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我國對外貿易摩擦問題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中國對外貿易摩擦發生的原因
隨著中國經濟貿易的快速發展和貿易總額的迅速擴大,中國面臨著越來越多、愈演愈烈的貿易摩擦,有外部和內部兩種原因。
1.1外部原因(1)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的發展。在當今世界,經濟全球化是不可遏制的發展方向。在經濟全球化的推動下,國與國之間的經濟交流越來越頻繁,經濟交往日益加強。世界市場由于生產的全球化,要求各國在制度、規章,甚至民族文化上都有相同的趨向。但是在短時間內,這些是不可能實現的。只要有這些原因的存在,經濟全球化中存在的各種摩擦問題,就不可能被避免。那么,在貿易自由化的過程中,各國之間的貿易摩擦只能通過調節來解決。(2)世界經濟發展的不平衡。經濟全球化可以利用資源,在全球內的有效合理的分配,從而提高世界福利。但是,獨立自主的國家,在享受經濟全球化帶來世界資源合理配合的同時,更多想要的是現在國家利益的最大化。這就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當世界貿易發展無法平衡時,貿易自由和保護就會發生不可避免的動蕩。毫無疑問,近年來,中國的穩定快速發展,勢必造成了其他國家經濟發展的巨大壓力,“中國威脅論”讓中國的出口商品貿易受到限制,面臨著一次又一次的貿易摩擦問題。(3)世界經濟的低迷。世界經濟穩定增長時期,各國之間的經濟貿易同樣穩定、順利的發展,貿易摩擦也有較低的發生可能性。而當下,世界經濟持續不景氣,時常陷入軍事動蕩和政治沖突中,國家貿易政策不會變通,貿易摩擦發生的情況也在逐漸增加。在恐怖襲擊之后,世界經濟逐漸衰退,過分貿易保護主義肆意而起,導致中國遭遇更加嚴重的貿易摩擦。(4)世貿組織的例外條款,不清晰和爭端機制存在一定的缺陷。WTO中制定了一系列的例外條款,不僅可以協調國家之間的關系,避免經濟全球化和貿易自由化,對某些國家國內經濟的沖擊,還可以維持國際間收支關系的相對平衡,有利于特定的工業建立,維護世界和平。但是WTO在例外條款中存在一定的紕漏,貿易保護成為了貿易限制的借口,導致貿易摩擦更頻繁的發生。同時,WTO處理爭端的機制同樣存在一定的漏洞,更加促使了貿易摩擦的加劇。
1.2內部原因(1)中國出口的快速穩定發展。自從改革開放,中國開始對外貿易,經濟發展迅速,中國商品在世界上占有越來越多的市場份額。雖然,世界市場的情況發展不平衡,但是中國出口經濟仍然保持著迅猛的增長勢頭。同時,國際市場因為中國經濟的高出口,而產生更大的壓力,對外貿易摩擦隨之增加。(2)不合理的外貿結構。我國經濟市場發展不平衡,產品結構大多是勞動密集型產品,比如計算機和汽車,產品的核心零件無法自行生產,只能過分依賴進口,只是在我國進行簡單裝配。其次,中國外貿市場太過集中,嚴重依賴發達國家。另外,中國出口的商品特性和市場高度集中,容易引起其他進口國的集中關注。由于,擔心對其國內的相關產業產生不良的影響,更多的貿易伙伴選擇采取一系列的貿易保護政策,保護自己國內的經濟發展,從而引起貿易摩擦。(3)中國在經濟轉軌過程中存在著制度缺陷。由于目前我國正處于經濟轉軌階段,還沒有形成更加合理的市場經濟體制,存在著許多不容忽視的制度缺陷。具體表現:一是在經濟改革體制出現問題后,市場的自主權,沒有得到充分的發展和落實,企業的主觀能動性并沒有得到充分的發揮;二是政府仍然對企業的經濟管理方式直接干預,制定的政策缺乏透明度;三是我國的立法不夠完善,現有的法律無法提供足夠的知識產權的保護。(4)外貿經營管理體制存在缺陷。當前,國內的外貿出口秩序沒有具體的規章。我國的企業對長期出口缺少長遠的眼光,經常造成產業的擁擠,而政府部門又缺乏合理的管理機制,過度競爭導致市場更加無序。(5)進入世貿組織后的不利條款的影響。一直以來,我國在世界貿易中一直處于弱方。在加入世貿組織之前,我國與各國的經濟貿易不平衡及其他因素,導致我國處于貿易談判的弱勢地位。加入世貿組織后,雖然有多邊機制的幫助,但是我國又重新面臨了新的不確定性,在發生摩擦后,仍然處于弱勢地位。
2中國應對貿易摩擦的對策
貿易摩擦,不僅是我國市場經濟面對國際大舞臺的嚴峻考驗,還是對政府和企業應變問題能力的檢驗。目前,我們應正確認識貿易摩擦,辯證看待在世界經濟市場中帶來的各種挑戰和機遇,積極處理因貿易摩擦引發的各種問題。
2.1政府對策(1)及時調整政府經濟發展戰略。政府應該關注世界貿易發展趨勢,提高商品生產率,增強中國在世界經濟市場中的競爭力,挖掘國內巨大的經濟市場潛力,緩解經濟壓力,減少對外貿易摩擦。(2)充分合理利用WTO的貿易爭端解決機制。進入世貿組織之后,我們應該將爭端解決機制充分利用,維護國家合法的權益。同時,仔細了解WTO中的特殊條款,讓自己在貿易摩擦中占有有利地位。(3)進一步完善社會主義市場經濟體制。要想快速融入世貿組織,就要深化市場體制改革,實現企業的自由發展,打破國際貿易壁壘,建立經濟發展自由開放的統一市場。(4)加強與國際貿易伙伴的協調。貿易摩擦往往也會造成兩敗俱傷的局面,而且給世界經濟市場帶來不利的影響,因此,我國應加強與國際貿易伙伴之間的溝通工作,在外交方面加強工作,及時化解矛盾。(5)建立貿易救濟體系。我國應采用自我應對手段,加強與國際貿易摩擦企業的預警機制建設,健全快速反應機制,合理維護國家的市場經濟利益,保障國內經濟的穩定持續發展。
2.2企業的應對措施(1)加緊創新,提高產品的科技含量。隨著國際市場競爭的越來越激烈,企業提高商品的技術含量,開拓更廣闊的海外市場,有利于削弱市場集中帶來的不確定的因素,增加競爭力。(2)直面貿易摩擦,勇敢應訴。在遭遇貿易摩擦問題時,相關部門及企業應勇敢抗辯以減少損失。商品出口企業應積極聘請國外律師,提高勝訴的可能,盡可能減少損失。(3)大膽堅持改革開放“走出去”。積極實施全球化經濟經營戰略,使國內企業逐漸發展壯大,全面提高企業在國際市場中的競爭力。另外,企業還可以充分利用與合作伙伴中的經濟互惠協議帶來方便。(4)組建行業協會、能夠更全面了解行業的情況,行業協會在加強貿易摩擦的申訴工作中占有重要地位。
3結論
綜上所述,貿易摩擦因世界全球化貿易的產生而發展,并且隨著貿易自由化的深度而逐漸增多。隨著中國經濟的快速發展,其國際貿易摩擦對國內經濟的影響越來越嚴重,但是,貿易摩擦本身在某種程度上,又存在其不可避免性和合理性。我們只有積極應對中國在參與世界經濟市場中所遇到的各種外貿摩擦問題,才能站穩腳跟,一步步壯大中國的國內外市場。
作者:易海峰單位:河南經貿職業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