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企業內部控制的價值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冶金財會雜志》2014年第七期
一、內部控制是一項系統工程
業務層面的包括資金管理、資產管理、全面預算、合同管理等13個方面。在內部控制體系中,包羅了公司治理和業務管理的方方面面,企業還可以根據業務需要增加內部控制流程。如此以來,管理的規章、制度、措施、方法、程序等與內部控制之間存在著千絲萬縷的聯系,共同對企業的經營管理發揮著作用。同時,內部控制本身就是一個動態的過程。下面是企業沒有嚴格執行內控制度而導致經營失敗的兩個案例。案例一:儀征化纖具有嚴格的內部管理制度,一年審計4次,超過2000元的招待費由公司負責人簽字,二級單位業務人員出差,飛機票由公司主要負責人審核。1999-2005年,營銷部財務人員挪用5000萬元。造成該結果的主要原因是會計人員10年沒有輪崗。案例二:1995年2月23日,擁有232年歷史的巴林銀行因交易損失10億美元宣告破產,掘墓人是尼克•李森。新加坡國際貨幣交易3 月5日的一份報告,將該損失歸結為內部控制缺失。銀行基本控制是前臺交易與后臺結算必須分開。1994年夏天,銀行內部審計對李森身兼此兩職提出警告并建議分割。管理層惟恐利潤與獎金減少而繼續縱容李森獨挑大梁,最終導致巴林銀行倒閉。從上述案例可以看出,“百密一疏”的內部控制無論是在設計環節還是在執行過程都可能導致經營失敗。
二、內部控制是風險防范之必需
企業強化內部控制是防范風險的重要手段。企業風險主要來源于公司經營的外部環境、內部流程和信息決策3大類,既有外部風險又有內部風險。對沒有建立有效內部控制制度的企業,導致經營失敗的原因可能是某個或某些方面,如一個流程、一個決策、甚至用錯一個人,正如上述案例提到的,正所謂的“千里之堤,潰于蟻穴”。據美國和加拿大的權威機構估計:1/3的企業員工具有不同程度(性質)的盜竊資產行為;以零售業為例,30%的損失來自顧客行竊,70%為員工所偷盜,由此可見最具威脅的欺詐來自于企業內部。西方哲學觀點強調“人性本惡”,制度設計的宗旨在于“懲惡”,即使十惡不赦者亦無機可趁,即“零容忍”的原則。俗話說“籬笆扎的緊,野狗鉆不進”,一個企業只有建立了完善的內部控制制度且運行有效,就可以最大限度地防范經營風險。
三、內部控制為實現企業發展戰略保駕護航
內部控制本身不是目標,實質是企業實現目標的重要手段。1994年,COSO報告提出,內部控制是由企業董事會、經理層以及其他人員為達到財務報告的可靠性、經營活動的效率和效果、法律法規的遵循等3個目標而提供合理保證的過程。
(1)保證企業經營管理的合規合法。企業的管理者必須制定相應的政策措施和規章制度來保證企業的有序運行。同時,企業制定的政策和制度必須服從于政府的法律法規、職業道德準則以及企業之間的競爭規則等外部環境。這是企業生存和發展的先決條件。
(2)保護企業資源的安全完整。企業資源包括有形的和無形的,是一個企業持續經營的源泉。有形的包括廠房、辦公樓、機器設備、原材料、產成品等。無形的包括貨幣性資產、專利技術、人力資源、商譽、信息資產等。企業只有通過有效的內部控制來保證資源的安全和完整。另外,信息作為一種特殊資源,其遺失或損壞都會影響企業的競爭力和運作能力。人力資源是企業的核心競爭力,一個高效的團隊傾注了企業在培訓、技能和知識上的大量投資,其發揮的作用是難以代替的。因此,企業不但要培養人才,更要留住人才、使用人才、吸引人才。由此可見,科學合理的內部控制是保證企業資源安全完整的前提。
(3)合理保證財務報告及相關信息的質量。相關信息既包括企業外部相關利益者的需要,也包括企業自身決策的需要。企業對外所披露的信息有利于提升企業的誠信度和公信力,企業決策所需要的信息有利于提高企業的決策能力并對企業經營進行適時監控。企業的信息受制于內部控制,沒有完備的內部控制不可能保證信息的質量。同時,決策信息系統特別是會計信息系統也必須依靠于內部控制系統來確保所提供信息的相關性、可靠性和及時性。
近年來,企業內部控制目標有了進一步發展,涉及到了公司治理的方方面面,呈現出多元化、縱深化的趨勢。內部控制本身不能創造效益,但是促進企業效益和實施企業戰略的重要保證。首先,有效的內部控制能夠提高經營效率和效果。一個企業設計和運行內部控制根據能否保證以最低的成本獲得較高的回報并避免多余的工作和不必要的浪費。任何企業要實現經營目標,就必須對資源進行科學的組織、整合與利用,并將這些資源處于內部控制之下運營。其次,內部控制的長遠目標是促進企業實現發展戰略。企業戰略是企業為實現長期生存和發展,在全局分析內部條件和外部環境基礎上作出的具有全局性和長遠性的謀劃。在我國,百年老店多是“全聚德”、“狗不理”、“東來順”等食品行業,很少有像“西門子”、“松下”、“福特”等擁有幾百年歷史的大型企業集團,企業集團的平均壽命在5年左右。究其根源是我國的企業缺乏戰略或者沒有保證企業戰略實施的手段。因此,完善的內部控制促進了企業戰略的制定和實施,企業戰略是企業生存和持續發展的重要保障。
作者:朱錫峰單位:湖南華菱漣源鋼鐵有限公司財務部副部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