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站小編為你精心準備了海運企業財務管理的思考參考范文,愿這些范文能點燃您思維的火花,激發您的寫作靈感。歡迎深入閱讀并收藏。
(一)企業的船舶計提折舊年限不同
當下社會經濟發展迅速,科學技術不斷更新,產品更新速度也大大提升。船舶作為海運企業的固定資產,對企業發展有著重大影響作用。由于船舶制造工藝、技術等不斷更新,船舶更新速度也隨之加快。國外的船舶的更新速度較快,有的企業船舶折舊年限僅8年。國內海運企業的船舶計提折舊年限通常在15年以上,與國外存在較大的差距。造成這種現象的原因有兩點:其一,國內海運企業成本壓力較大,因為目前國內的海運企業利潤較小;其二,國內的造船融資成本較高,如果出現現金流量短缺的現象,會為企業還貸帶來很大壓力。針對這個現象,國內政府應該加強與世界各國之間的金融合作,以獲取更多低息、無息貸款,為國內的海運行業發展提供經濟保障。
(二)計提壞賬標準不同
現階段國內的海運業在運費支付上還沒有統一的規定,很多海運企業出現資本回流難、周期長的現象,海運企業的應收賬款余額都比較高。國內海運業方面的壞賬準備計提標準定為3‰。按照這個標準,每年計提壞賬準備金額都不算大,另外,我國企業的壞賬報批制度相當復雜,可操作性不強,導致很多海運企業長期收不到款項也不做壞賬處理,這種做法造成了企業資金回流慢,無形中加大了企業經營風險。國外在壞賬準備計提標準方面有如下規定:1年內的應收賬款按照1%計提,1—3年的應收賬款則按照3%計提,如果超出3年或以上則按照10%計提。且他們的壞賬處理簡便,因此,國外海運企業幾乎每年都會對企業壞賬進行處理,降低因壞賬造成的經營風險。所以,國內的海運企業應該根據實際壞賬情況及時做好計提壞賬準備,及時處理,確保企業資金回流,降低經營風險。
(三)國外海運企業收入與成本核算的方式
針對企業收入核算,國外海運企業在海運航線上都分配了一定的箱位數以及從成本測算出收入的比例,企業會根據每年運輸量計算出每條航線上的收入,進而計算企業的運輸總收入。這種收入核算方式需要有全面的基礎數據,且對海運航線的各干支線收入劃分相當明確、合理。針對企業成本核算,海運企業應該明確每條航線所需投入的船舶,首先,應該按照船舶的凈噸、港口費率、燃油、折舊以及管理等多方面來計算出相對固定的航線海運成本,從而再分攤到各艙位,計算出每個艙位固定成本。如果海運企業出現艙位有空缺的現象,可以與其他企業進行合作,互換或者出售多余的艙位,確保每個艙位都以相對較固定的成本出售,這種操作方式不僅合理運用了艙位資源、提升了企業收入,避免了因為艙位多余造成資金浪費,還加強了與其他企業合作,有效解決海運高峰期艙位緊張的問題。
(四)我國海運企業的外匯賬戶管制情況
目前,我國的人民幣還沒有成為國際自由兌換貨幣,所以,對外匯賬戶管制還是比較嚴格。現階段,我國規定企業只允許設立一個外匯賬戶,海運企業的收支金額較大,且經濟往來較多,一個外匯賬戶為海運企業帶來了很多不便。自加入世貿組織后,海運企業的業務得到提升,外匯收支較多,國家外管局應該對海運企業的外匯賬戶開設與支付上進行放開,盡量做到與世界接軌。
二、加強海運企業的財務核算與管理的具體措施
海運企業的運輸服務是從攬貨開始,裝船、海運、卸貨、交貨的全過程,這個過程中的所有成果都直接反映在財務數據上,所以,海運企業的財務核算與管理水平直接影響海運企業的經營與決策,針對目前海運企業在財務核算與管理上的不足,提出了以下幾點解決措施:
(一)財務核算與管理實現全球一體化
