲黃河等甘肅元素,并將“甘肅”兩字首個字母GS融入其中。同樣,“2004中國首屆國際體操節”的標志創意(如圖2),也是取材于極具中華民族特色和神韻的敦煌飛天形象,結合體操、鞍馬、跳馬、吊環等體操造型巧妙組合而成,處理手法突破常規、極富韻律。蓮花紋、忍冬紋是敦煌圖案中典型的植物類紋飾。
蓮花古名芙渠或芙蓉,現稱荷花,盛開時花朵較大,葉圓,形突。隨著佛教傳入我國,蓮花紋作為佛教標志,代表凈土,象征純潔,寓意吉祥。中國佛學院是新中國成立的第一所漢傳佛教的高等學府,其標志設計(如圖3)則突出體現了學院的宗旨和辦學性質。以蓮花花苞為造型,與雙手合十及圓環形狀巧妙結合。通過圖形之間產生的虛實,代表一心、二諦、六度、八宗及圓滿之意,突出鮮明的佛教思想和精神。忍冬紋是一種被廣為流傳的外來紋飾,東漢末隨著佛教文化的傳入,開始在佛教藝術中出現。忍冬為一種纏繞植物,俗呼金銀花、金銀藤,其花長瓣垂須,黃白各半,因名金銀花,凌冬不凋,故有“忍冬”之稱。西安東盛集團標志(如圖4),以內外互旋的葉形忍冬紋為標志圖形構成要素,組成呈放射狀并具視幻光效、輪轉不息的圓,如花朵如太陽,取其端莊圣潔、生生不息與輝煌之意,寓意東盛企業發展的廣闊前景,是自然、生命、長久的象征。
敦煌圖案中的動物形象主要由鹿、兔、馬等寫實圖案和龍、鳳等虛構圖案構成。如隋代繪制的第407窟和唐代的205窟三兔飛天藻井圖案,圖案中心裝飾“三兔共耳”紋樣(如圖5),藝術家運用共用形的原理,使三只兔共用三只耳朵,形成相互追尾、轉動不已的視覺效果。“三兔共耳”原理也經常出現在現代標志設計中,如陳幼堅設計公司標志(如圖6),與三兔飛天藻井圖案中的“三兔共耳”輪廓共生的表現手法,有著異曲同工之妙。標志中四個人物形象共用兩個頭部,產生了圖形互相借用的妙趣視覺效果。與此設計手法相似的還有鳳凰衛視標志(如圖7),鳳和凰元素相互共用,從而形成各自完善的形象,鳳和凰相互旋轉,極富動感。
以上這些作品,既能體現出現代標志設計的觀念與時尚,又能折射出各民族、時代文化特征和審美取向,凸顯了傳統圖案元素與現代標志設計緊密結合的藝術魅力,更多的是對我們傳統文化的弘揚與繼承??v觀這些美妙的敦煌傳統圖案,我們不得不為前人的聰明智慧而嘆服,當我們透過傳統藝術的歷史脈絡,可以深切體會到它的博大精深。它的內涵與精神是歷史長期凝練與積淀的結果,是東方文化獨特的寶貴財富,也是中華民族所特有的民族靈魂之所在。敦煌圖案藝術題材廣泛、內容豐富,其獨特的歷史地位和發展傳承是其他藝術形式無法代替的。在現代標志的構思與創作中,應更好地學習和運用敦煌圖案藝術,使其服務于現代標志設計,從而創作出富有民族化、國際化的標志作品。現今,科技、文化多元化發展,新技術、新思想不斷沖擊著我們的意識觀念,如何讓諸如敦煌圖案這些傳統文化在新時代煥發出勃勃生機,我們所做的民族化并不是簡單地拷貝和復古,而要以傳統為基礎進行創新,取其精華,棄其糟粕,使傳統藝術得到拓展和延伸,使現代標志設計更富民族特色。
作者:李小銳單位:蘭州商學院藝術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