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衛生系統的衛生經濟改革趨向探討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1印尼衛生系統存在的主要問題
1.1慢性病已成為危害人民健康的嚴重疾病負擔近年來,隨著醫學模式的發展和疾病譜的變化,慢性疾病和HIV/AIDs發病率的日趨上升已成為印尼嚴重的疾病負擔。2008年慢性非傳染性疾病死亡率占總死亡率的64%,男性標化慢性病死亡率750/10萬,女性573/10萬。其中,癌癥和心血管疾病是發病率最高的兩種疾病,從1992年起,心血管疾病便成為致死率第一位的疾病;癌癥占據了印尼總死亡率的6.6%,高于世界其他地區。
1.2農村地區住院醫療服務可及性較差與其他國家相比,印尼醫療衛生服務資源分配不均衡的問題比較突出,農村地區和偏遠島嶼醫療條件嚴落后。盡管印尼政府在一些地區建立了小型的醫院(通常設有50張病床和內科醫生、兒科醫生、外科醫生和婦產科醫生),但是這些醫院多設置在離農村地區較遠的市中心,影響了農村居民住院醫院服務的可及性。如何改善城鄉間資源分配的公平性已成為印尼衛生系統當前面臨的一項挑戰。隨著非傳染性疾病流行的轉變,非傳染性疾病已成為印尼衛生系統的又一項挑戰。諸如癌癥、心血管疾病、代謝障礙和煙草依賴等慢性病不僅影響了人群健康狀況和壽命,其巨額衛生費用支出更成為印尼衛生系統目前的沉重負擔。并且,目前精神衛生問題的逐步增加也是其成為影響人們健康的一個突出因素。尤其是印尼2004年發生的海嘯更加劇了精神衛生問題對人群健康的危害。
1.3印尼政府衛生籌資份額較低印尼公立部門的衛生籌資來源于衛生部、省級、地區衛生預算、軍隊的衛生服務、其他部門的衛生支出、醫療保險公司以及國外的援助和貸款。印尼中央政府分權以后,地區衛生配置成為最大的衛生籌資來源。私立部門的衛生籌資來源于個人、家庭、雇主以及私人保險公司的自負支出。印尼政府衛生投入較低。根據WHO《世界衛生報告2005》統計數據,印尼政府衛生支出占衛生總費用的比例為36%,明顯低于世界均值的58.14%。印尼衛生籌資市場中占主導地位的是私立部門,衛生總支出的60%~70%來源于私立部門。如此低的公共衛生支出導致公立衛生服務機構的醫療服務水平較差,大部分高收入者尋求私立部門的醫療衛生服務,而低收入人群只能被迫接受較差的服務。
20世紀70年代,印尼引進了針對以貧困和低收入家庭的社區醫療衛生籌資計劃。然而,由于醫療待遇較低、覆蓋面狹窄,該計劃沒有很好地解決可及性問題。1998年的一項研究發現,僅有1.87%的人擁有醫療卡,上述計劃并沒有很好地提高貧困者醫療服務的可及性。此外,如何滿足貧困邊緣線者的醫療衛生需求,如自雇者、季節工和農民等等人群,仍面臨著籌資困境問題。
2印尼衛生系統改革取向
東南亞金融危機后,印尼政府進行了一系列的醫療衛生改革和社會醫療保險制度的探索。政府承諾要實現聯合國提出的MDGs目標,將減貧納入到國家計劃中。
印尼衛生部為此制定了一個“衛生發展策略計劃(2010—2014)”,其中提出了衛生社區的公平和自治的目標。其愿景是在良好的政府治理下,要通過社區和私立部門以及公民社會的參與,通過綜合性、公平的衛生服務和衛生資源的可得性,預防和攻克社區面臨的健康問題,增強人群健康。上述計劃在2010—2014年間的實施策略包括:改善人群健康和營養狀況,減少傳染病疾病的發病率,實施非傳染性疾病控制規劃,增加公共衛生預算以減少因衛生導致的經濟風險,特別是要降低對于一些貧困者和貧困地區由此產生的經濟負擔。并且,要在所有的地區實施衛生服務的最低限標準,注重滿足在邊遠地區或島嶼等不發達地區衛生人力資源的需要。
印尼為了增強衛生體系建設,確保基本醫療衛生服務的可及性,政府已制定了平均每3萬人口設置一個公共衛生中心的政策。其衛生改革策略還包括:通過權力下放政策的實施,增強衛生體系;通過社會動員和社區參與提高衛生服務質量,改善社區衛生保健的可及性;改善醫務人員的能力和分配;改善基本藥物的可得性和可供性。同時,印尼政府致力于構建社會安全網計劃,努力為貧困人群進行醫療衛生籌資。
作者:費楊張維帥單位:南京郵電大學經濟與管理學院 哈爾濱醫科大學人文社會科學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