隨著我國海運企業不斷發展,尤其是外貿運輸量的增大,很多運輸企業在國外設有分支機構,為了實現企業的整體部署、資金合理分配以及收支控制,企業應該逐漸實現財務核算與管理的全球一體化。
1.統一現金管理。海運企業應該選擇全球性網絡銀行,用海運企業各地分機構名義,在當地該銀行分行開設賬戶。這樣企業各分機構都能通過網絡完成業務的收支行為,同時海運企業還能夠及時掌握各分機構資金流向,并適時做好資金分配、調整安排,另外,有部分國際大型海運企業會與銀行達成融資合作的協意,這樣可提高資金管理效率,規避風險,此外,如果必要時還可以向開戶行融資。
2.做好分支機構的收支管理。海運量逐漸增多,大部分的海運企業都設有分支機構,是總部進行經營與管理的拓展,為企業全球化發展提供保障,也擔負了自負盈虧責任。為了確保分支機構經營管理質量,分支機構需要定期向總公司上報資金狀況,如實反應企業的收支現狀,以便總公司作出合理安排調控。
3.運使費采用網絡審核管理手段。由于海運企業的經營管理遍布全球各地,現場管理是相當重要的。海運企業的運使費是在船舶掛靠港以及內陸延伸地產生的,當地操作港會有費用產生記錄,方便了海運企業的審核。采用網絡管理手段后,當地分支機構可以將審核結果按照規定格式發送到總公司,這樣可以提高收支數據的獲取速度,縮短了財務收支時間,確保運使費審核的效率與質量,減少了以往郵寄賬單的費用。這個管理方法,需要加強分部財務核算與管理,總公司進行不定期檢查,最終完善財務管理。
(二)提高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
全球經濟發展競爭激烈,最終是人才競爭。海運企業間的競爭也取決于企業人才素質。海運企業的財務人員綜合素質決定了企業財務核算、管理質量,影響了企業的經濟收益與發展,關系到企業在全球內的競爭。海運企業的財務人員素質要求相對較高,財務人員不僅應該具備財務方面的扎實知識功底,還應該具備外語、計算機等方面的知識,應該具備參與管理、決策的能力,可以承受較大的工作壓力,工作過程中要做到認真謹慎。海運企業在選擇人員方面需要根據以上要求進行嚴格把關,同時應該做好企業培訓工作,不斷提高企業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例如,組織學習國際會計準則,定期組織財務軟件應用培訓課程,讓企業財務人員不斷提升自己的工作技能,為企業財務核算、管理質量提高打下堅實的基礎。
(三)采用先進的電子商務以及財務管理軟件
計算機技術已運用到各行業,全球將逐漸實現信息化,所以,會計信息化也是當前財務發展的新趨勢。當前,電子商務已經逐漸成為國際運輸行業的經營手段,這種經營方式可以實現跨地域的國際貿易達成、處理,提高工作效率,為海運企業全球化管理帶來了便利。現在很多海運企業都構建了自己的網站,提供網上服務,為企業發展帶來了新契機。但是,海運企業還未能實現財務核算、管理與業務共同信息化,海運企業只能在網上提供業務服務。所以,海運企業應該不斷更新電腦程序,選擇合適的運用軟件,不僅來實現業務信息化,同時還可以通過業務信息獲取財務處理數據、并能夠進行處理加工、傳輸保存、動態掌握與分析,從而做出企業經營管理調整、控制,最終實現企業動態化管理。
總之,隨著全球經濟發展,國家貿易量的增長,尤其是我國加入世貿組織后,外貿運輸量的大幅提升為海運企業帶來了良好的發展與獲益機遇,同時,海運企業也面臨著國際競爭壓力。海運企業的財務核算與管理對企業經濟收益、決策影響較大,應該不斷提高財務核算與管理質量,與國際接軌,提升財務人員的綜合素質,利用信息軟件來進行財務管理核算,最終確保海運企業的財務核算、管理效率提升,實現經濟收益最大化,從而提高企業的全球競爭力。
作者:程燕兵單位:太行海運有限公司