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農墾企業財務風險預示機制的建構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矯正功能
通過監控預測和診斷功能,判斷出農墾企業財務上存在的問題,可以找到影響其正常經營的根本因素,找出病根后,對癥下藥,提出正確方案和措施來改進企業的經營,修復相關指標,使企業的經營和各項指標回到正軌上來。
免疫功能
也叫預防功能,通過該系統農墾企業能系統而詳細地記錄財務風險發生的原因、處理經過、化解危機的各項措施,以及反饋得到的改進建議,作為未來類似情況的參考借鑒。也有效避免了在日后的經營活動中類似不利影響因素的再度發生,不斷增強自身的免疫能力,使其得以健康成長。
農墾企業財務風險預警體系構建
信息采集子系統、風險識別子系統、風險評估子系統、風險警示子系統和預警報告子系統構成了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也決定著其效能的發揮。因此如何制定預警系統的規則,直接影響著各個子系統的運行效率,進而又決定了整個系統的實際成效。
1.信息采集子系統
信息采集系統就是風險信號捕獲和財務信息的收集、傳遞機制。一個良好的信息采集系統,必須建立在對大量相關信息進行系統分析的基礎上,及時抓住每一環節的財務風險征兆,有效預知企業可能發生的財務風險,預先防范財務風險的發生。構建需注意以下兩點:(1)財務信息與非財務信息結合信息采集應關注各種風險的早期信號。由于財務風險可能發生在采購、生產、營銷、財務、人力資源、研究開發、投資等日常經營活動之中,因此采集信息時不能要考慮財務活動和財務數據,如企業現金流入量減少而現金流出量增加、財務結構不合理、過度負債、投資比例失當等信息,同時還應充分考慮各部門的非財務信息,如企業信用下降、市場競爭力減弱、產品積壓、人才流失、國家宏觀經濟形勢發生重大變化等。(2)內部信息與外部信息結合信息采集應包括企業內部數據,如存貨金額、不良資產、應收賬款賬齡明細情況、機器設備等固定資產情況、生產銷售情況和會計報表、財務預算報表、經營計劃等;還應包括外部數據,如國家宏觀政策、市場數據、行業數據等。內外部數據形成了一個開放式的信息庫,并且要不斷更新與升級,以確保信息的相關性、及時性、準確性和有效性。
2.風險識別子系統
風險識別是對企業面臨的各種風險進行確認的一個動態化、連續不斷的過程,也可看作是識別誘發風險產生原因的過程。通過該系統,不僅是要識別出企業所面臨的風險,更重要的是確定主要的風險因素,并將其與業務流程相聯系,有利于抓住主要矛盾,對重要風險加大控制和管理力度。通常風險的識別方法有定性法和定量法。具體如圖1所示。其中:組織結構圖示法用于描述企業的活動及結構的不同組成部分,旨在描述風險發生的領域,并通過繪制企業的組織結構簡圖以及管理結構圖來識別風險范圍;事故樹法,是以樹狀圖形方式分析風險事件因果關系的方法;流程圖分析法是指將企業的各項財務活動按照其內在的邏輯關系建立一系列的流程圖,并針對每一環節進行調查、研究和分析,從中發現潛在財務風險。
3.風險評估子系統
財務風險評估子系統的分析方法是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重要內容,也是關鍵環節,是以財務風險信息識別系統的結果為基礎,建立各種財務風險預警模型,然后根據預警模型計算出來的數據與有關目標或標準對比,做出是否發出財務風險警報和財務風險警報的級別,并通告財務風險警報系統的決策過程。各企業在構建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時,應根據企業的實際需要,選擇最為合適的風險度量的評估方法。評估方法如圖2所示。在定量評估法中,單變量分析法是運用單一變量、個別財務比率來預測財務風險。而多變量分析法是通過應用多種財務比率進行加權匯總產生的總判別分值來預測財務風險發生的可能性。在定性評估法中,標準化調查法是通過對專業人員、咨詢公司、協會等進行調查,就企業可能遇到的問題予以詳細分析,形成報告文件,供企業管理者參考的方法。四階段癥狀分析法將企業財務風險周期分為潛伏期、發作期、惡化期和實現期等4個階段。管理評分法是通過對企業的管理特征以及破產企業存在的缺陷進行調查和對比打分,并根據對破產過程產生影響的程度對它們作出加權處理的方法。
4.風險警示子系統
風險評估子系統運行的結果將通過一個標準來確定該結果所表達的企業經營狀況是否安全,或者風險發生的可能性是否存在以及是否需要向企業管理層報告,這個標準就是預警標準。一般根據事先設定的一系列指標臨界點進行量化綜合評價后進行預警決策。當然,預警標準的確定取決于企業管理層對風險的可容忍程度以及企業對風險的可承受程度,不同行業、不同規模企業的預警標準是不同的。具體的如表1:
5.預警報告子系統
風險預警報告,是財務風險預警的最后環節,是對財務風險預警系統運行結果的報告。一旦風險預警結果顯示企業存在財務風險,風險預警主管應草擬一份財務風險預警實時報告,遞交風險管理部負責人審批。審批后,根據系統警示的風險的重要程度上報上級領導審閱,具體如圖3。報告系統應當確定風險預警報告的周期、內容、格式以及 流程。關于預警報告的周期,應至少每年一次綜合報告各財務風險預警子系統運行效果及維護管理的情況。報告內容、格式不做固定要求,應簡單、實用,突出重點,最好能夠表格化、指標化。預警報告的流程也因企業組織框架結構的不同而不同,但應有從基層到高層的漸進過程。預警報告還應制定定期公布制度,對于風險的責任部門或責任崗位,要使其明確目前面臨的風險狀況。無論預警報告采取何種形式,關鍵是要形成長效機制,并且保證報告的信息真實可靠、沒有隱瞞。
農墾企業財務風險預警系統改進策略
1.定性與定量相結合
財務風險預警系統中財務風險指標體系有定性和定量兩種方法,但這兩種方法均有其缺陷和不足。定性方法一般都是根據當事人的經驗確定,缺乏理論依據。而定量方法給出的指標體系以及指標標準值固定,用固定數值分析企業的實際情況可能得出錯誤的結論。所以,建立企業財務風險預警指標體系,必須堅持定性與定量相結合,從而達到切實有效的目的。
2.完善企業內部控制制度
為充分發揮財務風險預警系統的功能,企業內部控制制度應相應完善,具體措施包括:在控制環境方面,完善公司內部控制規章制度,并在各項規章中對公司各層級、各子公司與各部門的權限與職責進行了明確規定;在管理控制方面,合理調整財務預警權與經營管理權之間的關系,對財務預警權進行適度集中,加大信息的監控力度,確保會計信息的質量,保證財務預警信息的及時性。
3.對重大風險建立應對預案
對于重大風險應建立相應的應對預案,相應的預案應包括應急措施、補救方法和改進方案。其中,應急措施主要是面對重大風險時應該采用何種手段去規避,以控制事態的進一步惡化;補救方法主要是指如何采取有效措施盡可能減少損失;改進方案主要是指如何改進企業在經營管理中的薄弱環節,杜絕和避免類似財務風險的再度降臨。
4.結合現金流量財務指標進行財務風險預警
結合以現金流量為基礎計算的財務指標進行財務風險預警,可以防止財務信息失真導致的財務預警失效,而且更好地反映企業實際資金運用情況以及實際獲現能力。現金流量計價方法統一地以現金制為基礎,剔除了不同企業同樣交易事項采用不同會計處理方法所造成的影響,從而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了不同企業之間會計信息的可比性。
作者:劉張勇單位:湖州市農業局農村經營管理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