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國內院校財務風險論述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投資風險。
《高等學校財務制度》規定,高校對外投資是指利用貨幣資金、實物、無形資產等向校辦產業和其他單位的投資。投資風險即高校對外投資過程中產生損失的可能性。一方面,學校利用閑置資產進行投資可以使其達到保值甚至增值的效果,但某些高校會因決策失誤導致投資無效益,造成資源浪費。另一方面,在校辦產業中,由于企業與高校間產權不明,一旦校辦企業破產,高校就要為其“買單”,這也加劇了高校的財務負擔。
資金運作風險。資金運作風險歸根結底就是高校在資金運作過程中由于外界因素的不確定性以及內部財務管理缺陷引發損失的可能性。大致包括政策風險、利率風險及內部管理風險等。政策性財務風險主要指國家政策或相關法律的變化帶來的財務風險。內部管理風險即內部財務管理缺陷引發的風險。利率風險是指利率發生變化時使貸款利息發生變化帶來的風險。
原因分析。
1、基建的盲目高投入。高校在未對自身定位的情況下,向銀行貸款大量資金大規模擴建。而高校支付貸款主要來源于學費收入,但倘若學校不能達到計劃的招生人數,學校就會遇到資金緊缺,不僅不能及時還貸,還會導致收支不平衡,加劇財務風險。
2、投資過程中信息不對稱。高校選擇投資商或合辦企業時,只能宏觀了解合作伙伴的信息,并不能完全掌握內部真實信息,這必將影響高校有關的投資決策的正確性,造成投資風險。
3、內部財務管理制度的不完善。首先,會計信息缺乏公開性與透明性,存在暗箱操作的風險性較大。其次,財務人員業務素質低。部分高校財務人員經常用會計報表及年終決算報告來替代財務分析報告,導致不能深入地反映出高校財務收支狀況以及潛在的問題,造成高校決策者不能完全掌握高校的財務運轉狀況,產生風險。最后,缺乏學費繳納的相關制度。高校對于學費催繳不力,使學校不能按時收到部分學生學費,給高校帶來一定的收入風險。
4、外部因素的影響。主要體現為銀行利率變化、高校之間競爭等。利率變化直接影響貸款利息的變化,影響高校貸款風險。高校之間競爭使部分高校陷入招生招不滿的困境,影響高校的資金收入,增加高校財務風險。
規避財務風險的方案
(一)利用土地優勢,土地置換。近年來,土地價格迅猛飛漲,市中心尤為明顯。部分高校老校區地處市中心,與其將資金用于擴建老校區,不如在土地價格相對低廉的郊區新建校區,不僅能改善高校基礎設施,還能通過老校區的土地置換獲得相當可觀的收益。既能減少高校貸款數額,又能降低高校的財務風險。
(二)確定貸款額度,合理監管貸款。貸款之前,高校應正確定位自身情況,以科學性和適用性為原則,合理確定貸款額度,謹慎貸款。貸款之后,高校應合理使用資金并制定合理的還款計劃,將貸款資金納入預算管理,建立項目管理責任制。
(三)慎重對待投資管理。高校對外投資時,應對項目的信息相對完整性、發展前景性進行考究,作出合理的投資決策。另外,高校與校辦企業之間要明確產權,職責分明。不僅有助于真實反映校辦企業的經營效益,還可以加強校辦企業經營的謹慎度。
(四)完善內部財務管理制度。首先,充分披露會計信息。高校應充分披露貸款情況、投資情況等信息,提高會計信息的公開性和透明度。另外,為及時掌握高校某個時期內現金流向與變化,應編制現金流量表。其次,加強對高校財務人員培訓與考核。培訓內容主要包括財務知識更新及風險意識。考核的目的在于激勵財務人員認真工作,提高業務素質。建立有效的風險管理系統,對財務風險進行全面防范和控制。最后,制定相關措施加強對學生欠費的催繳,學費的收繳率與學院、系的經費掛鉤。落實助學貸款、困難補助、學費減免等措施,鼓勵學生對貧困學生捐款,積極組織欠費學生開展勤工助學活動,解決學生的欠費問題。
(五)提升教學質量,營造良好聲譽。為了保證生源充足,確保高校收入,如何保證教學質量至關重要。高校應加強教師隊伍建設,推進校風、學風,提高學生的創新、實踐、就業能力,為高校聲譽打下良好的基礎,這樣才能吸引更多學生報考。
作者:周悅單位:安徽理工大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